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4 15:22:23

文档简介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两分,共24分)
1.(2023九上·德阳月考)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公元前509年克利斯提尼改革,终于确立雅典民主政体:到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臻于全盛。“全盛”时期的当政者是(  )
A.汉漠拉比 B.伯里克利 C.亚历山大 D.查士丁尼
【答案】B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A项汉谟拉比是古代巴比伦王国的国王,不符合题意;
B项伯里克利是“全盛”时期的当政者,符合题意;
C项亚历山大是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者,不符合题意;
D项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理解并识记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民主政治,重点掌握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民主政治。
2.(2023九上·德阳月考)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出现了新变化:以下结构图可以用来说明(  )

A.手工工场产生 B.新航路的开辟
C.租地农场兴起 D.世界市场形成
【答案】A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农民为了缴纳赋税,自己从事手工生产,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A项手工工场产生可以用题干结构图来说明,不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结构图内容不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手工工场的发展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手工工场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3.(2023九上·德阳月考)以下句子写于文艺复兴时期。该诗体现的思想潮流与下列哪一句最接近(  )
“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A.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
B.来世的得救高于现世生活
C.忠实的报答是上天堂,邪恶的惩罚是下地狱
D.顺从上帝的意志就可以升入天堂,获得永恒的幸福
【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故题干“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主张肯定了人自身的努力与价值。“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也体现了肯定了人自身的努力与价值。
A项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体现了人文主义,符合题意;
BCD三项涉及的来世,天堂等都与宗教相关,没有体现肯定了人自身的努力与价值,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运动及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重点掌握人文主义的含义。
4.(2023九上·德阳月考)《全球通史》中指出:“学者和艺术家强烈反对中世纪的整个生活方式,努力创造尽可能与古典时代的生活方式相似的新的生活方式:”这些“学者和艺术家”(  )
A.创造了资产阶级的新文化 B.要求推翻罗马教会统治
C.意在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 D.力图构建美好理性王国
【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全球通史》中指出:“学者和艺术家强烈反对中世纪的整个生活方式,努力创造尽可能与古典时代的生活方式相似的新的生活方式”可知,反对中世纪的这次历史事件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A项创造了资产阶级的新文化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项要求推翻罗马教会统治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C项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只是文艺复兴的方式,不符合题意;
D项力图构建美好理性王国错误,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2023九上·德阳月考)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商人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病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兴起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工业革命的发展
【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商人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病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狂热追逐财富的梦想推动欧洲人要到海外去获取黄金等各种财富,而15世纪兴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通道,使欧洲市场上的东方商品价格猛涨,欧洲人希望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ABD三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兴起、工业革命的发展都不是该“心病”的病因,不符合题意;
C项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该“心病”的病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历史影响。
6.(2023九上·德阳月考)据统计,在16世纪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隶被贩运,在之后的25年中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0人,在1550年至1575年间更是超过了60000人。5至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这反映了奴隶贸易(  )
A.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B.增进了世界各洲之间的联系
C.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D.把欧洲文化传播到了殖民地
【答案】C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据材料“在16世纪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隶被贩运,在之后的25年中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0人,在1550年至1575年间更是超过了60000人。5至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可知,这反映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对殖民地掠夺和黑奴贸易等基础之上,这表明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具有野蛮性和残酷性。殖民者通过残酷的手段获得了大量财富,但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角贸易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三角贸易的相关知识,了解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具有野蛮性和残酷性。
7.(2023九上·德阳月考)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下图中B所示航线开辟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答案】C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在迪亚士航行的基础上,绕过非洲,到达印度,从而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
A项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归途中发现了好望角,不符合题意;
B项图中C是哥伦布的航线,不符合题意;
C项达·伽马到达印度,开辟了图中B所示航线,符合题意;
D项A是麦哲伦的航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准确解读图片材料信息。理解并识记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达·伽马的航行路线。
8.(2023九上·德阳月考)“17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答案】B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17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反映的是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证,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英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的史实。因此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的有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9.(2023九上·德阳月考)对同类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历史小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研究性学习,下列关于英、美革命的说法,正确是(  )
