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知识点+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知识点+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6-05 13: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知识点+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知识点
1.动植物、包括人类体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化学变化。例如呼吸、走路、吃饭都离不开化学变化。
2.从婴儿到成人,我们的身体发生了许多变化,例如骨骼伸长、体重增加、皮肤改变、五官变大等等。
3.身体的变化需要食物提供能量。
4.食物进入人体后,会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为身体可以吸收利用的能量。
5.反复咀嚼米饭或馒头会感觉变甜,是由于米饭等含有淀粉,唾液会与淀粉发生化学变化,产生麦芽糖。
6.身体的生长也是一种化学变化,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换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7.情绪的产生非常复杂,但也与化学变化有关。
8.在我们积极做一些运动时,大脑会分泌些物质,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这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的。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米饭在嘴里咀嚼一段时间后,会慢慢变甜,这种甜味物质是( )。
A.米饭原本含有的淀粉
B.不小心混入的白砂糖
C.米饭在唾液的作用下产生的新物质
2.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切开的青苹果,切面很快由浅绿色变成黄色
B.长时间未清理的冰箱内结了很多冰块
C.装有少量水的铁锅放置一段时间后生锈
3.关于生命体与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内只会发生化学变化
B.我们从婴儿长成现在的样子经历了复杂的化学变化
C.我们情绪的变化,与身体内的化学变化无关
D.食物在人体内只发生物理变化
4.下列化学变化肯定不在我们身体内发生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药物治疗
5.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青少年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能长身体
B.吃着香喷喷的烤面包,越嚼越甜
C.煮汤之前,把肉排骨切碎
6.生命体中时刻发生着许多的化学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们从婴儿长成现在的样子只经历了一个化学变化
B.我们有时情绪的变化也可能与化学变化有关
C.食物在身体里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才能转化为我们所需的能量
7.情绪的产生非常复杂,与( )有关。
A.遗传与变异 B.化学变化 C.生物多样性
二、填空题
8.人有各种情绪,有时开心,有时难过,甚至愤怒,情绪的产生与( )有关。(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9.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瓶碳酸饮料,会使人感到清凉。因为气体从口中和鼻中排出时会带走身体里的部分( )。
10.在动植物包括我们人类的生命体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维系着我们的 。
11.我们的呼吸离不开氧气。氧气约占大气体积的 ,大气中的氧气是 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12.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后,需要经历更复杂、更平稳的 ,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三、判断题
13.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
14.我们身体的生长属于化学变化。( )
15.反复咀嚼馒头会有甜味,是因为馒头中含有白砂糖。( )
16.我们在完成试卷的过程中,身体内也发生着一些化学变化。( )
17.多巴胺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 )
四、简答题
18.药物和食物中毒与化学变化有关吗?
19.食物中的营养在人体内消化、吸收后,再经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分析呼入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你认为呼吸作用是化学变化吗?请说明理由。
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
气体 氢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人体的空气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2%
五、实验题
20.小科吃饭时,发现白米饭刚开始咀嚼时没味道,咀嚼一会儿后却出现了甜味。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科猜测可能和唾液有关。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以下实验。
A.分别在1号和2号试管中装相同量的淀粉糊(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B.在1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在2号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唾液。
C.用搅拌的方法让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温水中。
D.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试管中各加2滴碘酒,观察到1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2号试管变成了浅蓝色。
(1)这个实验中,两根试管中的不同条件是( )。
(2)“试管中的液体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温水中。”这样做的目是( )。
A.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B.防止淀粉糊变冷 C.防止淀粉糊变质
(3)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试管中各加2滴碘酒,观察到1号试管变成了深蓝色,2号试管变成了浅蓝色。这个现象说明了( )。
A.1号试管淀粉消失
B.2号试管淀粉消失
C.1号试管比2号淀粉含量多
(4)由实验可知,唾液和淀粉糊发生了(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六、综合题
走进冬奥会的食堂。
北京冬奥会智慧食堂的黑科技火了。做比萨、炸薯条、煮饺子、拌沙拉、炒中式菜等都是由机器人完成,且效率极高。而且机器人一次备料可以连续制作300份,被烹饪好的菜肴,会自动装盘,并通过空中轨道和小车被运送到相应的餐桌。
21.冬奥会的食堂每天有200道菜品供各国运动员食用,下列菜品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榨橙汁 B.西湖牛肉羹 C.汉堡
22.在烘制比萨或面包的面粉里添加小苏打,能让它更蓬松、柔软。小科同学往小苏打中倒入柠檬酸自制“柠檬汽水”时,会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从瓶中倒出并流到点燃的火柴上,下方的火柴熄灭而上方的火柴没有熄灭,说明该气体具有 和 的性质。瓶子中剩余的无色液体中还有柠檬酸吗?小科将液体倒在蔬菜沙拉中的紫甘蓝上,紫甘蓝变成了 (填“红色”或“蓝色”),说明瓶中还有柠檬酸。
23.冬奥会上冰雪运动普遍活动强度较大,对运动员的能量消耗较多,这就需要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运动员在反复咀嚼米饭时,会感觉到米饭有 ,这是因为米饭在咀嚼中发生了 。当米饭被吃进入体内时,米饭储存的 能会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
24.下列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
A.运动员的情绪变化 B.运动员的体重变化 C.冰融化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C
6.A
7.B
8.化学变化
9.热量
10.生命
11. 21% 绿色植物
12.化学变化
13.×
14.√
15.×
16.√
17.√
18.答:药物和食物中毒与化学变化有关。误服或服药过量以及滥用药物均可引起药物中毒。原则上抗菌药物和任何其他药物都不可随意的混合在一起给药,哪怕同是抗菌药物。比如说一个病人静脉滴注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两种抗生素,就不可以把二种药物同时放进一个瓶子里进行滴注。因为各种抗菌药物它们的理化特点是不同的,它们加在一起,肉眼看颜色没变,或许也没有沉淀,但实际上它们可能已经发生了相互作用,使各自的抗菌效果降低了,甚至会产生新化合物,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应用抗菌药物,必须要单独给药,绝不能在一个容器里同时放两种药。
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这个过程是化学变化。
19.呼出的气体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其他气体增多,说明部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所以是化学变化。
20.(1)唾液的有无
(2)A
(3)C
(4)化学
21.A 22. 比空气重 不支持燃烧 红色 23. 甜味 化学变化 化学 24.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