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选择题汇编——中国现代史--2024年湖北省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3 选择题汇编——中国现代史--2024年湖北省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原卷版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4 16:12:12

文档简介

专题03 选择题汇编——中国现代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2024·湖北黄石·二模)学者杨凯认为,经历了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革命派、国民党、共产党的探索,到1949年,中国历史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纪元。材料中“新纪元”到来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中共八大召开
2.(2024·湖北鄂州·二模)图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下图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是( )
A.国家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起来
C.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3.(2024·湖北十堰·二模)“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做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是一位英雄的绝笔诗,其应写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4.(2024·湖北黄石·二模)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当其自身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出现下图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大跃进”运动
5.(2024·湖北宜昌·二模)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6.(2024·湖北荆州·二模)下面是我国某一时期发行的股票凭证。该股票凭证可以用来研究(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7.(2024·湖北武汉·二模)如图为我国1958—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示意图。从表中可以看出,这段时期我国( )
A.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B.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C.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D.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
8.(2024·湖北荆门·二模)1953—1957年,新中国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显著上升。这一时期还建立了一些旧中国没有的工业制造部门,如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等,交通、邮电、水利等国民经济基础部门也得到显著加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9.(2024·湖北鄂州·二模)下表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简表(1957年与1952年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 )
项目 工农业总产值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钢产量 煤产量 发电 量 农业总产值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195年比1952年增长(%) 67.8 210 83 296 96 166 24.8 19 26
年均增长(%) 10.9 25.4 12.9 59.2 19.2 33.2 4.5 3.7 4.7
A.工业布局明显改善 B.重工业比例大幅增长
C.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D.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
10.(2024·湖北黄石·二模)区分历史史实与史论是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对于图的解读,属于史实的是( )
武汉长江大桥下的雷锋(摄于1958年)
A.雷锋身上的“螺丝钉精神”就是建设大桥体现的铆钉精神
B.1958年,雷锋同志参观武汉长江大桥,在桥头拍照留念
C.当代青年要学习雷锋,在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D.武汉是“志愿者之城”,雷锋精神影响与激励一代代新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1.(2024·湖北随州·二模)春联折射人们的生活。1974年,湖北农民彭立成家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到1980年,他家春联变成“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春联的变化折射出(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 B.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的影响
C.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终确立 D.我国建成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2.(2024·湖北十堰·二模)由下表可知,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发展见证了( )
1990年,中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批准建立
1995年,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日本富士银行上海分行开张营业
2001年,中国第一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成立
2013年,中国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从浦东起航
A.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 B.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13.(2024·湖北孝感·二模)1984年11月,武汉市引进联邦德国发动机制造专家威尔纳·格里西为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之后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张敬夫到湖北考察,表示“武汉大胆走出的第一步”。这表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 B.武汉已是对外开放城市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14.(2024·湖北咸宁·二模)2024年1月,央视网评审并公布了2024(甲辰)年春联征集十佳、百佳春联作品。某同学以此为契机,收集整理历年春联。其中一副上联为“大锅饭年年亏款”,下联是“承包后岁岁余钱”,独缺横批。你认为该对联的横批应是( )
A.农民解放 B.多快好省 C.开放则兴 D.自主经营
15.(2024·湖北襄阳·二模)下图所示为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B.对外开放实行并不断深化
C.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进 D.城乡协调发展的逐渐深入
16.(2024·湖北荆州·二模)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第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因素是( )
A.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C.中共十四大召开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7.(2024·湖北鄂州·二模)它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指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8.(2024·湖北随州·二模)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
C.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自给 D.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19.(2024·湖北十堰·二模)中国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稳“五个问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体现出中国的脱贫实践( )
A.精准务实、开拓创新 B.重视法治、保护环境
C.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D.不怕牺牲、追求和平
20.(2024·湖北孝感·二模)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太经合组织明确规定不是主权国家的成员(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不主办APEC年会。材料旨在说明,亚太经合组织( )
A.遵循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B.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C.是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 D.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发展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21.(2024·湖北荆州·二模)2023年4月27日,大熊猫“丫丫”结束20年旅美生活回到中国。“丫丫”回国受到各方面关注,这让很多人想起新中国成立后首对在美国安家的中国大熊猫“玲玲”和“兴兴”。1972年4月,中国赠送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乘坐一架波音707专机飞越太平洋,抵达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动物园。促成“玲玲”和“兴兴”赴美的外交因素是( )
A.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2.(2024·湖北宜昌·二模)联合国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中国自加入《巴黎协定》以来,“不仅在国内开展了出色工作,还在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和降低技术成本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材料表明( )