A.都推翻本国封建专制统治 B.都受到外国势力干涉
C.都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D.革命都具有双重性质
【答案】C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都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A项都推翻本国封建专制统治不符合美国,不符合题意;
B项都受到外国势力干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都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项革命都具有双重性质只符合美国独立战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等相关史实。
10.(2023九上·德阳月考)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6~17世纪,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
B.1649年,查理一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为共和国
C.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和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引发全国暴动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ABD三项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
C项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和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是对美国独立战争性质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属于历史解释,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区别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的方法。
11.(2023九上·德阳月考)英国、法国、美国三国,时而结盟,时而对抗。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投降。据此可知(  )
A.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三国目的是争夺霸权
C.国家利益是战争的目的 D.英国丧失了海外市场
【答案】C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英国、法国、美国3国,时而结盟,时而对抗。1781年, 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投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与国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C符合题意;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
三国目的是争夺霸权,题干未体现,排除B;
英国丧失了海外市场与题意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的独立战争。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国家利益是战争的根源即可作答。该类试题要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分析选项,利用选项验证题干信息。
12.(2023九上·德阳月考)我们郑重宣布:我们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现在是,而且按公理也应该是,独立自由的国家;我们对英国王室效忠的全部义务,我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文中的“我们”是指(  )
A.欧洲殖民扩张的策划者 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者
C.北美独立战争的参加者 D.法国大革命的参与者
【答案】C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我们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现在是,而且按公理也应该是,独立自由的国家;我们对英国王室效忠的全部义务,我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可得出,英国殖民地联合起来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符合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的参加者的述求。
ABD三项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北美独立战争的参加者是文中的“我们”所指的对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等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3.(2023九上·德阳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而非周而复始的重复”的理解。
(2)材料二:14-16世纪西欧文化代表人物及成就
代表人物 成就
哥白尼 1543年出版《天体运行》一书,提出振聋发聩的“日心说”,对教会“地心说”理论造成巨大冲击。
布鲁诺 在《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1584年出版)中提出,宇宙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太阳只是太阳系非宇宙的中心,形成了对教会蒙昧主义的“上帝创世说”的有力冲击。
但丁 在《神曲》(成书于1321年)中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对教会蒙昧主义形成有力冲击。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代表人物的共同诉求,并谈谈“冲击”带来的影响。
【答案】(1)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诉求: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影响: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力冲击了欧洲基督教会的思想控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二“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根据“对教会‘地心说’理论造成巨大冲击”、“形成了对教会蒙昧主义的‘上帝创世说’的有力冲击” “对教会蒙昧主义形成有力冲击”和所学知识可知,哥白尼、布鲁诺、但丁的共同诉求是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冲击”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束缚中的人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力冲击了欧洲基督教会的思想控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故答案为:(1)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诉求: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影响: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力冲击了欧洲基督教会的思想控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运动等知识。
14.(2023九上·德阳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51年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他自幼热爱航海冒险,是地圆说的信奉者,十分推崇马可·波罗,立志做一个航海家。少年时,他到葡萄牙学到了许多天文、地理、水文、气象知识,掌握了观测、计算、制图的学问。他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才得到西班牙王后伊莎贝拉的支持。8月3日,哥伦布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出海,直向正西航去。经过70个昼夜的艰苦航行,于10月12日终于到达一块陆地——圣萨尔瓦多(还处于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哥伦布一行乘小艇上岸后,即举行了占有仪式,宣布以国王和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他们在岛上考察、交易、休整了两天,然后启航去寻找“黄金和宝石”。此后,他们在古巴、海地没有发现黄金,却发现了玉米、甘薯、烟草等。1493年3月返回西班牙。
