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全文,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2.紧扣“乐园”一词,来分析百草园里的无限趣味。
3.抓关键词句,分析“三味书屋”里隐含的乐趣。
4.明确这两种“乐趣”不同之处,以及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对“百草园”之乐和对“三味书屋”之乐的赏读分析
教学难点:
体会两种乐趣之不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冰心曾经说:“童年啊!你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是一段难以割舍的回忆,是脑海中的真,也是现实背后的梦。鲁迅先生在人到中年时再回味曾经的童年生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走进作者
(过渡语)同学们,以前有没有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你对于鲁迅的文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1.作者作品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2.字词预习检查
听读课文,字词检查
1.确凿(záo);2.菜畦(qí);3.皂荚树(zào jiá);4.桑葚(shèn);5.轻捷;6.窜(cuàn);7.云霄;8.油蛉(líng);9.蟋蟀(xī shuài);10.蜈蚣(wú gōng);11.斑蝥(máo);12.倘若(tǎng);13.脊梁(jǐ);14.缠络(luò);15.臃肿(yōng);16.覆盆子;17.攒成(cuán);18.高枕而卧;19.脑髓(suǐ);20.塑雪罗汉(sù);21.鉴赏(jiàn);22.人迹罕至(hǎn);23.相宜(yí);24.觅食(mì);25.竹筛(shāi);26.秕谷(bǐ);27.啄食(zhuó);28.白颊(jiá);29.书塾(shú);30.和蔼(ǎi);31.恭敬;32.方正;33.质朴;34.朔(shuò);35.渊博;36.宿儒(sù rú);37.蝉蜕(tuì);38.人声鼎沸(dǐng);39.倜傥(tì tǎng);40.淋漓(lín lí);41.拗过去(ǎo);42.盔甲(kuī);43.荆(jīng);44.锡箔(xī bó);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思考:
(一)从题目,你都读出了哪些信息?
“百草园”是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小园子,是鲁迅儿时的乐园;“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少年时期读书的地方。
题目用“从……到……”既点明了作者所回忆的童年、少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又表明文章是按空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一是百草园,二是三味书屋。
(二)默读课文,结合标题梳理文中写了哪些事,并简要概括出主要内容。
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第1—8段):回忆在百草园游戏玩乐的快乐生活。
第二部分(第9—24段):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学习的生活。
画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和过渡段。
①百草园部分——
起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第1段)
止句: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第8段)
②三味书屋部分——
起句: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第10段)
止句: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第24段)
③过渡部分——第9段。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第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第二层(2段):写夏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第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第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第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第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第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第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第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三).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有怎样的感受?有何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1.默读第1-8段,圈画出各段关键词句,感受百草园的生活。
第一段末句:“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交代了百草园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乐园)
第二段——第八段的关键词句可知,“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趣的景物(百草园的春、夏、秋景)
有趣的故事(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有趣的活动(百草园雪日捕鸟)
明确:百草园是我的乐园:
(1)有趣的景物;
(2)有趣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
(3)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
2.第1自然段“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怎样理解这一句子?
“似乎”表示不肯定的语气,因为“距离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了,印象模糊,所以用“似乎”;“确凿”是确实的意思,表示肯定的语气,因为“我”对儿时在百草园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所以用“确凿
3.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
写了十四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丛、 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4.作者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爱?
(找出色、形、声、味及春、夏、秋景的词语)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
5. 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
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地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因而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
6.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从详略的角度看,两个“不必说”写的景物属于略写,泥墙根一带的景物属于详写
7.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持点?
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排比句: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
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
8.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有什么好处呢?能否模仿课文,用这个句式来写一写我们美丽的校园呢
如;二中真美啊!不必说运动场那边的热火朝天,也不必说篮球场这边的人声鼎沸,单是学校假山一角就有无限的风光。。
9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到6段)
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过渡到关于百草园中有关传说的叙述上去。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这是运用联想的表现手法。
10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着重描写了捕鸟,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明确: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11. 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
12. 第8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这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
写出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土的父亲。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智慧、经验的钦佩之情。
13.这是荒园”。既然这只是一个只有野草的荒园,为什么作者把它看作是“乐园”,而且写得这么有趣?
