专题10 诗歌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考前查缺补漏试题(成都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0 诗歌鉴赏-2024年中考语文考前查缺补漏试题(成都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4 15:04:2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诗歌鉴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①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②催黄鸟③,晴光转绿蘋④。
忽闻歌古调⑤,归思欲沾巾⑥。
【注释】①和:指用诗应答。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②淑气:和暖的天气。③黄鸟:即黄莺。④绿蘋:浮萍。⑤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⑥巾:一作“襟”。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在“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
B.中间两联抓住早春特点,描绘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中原故土风光。
C.尾联中,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感伤流泪。
D.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
2.“淑气催黄鸟”一句中“催”字用的极为传神,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北陂①杏花②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剩南陌碾作尘。
【注释】①陂(bēi):池塘。这里指的是池边或池中小洲。②这首诗是王安石晚年所作。王安石曾积极推行新法,晚年被迫闲居江宁,眼看着自己亲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废止。
3.下列选项中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中北陂杏花是诗人刚强耿介、孤芳自赏的自我人格的象征。
B.诗歌前两句描绘出了杏花花影相映、鲜艳绚丽的形象。
C.诗歌表达了诗人虽被排挤,仍一无所玷,不失高远之志。
D.诗人以杏花类比,借杏花抒情言志。
4.请你说一说“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有何妙处?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①。
树深②时③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③,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⑤四两三松。
[注释]①带露浓:挂满了露珠。②树深:树丛深处。③时:偶尔、有时。④青霭:青色的云气。⑤倚:靠。
5.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充满了野趣。
B.“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C.颈联用字精妙,一个“分”字描画了野竹青蔼两种相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一个“挂”字显示出白色飞泉与青山碧峰相映成趣。
D.结尾两句,诗人通过问询的方式,从侧面写出即使“不遇”却依然在景色中得到解脱的惊喜、愉悦之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6.前人评论这首诗“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道出了此诗的妙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井栏砂宿遇夜客①
【唐]李涉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②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③,世上如今半是君。
[注释】①诗人夜宿皖口小村井栏矽遇到打劫的人,其得知诗人姓名后非常尊重,只索取诗歌,并不抢劫。②绿林豪客:指旧社会无法生活,聚集在一起动富济贫的人。③他时不用逃名姓:逃名姓,即“逃名”,避声名而不居之意。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诗有“匡庐便是逃名地”之句。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唐代诗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可以看出唐诗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B.诗歌的前两句,“江上村”是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闻”是“久闻诗名”,流露出对自己诗名闻于绿林的憎恶。
C.三、四两句即事抒感,“我”本打算将来隐居避世,逃名于天地间,看来也不必了,因为连你们这些绿林豪客都知道我的姓名。
D.此诗是为酬答绿林好汉而写,诗歌风格独特,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对社会和现实的感慨。
8.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诗歌前两句通过 描写,不经意地点染出 的江村。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小题。
鹊桥仙(陆游)
华灯纵博①,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②烟雨。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蘋洲:长满水草的沙洲。③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唐代贺知章告老还乡,唐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以示矜恤。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独去作、江边渔父”塑造了一位怡情山水、隐逸闲适的渔翁形象。
B.“酒徒”两句将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与心存恢复的有志之士的际遇形成鲜明对比。
C.轻舟低篷在蘋洲烟雨中非常渺小,词人却用“占断”一词,尽显独享风光之意。
D.全词用笔蕴蓄,颇见炼字之功,“元自”“何必”两词在表现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0.陆游在作品中自称“闲人”,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也称自己是“闲人”,请分析两者有何异同。
客中初夏
司马光〔宋代〕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司马光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潜心编撰《资治通鉴》,这首诗即作于此时。
11.下面对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诗人抓住初夏特有的天气特征和景物,远景近景相结合,生动描绘出一副清新明快的夏日图景。
B.首句,描述了四月初夏天和暖的天气,恰又是雨过天晴的时候。通过描浅白的语言,在春尽夏初之际,一幅雨后乍晴清明和暖的秀丽画面跃入读者的视野。
C.第二句,紧承“雨乍晴”,写南山近景。诗人住宅正对门的南山,烟雨迷蒙中望之,唯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如今雨过天晴,再望之,才觉清晰明朗。