A.中国已经解决社会绝对贫困问题 B.中国国防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C.中国逐步建立商品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23.(2024·湖北武汉·二模)2021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其中一枚画面中有古田全军政治作会议、阅兵方队、国产航母山东舰、歼20、东风41导弹和信息化作战装备。这些表现元素展示了21世纪以来我国( )
A.新时代国防建设与强军兴军 B.新时代社会生活与环保蓝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蓝图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
24.(2024·湖北咸宁·二模)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出现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 )
A.世界联系的加强 B.生活方式的改变
C.人们思想的解放 D.科学技术的进步
25.(2024·湖北孝感·二模)我国把航天梦藏在一些熟悉的名字里,如载人飞船叫“神舟”、空间站叫“天宫”、探月工程叫“嫦娥”,还有“天问”、“玉兔”、“祝融”、“鹊桥”、“悟空”、“墨子”等等。这些彰显中国魅力的航空航天器命名( )
A.体现了文化自信 B.维护了世界和平
C.提高了国威军威 D.提升了科技实力
26.(2024·湖北襄阳·二模)微信支付、刷脸支付、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现,大大便捷了人们的生活。这反映出( )
A.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 B.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人们的消费观念在不断变化 D.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27.(2024·湖北黄石·二模)2023年“五一”假期,湖北省A级景区接待游客1296万人次,较2019年、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61.88%、116.03%,节前,综合美团住宿、景区、交通等旅游相关订单,武汉成为国内热度最高的十大目的地城市之一。材料反映了(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交通事业不断发展
C.通讯方式发生变迁 D.城市设施发展完善专题03 选择题汇编——中国现代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2024·湖北黄石·二模)学者杨凯认为,经历了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革命派、国民党、共产党的探索,到1949年,中国历史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纪元。材料中“新纪元”到来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中共八大召开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到1949年,中国历史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纪元”,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因此中国历史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纪元,,B项正确;抗日战争的胜利时间是194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土地改革的完成时间是1952年底,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与题干时间和意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4·湖北鄂州·二模)图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下图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最恰当的是( )
A.国家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起来
C.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答案】A
【详解】根据图片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开国大典,它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味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A项正确;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起来,排除B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C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中国梦的内涵,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4·湖北十堰·二模)“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做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是一位英雄的绝笔诗,其应写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十年内战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答案】D
【详解】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战争。由材料“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可知指抗美援朝时期,故D符合题意;北伐战争时期从1926年到1927年,十年内战时期从1927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从1931年到1945年,排除ABC。故选D项。
4.(2024·湖北黄石·二模)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当其自身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出现下图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大跃进”运动
【答案】A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结合所学知识,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项正确;1952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不是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排除B项;“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不是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排除C项;“大跃进”运动是社会主义探索中出现的失误与挫折,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4·湖北宜昌·二模)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抗美援朝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分别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C项正确;抗美援朝时间为1950—1953年,排除A项;土地改革的时间为1950—1952年,排除B项;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4·湖北荆州·二模)下面是我国某一时期发行的股票凭证。该股票凭证可以用来研究(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中图片上的“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6年,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私营资本家将企业与国营企业合作得到股票,获取股息,后来政府逐渐将资本家的股票收购,这就体现了三大改造中的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B项正确;1950—1952年我国实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84年,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土地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均与题干图片上的“公私合营”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7.(2024·湖北武汉·二模)如图为我国1958—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示意图。从表中可以看出,这段时期我国( )
A.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B.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C.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D.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
【答案】D
【详解】由题干材料“1956-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并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1960年,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1960年-1962年,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下降;1962-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这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D项正确;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曲折变化不符,排除A项;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与题干不符,出现过下降,排除B项;图表展示的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无法从题干中得出,排除C项。故选D项。
8.(2024·湖北荆门·二模)1953—1957年,新中国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显著上升。这一时期还建立了一些旧中国没有的工业制造部门,如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等,交通、邮电、水利等国民经济基础部门也得到显著加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1953—1957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显著上升”,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1953—1957年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53—1957年正值我国的“一五计划”时期,因此这一时期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与“一五”计划的实施有关,B项正确;“一五”计划的实施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此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还没有实现,排除A项;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排除C项;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4·湖北鄂州·二模)下表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简表(1957年与1952年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 )