材料二:从1792年开始,美国等十几个国家把10月12日这一天或这一天前后定为美洲发现日——哥伦布日,予以纪念。但是,1992年对哥伦布航行的纪念活动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委内瑞拉从2002年开始把这个节日称作“原住民抵抗日”,前总统查韦斯曾公开呼吁拉丁美洲人不要庆祝“哥伦布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哥伦布传》等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能实现远航并发现美洲的条件。(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设立哥伦布日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客观上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造船技术发展,探寻新航路的社会氛围;主观上受到地圆学说的影响,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知识与技能,具有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
(2)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知识点,哥伦布日也是美洲人民的苦难日,所以可以从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方面进行分析,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示例:从全球史的角度,我认为设立哥伦布日是有意义的;理由:因为哥伦布远航成功,刺激了西欧国家和人士竞相开始远航探险,掀起地理大发现的高潮;发现美洲,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客观上促进了世界一体化和文化的相互交流。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根据“少年时,他到葡萄牙学到了许多天文、地理、水文、气象知识,掌握了观测、计算、制图的学问。他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才得到西班牙王后伊莎贝拉的支持。8月3日,哥伦布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出海,直向正西航去。经过70个昼夜的艰苦航行,于10月12日终于到达一块陆地——圣萨尔瓦多(还处于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哥伦布一行乘小艇上岸后,即举行了占有仪式,宣布以国王和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他们在岛上考察、交易、休整了两天,然后启航去寻找‘黄金和宝石’。此后,他们在古巴、海地没有发现黄金,却发现了玉米、甘薯、烟草等。1493年3月返回西班牙”可知,哥伦布能实现远航并发现美洲的条件有:客观上,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造船技术发展,探寻新航路的社会氛围,寻求黄金的时代需要;主观上,哥伦布受到地圆学说的影响,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知识与技能,志存高远,具有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
(2)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如:
示例1:从全球史的角度,我认为设立哥伦布日是有意义的。
理由:因为哥伦布远航成功,刺激了西欧国家和人士竞相开始远航探险,掀起地理大发现的高潮;发现美洲,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客观上促进了世界一体化和文化的相互交流。
示例2:从社会转型近代化的角度,我认为设立哥伦布日是有意义的。
理由:既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崩溃);也推动了美洲社会的转型,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带到美洲,使美洲缓慢地由原始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
示例3:从阶级斗争史角度看,我认为设立哥伦布日是没有意义的。
理由:哥伦布发现美洲,为西欧国家向新大陆扩张、侵略、征服打开了大门;殖民者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进行政治控制,渗透宗教和文化,毁灭印第安人文明等,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示例4:从社会生活史角度看,我认为设立哥伦布日是有意义的。
理由:哥伦布将美洲的物种玉米、甘薯、烟草等带回欧洲,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故答案为:(1)客观上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造船技术发展,探寻新航路的社会氛围;主观上受到地圆学说的影响,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知识与技能,具有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
(2)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知识点,哥伦布日也是美洲人民的苦难日,所以可以从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方面进行分析,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示例:从全球史的角度,我认为设立哥伦布日是有意义的;理由:因为哥伦布远航成功,刺激了西欧国家和人士竞相开始远航探险,掀起地理大发现的高潮;发现美洲,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客观上促进了世界一体化和文化的相互交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的开辟等知识。
15.(2023九上·德阳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现代化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一定的技术、经济、环境条件和思想力量下促成的社会发展进程。
——《中西方现代化历程的比较与思考》
材料二:这两者的关系不调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惊人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和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轴中任选两个历史事实,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依据材料指出“两者”的含义,并据所学和材料简析“崭新的制度”对英国的影响。
【答案】(1)新航路开辟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壮大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这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阶级力量与经济基础。
(2)“两者”的含义:国王和议会;影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从此,分期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选取新航路开辟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两个历史事实进行阐述,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壮大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这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阶级力量与经济基础。
(2)根据材料二“这两者的关系不调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英国爆发了宫廷政变,詹姆士二世国王和议会的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互相妥协,避免了战争的爆发,没有经过流血牺牲,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史称“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退位,由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执政,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国王的权利被限制,解决了国王和议会关系,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两者”的含义是国王和议会;根据材料“这一次没有用对抗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但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惊人进步”并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从此,分期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故答案为:(1)新航路开辟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壮大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这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阶级力量与经济基础。
(2)“两者”的含义:国王和议会;影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从此,分期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新航路开辟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 / 1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两分,共24分)
1.(2023九上·德阳月考)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公元前509年克利斯提尼改革,终于确立雅典民主政体:到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臻于全盛。“全盛”时期的当政者是(  )