D.后两句,是有寄托的,诗人不赞随风飞舞的柳絮,而把独钟给了葵花,不难发现诗人非独爱葵花,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1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任选一种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①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②催黄鸟,晴光转绿蘋③。
忽闻歌古调④,归思欲沾襟。
注释:①和(hè):指用诗应答。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②淑气:和暖的天气。③蘋(pín):多年生草本植物。④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1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句一开头就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
B.中间二联细腻地写出了朝霞、梅柳、杨花、黄鸟、绿蘋等景物在早春里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新春的美丽景色。
C.尾联道出作者伤春的本意,点明思归的主题。
D.整首诗诗人因物感兴,即景生情,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
14.本诗采用 手法,写江南早春之景,历历如画,同时寓含着作者 之情。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 际
郑谷①
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
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②潸然是偶然?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
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③。
【注】①郑谷:唐末著名诗人。②可得:哪能,怎么会。③浐川:即浐水,位于长安之东。
15.请从炼字的角度品析颈联中“迷”的妙处。
16.请品味“可得潸然是偶然”一句,分析并描写诗人的心理活动。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岭南江行①
柳宗元
瘴江②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③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④。
射工⑤巧伺游人影,飓母⑥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注释】①本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柳宗元因谗被贬赴任柳州刺史的旅途之中。②瘴江:古人认为岭南地区多有瘴疠之气,因而称此处江河为瘴江。③黄茆(máo):黄茅,一种草木植物。④蛟涎:蛟龙的口液,这里指水蛭。⑤射工:蜮,古代相传的一种能含沙射影以使人得病的动物。⑥飓母:此处指飓风。
17.“象迹”“蛟涎”等意象折射出诗人谪守之地 的自然环境。
18.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叶梦得
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约回残影射明霞。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攲斜。
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一枝重插去年花。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1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日的春风带来了春的消息,但毕竟时令尚早,还不能看到盛春的美景。
B.题目明确词人是在傍晚到湖上游览,词中“残影”“明霞”对此也有照应。
C.湖中景色见于词人的顾盼之间,水面波光粼粼,岸边暮色中的垂柳朦朦胧胧。
D.面对美景,词人找出去年佩戴过的花饰插到头上,掩饰鬓边的斑斑白发。
20.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诗歌鉴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①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②催黄鸟③,晴光转绿蘋④。
忽闻歌古调⑤,归思欲沾巾⑥。
【注释】①和:指用诗应答。晋陵:现江苏省常州市。②淑气:和暖的天气。③黄鸟:即黄莺。④绿蘋:浮萍。⑤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⑥巾:一作“襟”。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在“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
B.中间两联抓住早春特点,描绘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中原故土风光。
C.尾联中,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感伤流泪。
D.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
2.“淑气催黄鸟”一句中“催”字用的极为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案】1.B 2.催,诗句中为催促之意,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江南和暖的天气催促黄莺啼鸣,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更其欢鸣的特点。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诗歌。
B.中间“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的意思是: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细腻地写出了朝霞、梅柳、黄鸟、绿蘋等景物在早春里的变化,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风光。并非是“中原故土风光”,本项分析不当;
故选B。
2.本题考查炼字。
“淑气催黄鸟”的意思是,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其中“催”为“催促”的意思,采用拟人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突出了江南早春温暖的气温里,黄莺在大地上欢快地鸣叫的特点,表现江南早春的生机勃勃的特征。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北陂①杏花②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剩南陌碾作尘。
【注释】①陂(bēi):池塘。这里指的是池边或池中小洲。②这首诗是王安石晚年所作。王安石曾积极推行新法,晚年被迫闲居江宁,眼看着自己亲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废止。
3.下列选项中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中北陂杏花是诗人刚强耿介、孤芳自赏的自我人格的象征。
B.诗歌前两句描绘出了杏花花影相映、鲜艳绚丽的形象。
C.诗歌表达了诗人虽被排挤,仍一无所玷,不失高远之志。
D.诗人以杏花类比,借杏花抒情言志。
4.请你说一说“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有何妙处?
