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丝竹相和 配套教学设计(3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节:丝竹相和 配套教学设计(3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3:14:2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概述
1、本课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三单元第七节。
2、本节课教学内容除了教科书中的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外,考虑到本土的丝竹乐古老而悠久,富有弘扬与传承价值,所以在这堂课当中融入了乡土民间音乐——泉州南音,进行了教材的重组(包括“拓展与探究”中问题的设置)。
2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让学生能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丝竹乐的不同音乐风格;激发、培养学生对丝竹乐的兴趣及热爱。
2、通过在课堂上一些问题设置的回答及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其相关乐器和音色;初步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及泉州南音的基础知识。
3、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学唱泉州南音的片段以及学会分辨三种丝竹乐。
3学情分析
1、音乐鉴赏课虽然有上了一段时间,但由于学生都是来自于农村,音乐知识贫乏,音乐鉴赏能力不高,所以,在考虑课堂上的知识获得的时候还是采用对比视欣赏来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和引导。
2、通过平时的了解,现在的学生对本土的民间音乐——泉州南音还是非常的陌生,了解得甚少,因此,利用欣赏丝竹乐的这一堂课来让学生们初步的了解“她”,欣赏“她”。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丝竹乐《中花六板》、《娱乐升平》、《直入花园》的听赏。
2、三种丝竹乐流行地区、音乐风格、主要乐器的了解。
教学难点:
学唱泉州南音《直入花园》片段。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
运用多媒体,跟据学生的“听一听、说一说”引入新课。
1、听:先听音乐片段。说:说出乐器名称。
2、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判断前面所了解的乐器属于哪种类别?
3、以竹和丝为主要材料,这一类的音乐称为“丝竹乐”。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加深学生对民族乐器及其音色的印象,为导入新课做好铺垫;为后面环节中问题的回答起了引领作用。
活动2【活动】想着问题听音乐
出示课题、教授新课:《丝竹相和》
1、想着问题视听音乐(问题为:流行地区、音乐风格、主要乐器是什么?)
(1)对比聆听江南丝竹《中花六板》和广东音乐《娱乐升平》。
(2)完成表格中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内容:
(3)广东音乐的特色乐器:高胡
【设计意图】重在体现了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动3【活动】泉州南音
2、教师根据前面两种乐种的归纳,采用启发式的谈话引入“泉州南音”。
(1)师生交流泉州南音的基本知识及主要乐器。
■南音是由曲、指、谱三大部分组成。南音乐器主要有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南嗳、小叫、响盏、四宝等。
■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
■泉州南音2009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南音的传统记谱方法:工ㄨ谱
五个基本谱字:ㄨ、工、六、思、一。
民族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
(2)视听南音《直入花园》,并让学生了解舞台上的宫灯、凉伞、金狮的由来。
(3)学唱南曲《直入花园》片段,并加入伴奏乐器。
(4)完成表格中泉州南音的内容:
【设计意图】以上几个环节重在体现了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着重挖掘乡土教材、弘扬民间音乐、活跃课堂气氛、展现个人魅力。
活动4【练习】课堂作业
聆听三首乐曲片段,判断其所属丝竹乐种。(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泉州南音)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本堂课学过的知识;检查相关教学难点和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
活动5【活动】作业布置
1、在人们的生活中,丝竹乐都有哪些功用?
2、谈谈泉州南音中“御前清客、五少芳贤”的由来。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活动6【活动】教学流程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