A.汉漠拉比 B.伯里克利 C.亚历山大 D.查士丁尼
2.(2023九上·德阳月考)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出现了新变化:以下结构图可以用来说明(  )

A.手工工场产生 B.新航路的开辟
C.租地农场兴起 D.世界市场形成
3.(2023九上·德阳月考)以下句子写于文艺复兴时期。该诗体现的思想潮流与下列哪一句最接近(  )
“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A.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
B.来世的得救高于现世生活
C.忠实的报答是上天堂,邪恶的惩罚是下地狱
D.顺从上帝的意志就可以升入天堂,获得永恒的幸福
4.(2023九上·德阳月考)《全球通史》中指出:“学者和艺术家强烈反对中世纪的整个生活方式,努力创造尽可能与古典时代的生活方式相似的新的生活方式:”这些“学者和艺术家”(  )
A.创造了资产阶级的新文化 B.要求推翻罗马教会统治
C.意在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 D.力图构建美好理性王国
5.(2023九上·德阳月考)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商人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病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兴起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工业革命的发展
6.(2023九上·德阳月考)据统计,在16世纪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隶被贩运,在之后的25年中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0人,在1550年至1575年间更是超过了60000人。5至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这反映了奴隶贸易(  )
A.加速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 B.增进了世界各洲之间的联系
C.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D.把欧洲文化传播到了殖民地
7.(2023九上·德阳月考)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下图中B所示航线开辟的航海家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8.(2023九上·德阳月考)“17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9.(2023九上·德阳月考)对同类事件进行分析、比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历史小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研究性学习,下列关于英、美革命的说法,正确是(  )
A.都推翻本国封建专制统治 B.都受到外国势力干涉
C.都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D.革命都具有双重性质
10.(2023九上·德阳月考)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6~17世纪,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作品
B.1649年,查理一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为共和国
C.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和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D.1789年,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引发全国暴动
11.(2023九上·德阳月考)英国、法国、美国三国,时而结盟,时而对抗。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投降。据此可知(  )
A.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三国目的是争夺霸权
C.国家利益是战争的目的 D.英国丧失了海外市场
12.(2023九上·德阳月考)我们郑重宣布:我们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现在是,而且按公理也应该是,独立自由的国家;我们对英国王室效忠的全部义务,我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文中的“我们”是指(  )
A.欧洲殖民扩张的策划者 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者
C.北美独立战争的参加者 D.法国大革命的参与者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13.(2023九上·德阳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而非周而复始的重复”的理解。
(2)材料二:14-16世纪西欧文化代表人物及成就
代表人物 成就
哥白尼 1543年出版《天体运行》一书,提出振聋发聩的“日心说”,对教会“地心说”理论造成巨大冲击。
布鲁诺 在《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1584年出版)中提出,宇宙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太阳只是太阳系非宇宙的中心,形成了对教会蒙昧主义的“上帝创世说”的有力冲击。
但丁 在《神曲》(成书于1321年)中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对教会蒙昧主义形成有力冲击。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代表人物的共同诉求,并谈谈“冲击”带来的影响。
14.(2023九上·德阳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451年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他自幼热爱航海冒险,是地圆说的信奉者,十分推崇马可·波罗,立志做一个航海家。少年时,他到葡萄牙学到了许多天文、地理、水文、气象知识,掌握了观测、计算、制图的学问。他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才得到西班牙王后伊莎贝拉的支持。8月3日,哥伦布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出海,直向正西航去。经过70个昼夜的艰苦航行,于10月12日终于到达一块陆地——圣萨尔瓦多(还处于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哥伦布一行乘小艇上岸后,即举行了占有仪式,宣布以国王和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他们在岛上考察、交易、休整了两天,然后启航去寻找“黄金和宝石”。此后,他们在古巴、海地没有发现黄金,却发现了玉米、甘薯、烟草等。1493年3月返回西班牙。
材料二:从1792年开始,美国等十几个国家把10月12日这一天或这一天前后定为美洲发现日——哥伦布日,予以纪念。但是,1992年对哥伦布航行的纪念活动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委内瑞拉从2002年开始把这个节日称作“原住民抵抗日”,前总统查韦斯曾公开呼吁拉丁美洲人不要庆祝“哥伦布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哥伦布传》等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能实现远航并发现美洲的条件。(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设立哥伦布日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15.(2023九上·德阳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现代化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一定的技术、经济、环境条件和思想力量下促成的社会发展进程。
——《中西方现代化历程的比较与思考》
材料二:这两者的关系不调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不过,这一次没有用对抗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惊人进步。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和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轴中任选两个历史事实,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依据材料指出“两者”的含义,并据所学和材料简析“崭新的制度”对英国的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A项汉谟拉比是古代巴比伦王国的国王,不符合题意;
B项伯里克利是“全盛”时期的当政者,符合题意;
C项亚历山大是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者,不符合题意;
D项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理解并识记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民主政治,重点掌握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民主政治。