【答案】3.D 4.绕”既写出了春水曲折蜿蜒之流势,又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水与杏花相依相亲之态,同时赋予春水爱花、惜花和着意护卫、滋润“花身”的人格力量,暗示花的可爱。
【解析】3.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辨析。
D.有误,诗人以杏花自比,借杏花抒情言志。诗人寄情于物,体现出王安石刚强耿介的个性和孤芳自赏的人生追求。
故选D。
4.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绕”有“围绕”的意思,“一陂春水绕花身”的意思是:围绕着杏花的是满塘的春水,“绕”字写出春水围绕杏花转,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春水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写出了陂水曲折蜿蜒的流势,把水写活了,又写出了水与花的相依相亲的情态。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①。
树深②时③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③,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⑤四两三松。
[注释]①带露浓:挂满了露珠。②树深:树丛深处。③时:偶尔、有时。④青霭:青色的云气。⑤倚:靠。
5.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充满了野趣。
B.“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C.颈联用字精妙,一个“分”字描画了野竹青蔼两种相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一个“挂”字显示出白色飞泉与青山碧峰相映成趣。
D.结尾两句,诗人通过问询的方式,从侧面写出即使“不遇”却依然在景色中得到解脱的惊喜、愉悦之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6.前人评论这首诗“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道出了此诗的妙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5.D 6.全诗各句都不明言道士和不遇,却都围绕访道士不遇而展开。首联写诗人访道士时所见之景,只闻犬吠,不见道士出;颔联写见鹿反衬不见人,“不闻钟”暗示无人;颈联是在道院所观之景,这显然是因为诗人不遇道士而出现的观赏动作;尾联以问讯的方式侧面写出访道士不遇的事实。
【解析】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尾联句意: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只好依靠几棵古松,排遣愁思。据此可知,表现了诗人“不遇”的惆怅,并非“惊喜、愉悦之情”;
故选D。
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赏析。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意为: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流连忘返,且让人想到道士居住此中,正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意为: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到山寺的钟声。颔联写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走,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这两句景语又含蓄的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意为: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这两句写景,即可以看出道远的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会到诗人造访不遇,怅然若失的心情。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意为: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的靠着几株古松犯愁。结尾两句,诗人通过问询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可据此分析作答。
井栏砂宿遇夜客①
【唐]李涉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②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③,世上如今半是君。
[注释】①诗人夜宿皖口小村井栏矽遇到打劫的人,其得知诗人姓名后非常尊重,只索取诗歌,并不抢劫。②绿林豪客:指旧社会无法生活,聚集在一起动富济贫的人。③他时不用逃名姓:逃名姓,即“逃名”,避声名而不居之意。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诗有“匡庐便是逃名地”之句。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唐代诗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可以看出唐诗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B.诗歌的前两句,“江上村”是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闻”是“久闻诗名”,流露出对自己诗名闻于绿林的憎恶。
C.三、四两句即事抒感,“我”本打算将来隐居避世,逃名于天地间,看来也不必了,因为连你们这些绿林豪客都知道我的姓名。