点拨:作者很怀念在百草园的生活,这是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回忆是美好的。可见童年的鲁迅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好奇、天真幼稚的孩子。
14. 思考第9段
①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这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其内容都是在百草园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表现了儿童觉得被送进书塾是遭到了惩罚的心理。这样写符合儿童心理,富有儿童情趣。
②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什么感情?
这一段用猜测、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了童年的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
③问:“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
(“我的”表示与“蟋蟀”、“覆盆子”、“木莲”的亲密关系;加“们”是拟人手法,说明把这些动植物当成了朋友,且表示数量多,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
④问: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⑤“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称为”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不可。称为:据称是这样,但实际上不一定。
探究百草园的趣味
(过渡语)本文有别于一般回忆性散文,其原因在于作者因时制宜地选择不同方法和技巧来表现不同空间下人、事、物的不同方面以及不同特点,从而让思想情感得以自然流露,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1.在细腻的描写中凸显探寻之趣。(借助图示,探究百草园的趣味)
作者在第二段运用多种顺序将百草园的春夏秋景、动静之景条理化地呈现出来,同时调动多种感官充分展现景物的形、色、声、味,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来突出画面的生趣。在描写角度、描写顺序的变换中,似可见“我”在园中日日观察、探寻的踪影;比喻、拟人的运用,又表现出“我”以自然为友、天真烂漫的性格。
2.在生动的叙述中彰显想象之趣。
作者在模拟长妈妈讲故事时,有意运用拟声词、动词、长短句来增强故事的紧张度、神秘感和感染力;同时,整个故事的讲述过程经作者的处理,给人以“三者在场”的感觉——讲故事的长妈妈、听故事的童年鲁迅、复述故事的成年鲁迅,这让三者有了跨时空的交流,可见当时的趣味深种在作者心间。
⑴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复述故事的成年鲁迅)。
⑵到半夜(三字一断),果然来了(四字一断),沙沙沙(三字一断,拟声词)!门外像是风雨声(七字一断)。他正抖作一团时(七字一断),却听得豁(拟声词)的一声(七字一断),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九字一断),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十一字一断),那金光也就飞回来(八字一断),敛在盒子里(五字一断)(动作描写:连用四个动词)。
⑶后来呢?(三字一断)(听故事的童年鲁迅)
3.在对比设置中展现游戏之趣。
文章通过描写再现了一个儿童的简单思维——同样的方法能取得同样的效果。怀着期待、兴奋,“我”实践起来;经历了失败,“我”又沮丧起来。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恰恰反映了一个孩童的心理。与闰土父亲收获上的强烈对比,才让“我”开始掌握捕鸟的秘诀——耐心,孩童的游戏之趣也在这收获的对比中彰显出来。
4.诵读第九段,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第九段是文章的过渡段,体会作者词句间渗透的对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不同情感,用波浪线画出“不知道为什么”“而且还是……最严厉”“也许是”“都无从知道”“将不能”等重点词句。(体会情感)
这些词句都流露出作者对即将被送进书塾的不解、畏惧、无奈、沮丧;
这一段中的“Ade”“我的……们”以及末尾的“!”与“……”,则抒发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眷恋。
整体感知小结:这篇课文的结构非常清晰,作者按照空间顺序先后回忆了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两部分过渡自然,内容衔接得当。“我”在两种空间下生活的不同感受传达出“我”探寻自然之趣的诉求。
(四).默读第十至第二十四段,圈画出各段关键词句,感受三味书屋的生活
思考下列问题:
1)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你能用平面图画出来吗?为什么中年的鲁迅还记得这样清楚?