2.【答案】A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农民为了缴纳赋税,自己从事手工生产,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A项手工工场产生可以用题干结构图来说明,不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结构图内容不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手工工场的发展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手工工场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3.【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故题干“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主张肯定了人自身的努力与价值。“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也体现了肯定了人自身的努力与价值。
A项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体现了人文主义,符合题意;
BCD三项涉及的来世,天堂等都与宗教相关,没有体现肯定了人自身的努力与价值,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运动及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重点掌握人文主义的含义。
4.【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全球通史》中指出:“学者和艺术家强烈反对中世纪的整个生活方式,努力创造尽可能与古典时代的生活方式相似的新的生活方式”可知,反对中世纪的这次历史事件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A项创造了资产阶级的新文化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项要求推翻罗马教会统治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C项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只是文艺复兴的方式,不符合题意;
D项力图构建美好理性王国错误,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商人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病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狂热追逐财富的梦想推动欧洲人要到海外去获取黄金等各种财富,而15世纪兴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通道,使欧洲市场上的东方商品价格猛涨,欧洲人希望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ABD三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兴起、工业革命的发展都不是该“心病”的病因,不符合题意;
C项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该“心病”的病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历史影响。
6.【答案】C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据材料“在16世纪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隶被贩运,在之后的25年中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0人,在1550年至1575年间更是超过了60000人。5至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可知,这反映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对殖民地掠夺和黑奴贸易等基础之上,这表明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具有野蛮性和残酷性。殖民者通过残酷的手段获得了大量财富,但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角贸易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三角贸易的相关知识,了解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具有野蛮性和残酷性。
7.【答案】C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在迪亚士航行的基础上,绕过非洲,到达印度,从而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
A项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归途中发现了好望角,不符合题意;
B项图中C是哥伦布的航线,不符合题意;
C项达·伽马到达印度,开辟了图中B所示航线,符合题意;
D项A是麦哲伦的航线,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准确解读图片材料信息。理解并识记新航路的开辟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达·伽马的航行路线。
8.【答案】B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17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反映的是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证,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英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的史实。因此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的有关知识。要求具备解读题干信息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9.【答案】C
【知识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都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A项都推翻本国封建专制统治不符合美国,不符合题意;
B项都受到外国势力干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都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项革命都具有双重性质只符合美国独立战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等相关史实。
10.【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ABD三项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
C项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和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是对美国独立战争性质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属于历史解释,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区别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的方法。
11.【答案】C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英国、法国、美国3国,时而结盟,时而对抗。1781年, 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投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与国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C符合题意;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
三国目的是争夺霸权,题干未体现,排除B;
英国丧失了海外市场与题意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的独立战争。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国家利益是战争的根源即可作答。该类试题要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分析选项,利用选项验证题干信息。
12.【答案】C
【知识点】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我们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现在是,而且按公理也应该是,独立自由的国家;我们对英国王室效忠的全部义务,我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可得出,英国殖民地联合起来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符合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的参加者的述求。
ABD三项与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