D.此诗是为酬答绿林好汉而写,诗歌风格独特,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对社会和现实的感慨。
8.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诗歌前两句通过 描写,不经意地点染出 的江村。
【答案】7.B 8. 环境 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
【解析】7.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
B.“流露出对自己诗名闻于绿林的憎恶。”表述有误。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可看出诗人是带着安然的诗意感受来吟咏这场饶有兴味的奇遇的。“夜知闻”,既流露出对自己诗名闻于绿林的自喜,也蕴含着对爱好风雅、尊重诗人的“绿林豪客”的欣赏。
故选B。
8.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表现手法。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的意思是:这个小村子傍晚的时候风雨潇潇,遇到的绿林好汉竟然也知道我的名字。此句为典型的环境描写,选取“暮雨”“江上村”两个意象,创设情景。“暮雨”二字点明时间在傍晚,天气状况是下雨,“潇潇”象声词,形容雨声,以声衬静,衬托出江村静谧的特点。把时间,天气,特点三者结合起来即为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小题。
鹊桥仙(陆游)
华灯纵博①,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②烟雨。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蘋洲:长满水草的沙洲。③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唐代贺知章告老还乡,唐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以示矜恤。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独去作、江边渔父”塑造了一位怡情山水、隐逸闲适的渔翁形象。
B.“酒徒”两句将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与心存恢复的有志之士的际遇形成鲜明对比。
C.轻舟低篷在蘋洲烟雨中非常渺小,词人却用“占断”一词,尽显独享风光之意。
D.全词用笔蕴蓄,颇见炼字之功,“元自”“何必”两词在表现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0.陆游在作品中自称“闲人”,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也称自己是“闲人”,请分析两者有何异同。
【答案】9.A 10.①同:从处境来说,陆游和苏轼都是不被皇帝重用的闲散之人。②异:苏轼自称“闲人”除了有被贬的郁闷之外,更多的是自我排遣的释然、随缘自适的豁达;陆游自称“闲人”,表现出的则是夷然不屑、愤慨不平之气,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解析】9.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A.“塑造了一个怡情山水、隐逸闲适的渔翁形象”分析错误。上阕最后两句“独去作、江边渔父”意思是无赖小人得到封侯,而诗人却只能独自隐居江边。根据“谁记当年豪举”,“又何必君恩赐与”流露出的愤慨不平之气可以看出他依然想有所作为,并不是怡情山水、隐逸闲适。塑造的是一个壮志未酬而只能无奈隐居的闲散的江边渔翁形象;
故选A。
10.本题考查诗文的主旨情感。
“闲人”是文中体现作者心境的词语,在本诗中,陆游用略带嘲讽的口吻,打趣贺知章受皇恩所赐得以清闲归乡,实际却是以此自嘲,嘲笑自己衰鬓残年却寸功未立,虽有怨念,但词人不仅把这种情怀表达的十分平淡,还显得英气凛然。
《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借“闲人”一词表达的情感比较复杂,表面上自嘲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出来赏月,实际上却暗含了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但是根据作者的境遇又可品味出作者心中贬谪的悲凉之情,他对人生充满感慨,在内心深处,并不愿真的做一个“闲人”,他满腔的爱国爱民热情和理想抱负尚未实现,怎么就此甘愿做一个赏月之人。
综上所述,可以明白两者同在:从处境来说,陆游和苏轼都是未被皇帝重用的闲散之人;而异处体现在:苏轼除了被贬的郁闷之外,更多的是在自我排遣后的释然,内心的豁达。陆游则表现出的是不屑,愤慨不平之气,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客中初夏
司马光〔宋代〕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司马光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潜心编撰《资治通鉴》,这首诗即作于此时。
11.下面对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诗人抓住初夏特有的天气特征和景物,远景近景相结合,生动描绘出一副清新明快的夏日图景。
B.首句,描述了四月初夏天和暖的天气,恰又是雨过天晴的时候。通过描浅白的语言,在春尽夏初之际,一幅雨后乍晴清明和暖的秀丽画面跃入读者的视野。
C.第二句,紧承“雨乍晴”,写南山近景。诗人住宅正对门的南山,烟雨迷蒙中望之,唯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如今雨过天晴,再望之,才觉清晰明朗。
D.后两句,是有寄托的,诗人不赞随风飞舞的柳絮,而把独钟给了葵花,不难发现诗人非独爱葵花,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1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任选一种简要赏析。