项目 工农业总产值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钢产量 煤产量 发电 量 农业总产值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195年比1952年增长(%) 67.8 210 83 296 96 166 24.8 19 26
年均增长(%) 10.9 25.4 12.9 59.2 19.2 33.2 4.5 3.7 4.7
A.工业布局明显改善 B.重工业比例大幅增长
C.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D.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钢产量、发电量年均增长率远高于粮食产量和棉花产量年均增长率,结合所学知识,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故出现重工业比例大幅增长,B项正确;1956—1966年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排除AC项;材料反映工农业发展相关信息,无法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排除D项。故选B项。
10.(2024·湖北黄石·二模)区分历史史实与史论是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对于图的解读,属于史实的是( )
武汉长江大桥下的雷锋(摄于1958年)
A.雷锋身上的“螺丝钉精神”就是建设大桥体现的铆钉精神
B.1958年,雷锋同志参观武汉长江大桥,在桥头拍照留念
C.当代青年要学习雷锋,在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D.武汉是“志愿者之城”,雷锋精神影响与激励一代代新人
【答案】B
【详解】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彩;史论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1958年,雷锋同志参观武汉长江大桥,在桥头拍照留念”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史实,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是对雷锋及雷锋精神的看法,属于史论,排除ACD项。故选B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1.(2024·湖北随州·二模)春联折射人们的生活。1974年,湖北农民彭立成家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到1980年,他家春联变成“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春联的变化折射出(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果 B.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的影响
C.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终确立 D.我国建成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1974年,还是人民公社体制,农民没有劳动积极性,因此,“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到1980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劳动积极性,成了“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农业,不是国有企业,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终确立,排除C项;十八大以后,我国提出要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4·湖北十堰·二模)由下表可知,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发展见证了( )
1990年,中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批准建立
1995年,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日本富士银行上海分行开张营业
2001年,中国第一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成立
2013年,中国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从浦东起航
A.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 B.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发展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D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排除A项;1952年土地改革顺利完成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人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与上海浦东开发区无关,排除B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
13.(2024·湖北孝感·二模)1984年11月,武汉市引进联邦德国发动机制造专家威尔纳·格里西为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之后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张敬夫到湖北考察,表示“武汉大胆走出的第一步”。这表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 B.武汉已是对外开放城市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1984年……武汉柴油机厂”可知,这个单位是国营企业,它聘外国人为厂长,体现了国营企业揭开了改革的序幕,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逐步深入,D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84年时武汉不是对外开放城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2024·湖北咸宁·二模)2024年1月,央视网评审并公布了2024(甲辰)年春联征集十佳、百佳春联作品。某同学以此为契机,收集整理历年春联。其中一副上联为“大锅饭年年亏款”,下联是“承包后岁岁余钱”,独缺横批。你认为该对联的横批应是( )
A.农民解放 B.多快好省 C.开放则兴 D.自主经营
【答案】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所以对联的横批应是自主经营,D项正确;A项反映的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排除A项;B项反映的是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排除B项;C项反映的是我国的对外开放,排除C项。故选D项。
15.(2024·湖北襄阳·二模)下图所示为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B.对外开放实行并不断深化
C.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进 D.城乡协调发展的逐渐深入
【答案】B
【详解】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对外开放实行及不断深化,B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开始于1984年,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A项;国有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不是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城乡协调发展的逐渐深入不是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16.(2024·湖北荆州·二模)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第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因素是( )
A.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C.中共十四大召开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关键词“2001年”“中国企业第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催生中国企业第三次创业高潮点的原因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D项正确;1984年开放沿海城市,与题意中国企业第三次创业的高潮点无关,排除A项;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于1990年,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中国企业第三次创业的高潮点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7.(2024·湖北鄂州·二模)它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指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D项正确;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排除A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的问题,排除B项;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排除C项。故选D项。
18.(2024·湖北随州·二模)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
C.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自给 D.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可知选择走符合国情的自己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B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原油和石油产品自给、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在题干内容中都没有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
19.(2024·湖北十堰·二模)中国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稳“五个问题”,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体现出中国的脱贫实践( )
A.精准务实、开拓创新 B.重视法治、保护环境