C项北美独立战争的参加者是文中的“我们”所指的对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等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3.【答案】(1)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诉求: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影响: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力冲击了欧洲基督教会的思想控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二“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了近300年之久,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根据“对教会‘地心说’理论造成巨大冲击”、“形成了对教会蒙昧主义的‘上帝创世说’的有力冲击” “对教会蒙昧主义形成有力冲击”和所学知识可知,哥白尼、布鲁诺、但丁的共同诉求是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冲击”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束缚中的人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是封建主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和精神依附的新时代;充分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力冲击了欧洲基督教会的思想控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故答案为:(1)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2)诉求: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影响: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力冲击了欧洲基督教会的思想控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运动等知识。
14.【答案】(1)客观上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造船技术发展,探寻新航路的社会氛围;主观上受到地圆学说的影响,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知识与技能,具有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
(2)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知识点,哥伦布日也是美洲人民的苦难日,所以可以从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方面进行分析,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示例:从全球史的角度,我认为设立哥伦布日是有意义的;理由:因为哥伦布远航成功,刺激了西欧国家和人士竞相开始远航探险,掀起地理大发现的高潮;发现美洲,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客观上促进了世界一体化和文化的相互交流。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根据“少年时,他到葡萄牙学到了许多天文、地理、水文、气象知识,掌握了观测、计算、制图的学问。他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才得到西班牙王后伊莎贝拉的支持。8月3日,哥伦布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出海,直向正西航去。经过70个昼夜的艰苦航行,于10月12日终于到达一块陆地——圣萨尔瓦多(还处于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哥伦布一行乘小艇上岸后,即举行了占有仪式,宣布以国王和女王的名义占有该岛。他们在岛上考察、交易、休整了两天,然后启航去寻找‘黄金和宝石’。此后,他们在古巴、海地没有发现黄金,却发现了玉米、甘薯、烟草等。1493年3月返回西班牙”可知,哥伦布能实现远航并发现美洲的条件有:客观上,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造船技术发展,探寻新航路的社会氛围,寻求黄金的时代需要;主观上,哥伦布受到地圆学说的影响,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知识与技能,志存高远,具有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
(2)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如:
示例1:从全球史的角度,我认为设立哥伦布日是有意义的。
理由:因为哥伦布远航成功,刺激了西欧国家和人士竞相开始远航探险,掀起地理大发现的高潮;发现美洲,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客观上促进了世界一体化和文化的相互交流。
示例2:从社会转型近代化的角度,我认为设立哥伦布日是有意义的。
理由:既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崩溃);也推动了美洲社会的转型,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带到美洲,使美洲缓慢地由原始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
示例3:从阶级斗争史角度看,我认为设立哥伦布日是没有意义的。
理由:哥伦布发现美洲,为西欧国家向新大陆扩张、侵略、征服打开了大门;殖民者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进行政治控制,渗透宗教和文化,毁灭印第安人文明等,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示例4:从社会生活史角度看,我认为设立哥伦布日是有意义的。
理由:哥伦布将美洲的物种玉米、甘薯、烟草等带回欧洲,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故答案为:(1)客观上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造船技术发展,探寻新航路的社会氛围;主观上受到地圆学说的影响,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知识与技能,具有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
(2)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知识点,哥伦布日也是美洲人民的苦难日,所以可以从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方面进行分析,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示例:从全球史的角度,我认为设立哥伦布日是有意义的;理由:因为哥伦布远航成功,刺激了西欧国家和人士竞相开始远航探险,掀起地理大发现的高潮;发现美洲,使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客观上促进了世界一体化和文化的相互交流。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的开辟等知识。
15.【答案】(1)新航路开辟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壮大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这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阶级力量与经济基础。
(2)“两者”的含义:国王和议会;影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从此,分期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选取新航路开辟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两个历史事实进行阐述,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壮大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这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阶级力量与经济基础。
(2)根据材料二“这两者的关系不调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了”,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英国爆发了宫廷政变,詹姆士二世国王和议会的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互相妥协,避免了战争的爆发,没有经过流血牺牲,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史称“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退位,由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执政,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国王的权利被限制,解决了国王和议会关系,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两者”的含义是国王和议会;根据材料“这一次没有用对抗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但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在此后三百年中,英国再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动荡,取得惊人进步”并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从此,分期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故答案为:(1)新航路开辟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壮大和封建制度的解体,这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阶级力量与经济基础。
(2)“两者”的含义:国王和议会;影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从此,分期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开辟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新航路开辟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