【答案】11.C 12.示例: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雨后初晴,田清气和,正对着门的南山更加明净,抒发宁静恬淡的坦然心情;②象征(托物言志,状物抒怀),以“柳絮”象征轻浮之人,以“葵花”象征忠诚正直有节操之人;③反衬(对比),以“柳絮”反衬“葵花”的忠贞不贰。
【解析】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有误,“南山当户转分明”意思是: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诗人的住宅正对着南山,烟雨迷蒙中望之,唯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如今雨过天晴,再望之,才觉清晰明朗。写的是南山远景,而非近景;
故选C。
1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选择诗句,从表现手法角度进行赏析即可。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意思是: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诗人有意选择“柳絮”,“葵花”作比,言此意彼,恰恰要表明内心的情志:风雨之中我不会像称为“水性杨花”的败絮,我要做“永远向日”的葵花!可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自己对君王、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示例:诗人托物言志,有意选择“柳絮”“葵花”作对比,他的心迹是巧借当前景色,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的,这就比直抒胸臆更耐人寻味。本诗三、四句表明诗人不愿做随风摇摆的柳絮,而要做永远向着太阳的葵花,由此可见诗人对君王、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①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②催黄鸟,晴光转绿蘋③。
忽闻歌古调④,归思欲沾襟。
注释:①和(hè):指用诗应答。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②淑气:和暖的天气。③蘋(pín):多年生草本植物。④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1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句一开头就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
B.中间二联细腻地写出了朝霞、梅柳、杨花、黄鸟、绿蘋等景物在早春里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新春的美丽景色。
C.尾联道出作者伤春的本意,点明思归的主题。
D.整首诗诗人因物感兴,即景生情,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
14.本诗采用 手法,写江南早春之景,历历如画,同时寓含着作者 之情。
【答案】13.B 14. 拟人 心中怀念中原故乡
【解析】13.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B.中间二联的意思是: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因此腻地写出了朝霞、梅柳、黄鸟、绿蘋等景物在早春里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新春的美丽景色,并没有写杨花;
故选B。
14.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赏析。
结合“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意思是: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可知此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更其欢鸣的特点;
结合“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这两联写眼中所见江南物候,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耀眼的曙光照射在云朵上如同道道霞光。春姑娘携梅带柳渡过了长江,顿时江南江北一片绿意。黄鸟在枝头婉转地鸣叫,明媚的阳光打在水面碧绿的浮萍上,使浮萍愈发鲜艳。这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江南新春景物,却引起了诗人宦游他乡,虽春光满地却不能归省的感伤之情。诗人以乐景反衬哀情,烘托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悲愁之情。也寓含着心中怀念中原故乡之情,与首联的矛盾心情正相一贯。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 际
郑谷①
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
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②潸然是偶然?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
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③。
【注】①郑谷:唐末著名诗人。②可得:哪能,怎么会。③浐川:即浐水,位于长安之东。
15.请从炼字的角度品析颈联中“迷”的妙处。
16.请品味“可得潸然是偶然”一句,分析并描写诗人的心理活动。