C.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D.不怕牺牲、追求和平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可知,中国的脱贫实践坚持实事求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体现了精准务实、开拓创新,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创造性的提倡精准扶贫方略”,没有体现重视法治、保护环境,排除B项;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体现在吸收外来经验,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不怕牺牲、追求和平与题干强调的主旨“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0.(2024·湖北孝感·二模)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太经合组织明确规定不是主权国家的成员(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不主办APEC年会。材料旨在说明,亚太经合组织( )
A.遵循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B.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C.是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 D.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发展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太经合组织明确规定不是主权国家的成员(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不主办APEC年会”,可知亚太经合组织承认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为非主权国家,承认他们属于中国,即遵循一个中国的原则,A项正确;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材料无体现,排除B项;C是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材料无体现,排除C项;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发展,与材料表述无关,排除D项。故选择A项。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21.(2024·湖北荆州·二模)2023年4月27日,大熊猫“丫丫”结束20年旅美生活回到中国。“丫丫”回国受到各方面关注,这让很多人想起新中国成立后首对在美国安家的中国大熊猫“玲玲”和“兴兴”。1972年4月,中国赠送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乘坐一架波音707专机飞越太平洋,抵达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动物园。促成“玲玲”和“兴兴”赴美的外交因素是( )
A.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C
【详解】由题干材料“1972年4月……抵达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动物园”并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符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C项正确;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排除A项;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排除B项;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22.(2024·湖北宜昌·二模)联合国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中国自加入《巴黎协定》以来,“不仅在国内开展了出色工作,还在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和降低技术成本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材料表明( )
A.中国已经解决社会绝对贫困问题 B.中国国防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C.中国逐步建立商品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
【答案】D
【详解】据题干“联合国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中国自加入《巴黎协定》以来,‘不仅在国内开展了出色工作,还在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和降低技术成本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可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D项正确;中国已经解决社会绝对贫困问题说法错误,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中国国防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信息,反映是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排除B项;中国逐步建立商品市场经济体制与题干材料中的中国自加入《巴黎协定》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3.(2024·湖北武汉·二模)2021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其中一枚画面中有古田全军政治作会议、阅兵方队、国产航母山东舰、歼20、东风41导弹和信息化作战装备。这些表现元素展示了21世纪以来我国( )
A.新时代国防建设与强军兴军 B.新时代社会生活与环保蓝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蓝图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
【答案】A
【详解】分析题干可知,题干涉及的都是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示了新时代的国防建设与强军兴军,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生活、市场经济,排除BC项;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早就是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技技术现代化,因此,D项过于宽泛,排除D项。故选A项。
24.(2024·湖北咸宁·二模)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出现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 )
A.世界联系的加强 B.生活方式的改变
C.人们思想的解放 D.科学技术的进步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创新动力”可知,“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均属于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D项正确;题干强调是我国科技创新,题干现象有利于世界联系的加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排除AB项;题干现象是科技创新的结果,而不是人们思想的解放造成的,排除C项。故选D项。
25.(2024·湖北孝感·二模)我国把航天梦藏在一些熟悉的名字里,如载人飞船叫“神舟”、空间站叫“天宫”、探月工程叫“嫦娥”,还有“天问”、“玉兔”、“祝融”、“鹊桥”、“悟空”、“墨子”等等。这些彰显中国魅力的航空航天器命名( )
A.体现了文化自信 B.维护了世界和平
C.提高了国威军威 D.提升了科技实力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载人飞船叫‘神舟’、空间站叫‘天宫’、探月工程叫‘嫦娥’,还有‘天问’、‘玉兔’等等。”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魅力的航空航天器命名都选择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传说中关于宇宙、月球和太空想象出来的浪漫名字来命名,体现了文化自信,A项正确;“维护了世界和平”与题干内容“我国把航天梦藏在一些熟悉的名字里”不符,排除B项;“提高了国威军威”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提升了科技实力”与题干内容“我国把航天梦藏在一些熟悉的名字里”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6.(2024·湖北襄阳·二模)微信支付、刷脸支付、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现,大大便捷了人们的生活。这反映出( )
A.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 B.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人们的消费观念在不断变化 D.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微信支付、刷脸支付、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现,大大便捷了人们的生活。”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微信支付、刷脸支付等都是基于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们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使支付更加便捷、快速。因此,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项正确;仅从出现多种支付方式,无法得出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的结论,排除A项;支付方式的变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但题目中的描述更侧重于支付方式本身的变化,而非消费观念的变化,排除C项;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能会促使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现,但这一选项更多地是一个宏观的描述,排除D项。故选B项。
27.(2024·湖北黄石·二模)2023年“五一”假期,湖北省A级景区接待游客1296万人次,较2019年、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61.88%、116.03%,节前,综合美团住宿、景区、交通等旅游相关订单,武汉成为国内热度最高的十大目的地城市之一。材料反映了(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交通事业不断发展
C.通讯方式发生变迁 D.城市设施发展完善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2023年‘五一’假期,湖北省A级景区接待游客1296万人次,较2019年、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61.88%、116.03%”可知,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湖北省A级景区接待游客的次数比较2019年、2022年同期有大幅增长,之所以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A项正确;交通事业不断发展,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增幅与通讯方式的变迁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城市设施发展完善,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 故选A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