学生根据第10段的叙述来画。
他记得这样清楚,可见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2)第11段写到了作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你认为他是一味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作者对他态度如何?
他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
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鲁迅对先生的态度是: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3)为使人物形象生动,文章对这位老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A神态描写:如“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
B动作描写: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C.语言描写:如“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
(4)作者在这里读书快乐吗?
读书生活是枯燥无味的,或者认为这里的生活也让人难忘也有欢乐的
(5)作者回忆了“三味书屋”的哪些有趣的生活?
提问“怪哉”;第12到16段 溜到后园去玩第17段到20;师生读书的情景第21到23段;作戏、画画第24段。
预设:
1.齐读第21段中引用的语句,读出疑问。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出自《论语》)
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出自《幼学琼林》)
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出自《尚书》)
上九潜龙勿用(出自《易》)
(注:细微处之一,没有标点;细微处之二,出处不完全是“四书五经”,讨论其用意)
生读:没有标点的。
师读:带标点的
为什么学生读的没有标点?
比读,讨论其用意。
2.自由朗读寿镜吾先生的语言描写,揣摩作者在标点、句式等细微处的特殊用意。
先生读书前: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人都到那里去了?”“读书!”
先生读书时: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2.比读:揣摩修改处之特殊用意。
课文: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原文: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脸仰起,),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6)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贪玩逃学的情节?
游戏是孩子的本性,总是要表现出来的,但在课堂上贪玩甚至逃学,一般来说是不允许的。但课文旨在从侧面表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陈旧,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7)写这段是想表现什么?
表现同学们对那些难懂的书并不感兴趣,趁老师读书入神干各自喜爱的事,表现他们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这段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私塾生活的情景。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礼节、学习生活,着重刻画了当时的先生。
学习生活是这一部分的重点,记叙了以下几件事:行礼拜师、问怪哉虫、习字对课、后园寻乐、师生共读、游戏画画等。概言之,鲁迅在三味书屋的生活是“苦中掺乐”的。
(五)透过对照,探讨文章主旨
1.呈现表格,探究发现
文章呈现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间的对照关系:
⑴在回忆“人”方面,有一潜在的对照——同样面对“我”的疑问,长妈妈虽不知道但会给“我”讲神秘的故事,闰土父亲“只静静地笑”着回答“我”,而“我”的先生“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
⑵在回忆“物、事”方面,百草园视野非常开阔,是孕育各种动物、植物的宝库,“我”在百草园做的事情充溢着探寻之趣、想象之趣、游戏之趣,而在三味书屋陪伴“我”的只是古板的书房与狭窄的后园,大多时间“我就只读书”,偶尔跑去后园偷乐。
两相对照,百草园是一个鼓励想象、呵护童心、维持童趣的自由成长空间,而三味书屋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成了阻断人与自然天然联系、压抑个体天性的封闭空间。从中可见,作者对自由、快乐童年生活的眷恋以及对压抑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八、课堂小结
1.知人论世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在厦门。在《故事新编 序言》中说,写作《朝花夕拾》是“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的时候”。
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寄一丝安慰,排解一些苦闷。
2.冰心的诗
童年啊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我不能够。”带露折花自然好得多,但我却不能,成年的鲁迅,现实的苦闷,使得童年的这些回忆都变成了无价之宝,他只得慢慢捡拾,精心收藏,这些残缺的花朵,是他生命的慰藉。
小结:无论是在百草园无拘无束的天性释放,还是在三味书屋的严肃氛围里寻觅童趣童真,这些儿时的温馨的记忆一直是岁月中最珍贵的礼物,温暖着鲁迅先生苍凉、严酷的一生。尤其是在他最彷徨苦闷的时刻,这些温暖的时光,也给予他希望和信念,让他在薄凉的人世得以继续鼓足勇气,和那些黑暗的势力抗争到底……
主旨: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活泼、自由欢乐的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