【答案】15.“迷”在这里意为使……迷失方向。江面上白波万顷,让归宿的白鹭都迷失了方向,突出了秋天江面的渺远、苍茫。 16.国家动荡不安,兵荒马乱,战争不息,悲哉;我在外飘泊,年华已经老去,我还有未来吗,悲也。我这残年余生,在泪水涟涟中度过,看样子不是偶然的了。
【解析】15.本题考查炼字。
我们可以看到“迷”字在此处具有多层含义。迷:使……迷失方向,放入诗句中,指的是万顷白波使得归宿的白鹭都迷失了方向,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用“迷”字,突出了江面的浩淼无边,苍茫的特点。这既是对江面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暗含了诗人自己内心的迷茫和困惑。其次,“迷”字还带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动荡、战乱不断的忧虑和无奈。这个字在诗句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16.本题考查情感主旨。
“可得潸然是偶然”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心理活动。在这句中,“可得”表示疑问的语气,暗含着诗人的疑惑和不解。他问自己,为何会如此伤心落泪,难道这仅仅是偶然的吗?这种自我反问,实际上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和无奈。他流落他乡,又逢上草木凋零的秋天,这种凄凉的境遇让他不禁潸然泪下。然而,他更清楚的是,这种悲痛并非偶然,而是由于国家战乱、年华易逝的深沉忧虑所致。这句话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在逆境中深深的痛苦和无助。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岭南江行①
柳宗元
瘴江②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③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④。
射工⑤巧伺游人影,飓母⑥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注释】①本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柳宗元因谗被贬赴任柳州刺史的旅途之中。②瘴江:古人认为岭南地区多有瘴疠之气,因而称此处江河为瘴江。③黄茆(máo):黄茅,一种草木植物。④蛟涎:蛟龙的口液,这里指水蛭。⑤射工:蜮,古代相传的一种能含沙射影以使人得病的动物。⑥飓母:此处指飓风。
17.“象迹”“蛟涎”等意象折射出诗人谪守之地 的自然环境。
18.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7.荒凉、落后 18.“从此忧来非一事”,表达了自己对被贬一事的豁达态度;“岂容华发待流年”中的“岂容”二字,表明了诗人的意志并不消沉,虽然遭逢贬谪,但他仍有欲趁暮年有所奋发之意。
【分析】17.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象迹”的意思是大象的踪迹,“蛟涎”意思是水蛭,以及瘴江、黄茆、象迹、蛟涎、射工、飓母等意象,曲折地反映出当地荒凉落后的自然,此空填写荒凉、落后。
18.本题考查对情感主旨的理解。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的意思是:从今后忧虑之事何止一桩,哪容我衰老之身再挨几年!蕴含着对未来的忧虑之情,表示不能坐待时光的流逝,要在柳州刺史任内为治理地方有所建树。“岂容”二字以反问的语气表明,柳宗元此时的意志和情感并不是消沉的,虽然遭逢贬谪,到了岭南这种环境恶劣之地,却仍然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也能看出来诗人有欲趁暮年有所奋发的心态。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正月二十四日晚至湖上
叶梦得
三日疾风吹浩荡,绿芜未遍平沙。约回残影射明霞。水光遥泛坐,烟柳卧攲斜。
霜鬓不堪春点检,留连又见芳华。一枝重插去年花。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
1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日的春风带来了春的消息,但毕竟时令尚早,还不能看到盛春的美景。
B.题目明确词人是在傍晚到湖上游览,词中“残影”“明霞”对此也有照应。
C.湖中景色见于词人的顾盼之间,水面波光粼粼,岸边暮色中的垂柳朦朦胧胧。
D.面对美景,词人找出去年佩戴过的花饰插到头上,掩饰鬓边的斑斑白发。
20.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9.D 20.①春色如旧,鬓已成霜,怅惘年华易老;②江海流离,居无定所,慨叹人生飘零。
【解析】19.本题考查诗词赏析。
D.“掩饰鬓边的斑斑白发”错误。根据下片内容,作者用“霜鬓不堪春点检”来形容自己的年华已逝,他的鬓发已经不堪春天清点、检核,表示时光的流逝无法阻挡。他重新插上去年的花枝,文中并没有表明是为了掩饰鬓边的斑斑白发,而是对逝去的美好年华的怀念。故选D。
20.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
词的上片通过浩荡的春风、初生的绿草、灿烂的云霞、粼粼的水光、如烟的垂柳等景色的描写,描绘了一幅湖上早春图,词的下片写作者面对初春美景,叹惜自己如今已是两鬓斑白,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年华,不由得插上曾经戴过的花饰,借细节描写来抒情,表达对时光流转、生命流逝的感慨,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此身江海梦,何处定吾家”意为人生如同在江海中的梦境,不知何处才是安身的家园,何处才是真正的归宿。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漂泊不定、内心无处安放的伤感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