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人教版(新疆专用)2.7《统筹方法》课件(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下人教版(新疆专用)2.7《统筹方法》课件(1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0 14:1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帮帮忙起床---6:00 洗漱---10分钟 煮饭---20分钟
听广播---6:30—7:00 做菜---7:00—7:10
吃饭---10分钟 洗碗---5分钟 上班---5分钟
统筹方法
华罗庚华罗庚(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华罗庚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他重视实用数学的普及工作,为了使文化水平不高的广大生产者了解有关数学原理,并懂得其原理在生产中是怎样运用的,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下了《统筹方法平话》等科普读物。有位外国数学家曾感叹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一位数学家和群众有这样的关系。”这说明了华罗庚致力于科学普及工作的突出成就。
?
中国现代数学家
——华罗庚2、 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过渡性语句来划分层次,从整体上把握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说明的内容:
统筹方法的定义、应用方法、应用前景理清文章脉络层次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过渡段:“如何应用呢?” “当然,这种方法……”
承上启下 承上小结
课文中用了很大的篇幅写烧水泡茶,请从文中找出共写了几次,配了几次图表,这几次写“泡茶”,说明的重点有什么不同?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 读一读 想一想甲:洗水壶1 →烧开水15→泡茶喝(共计16分钟) 洗茶壶1 洗茶杯1 拿茶叶2 甲早已完成
乙:洗水壶1→洗茶壶1 → 洗茶杯1→拿茶叶2 →烧开水15→泡茶喝(共计20分钟) 水未开,乙坐等 丙:洗水壶1→烧开水15 →拿茶叶2→洗茶壶1 →洗茶杯1 →泡茶喝(共计20分钟) 水已开,仍在忙 第一次写了三个人不同的泡茶方法。甲因为对泡茶的“工序”安排得好,节省了时间;而乙、丙都因为泡茶的“工序”安排得不好,浪费了时间,从而让人们初步了解统筹方法“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这个道理。
课文阅读: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为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边箭头图来表示。箭杆上的数字表示,这一行动所需要的时间,例15表示从把水放在炉上到水开的时间是15分钟。
洗水壶1 →烧开水15→泡茶喝(共16分钟) 洗茶壶1 洗茶杯1 拿茶叶2 图1-1?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如果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1.烧开水的前提是什么?? 泡茶的前提又是什么?
2.泡茶的五个环节,哪个环节是主要环节?请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 A.洗水壶????B.拿茶叶????C.烧开水????D.洗茶杯?????E.洗茶壶第二次写了泡茶的几个“工序”间的相互关系,说明只有抓住主要环节,才能找出安排工作进程的最佳方法。
洗水壶 1 → 烧开水 15 →泡茶喝(共16分钟) 洗茶壶 1 洗茶杯 1 拿茶叶 2
图1-1
洗水壶 1 → 烧开水 15 → 泡茶喝(共16分钟)
洗茶壶茶杯、拿茶叶 4
图1-2第三次写泡茶,写了泡茶时可将几个次要环节合并,并用数字表示任务。说明在工作环节太多时,这样做很必要。
齐国大将田忌和齐王曾打赌赛马。双方的马都分上、中、下三等。齐王的三个等级分别比田忌的三个等级的马都稍强一点,所以每次用相应等级的马比赛,田忌都失败。田忌的谋士孙膑给田忌出了个主意,最后,田忌终于赢了齐王。同学们知道孙膑用的是什么方法吗?学会运用:用图形标示出来就是: (2:1) (0:1) (1:0) (1:0)田忌赛马获胜的玄妙何在? 如果按照常规的思路,用同等的马去比赛,就没有把握取胜,现在改变一下思路,叫下等马同对方的上等马比赛,叫上等马和中等马分别同对方的中等马和下等马比赛,其结果只第一失败,其他两局获胜。这一方法叫“对策论”,是统筹方法的一种运用方式。 拓展训练 某同学放学回家要做以下事情:蒸饭(30分钟),做作业(15分钟),整理房间(5分钟),扫院子(5分钟),看晚报(10分钟),洗菜(10分钟)。请用统筹方法进行恰当的安排,并设计一张图表,配上简要的文字。 解决实际问题 假如某个星期天一群同学到你家里来,大家一起动手包饺子吃。请你安排好从准备到煮熟各个环节的工作,并仿照《统筹方法》一文,用几个关键词和图形,描绘整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