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河南专用)
九年级化学
(共25小题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中性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N:14 Na:23 Fe:56 Cl:35.5 Al :27 K:39 Ag:108 Cu:64 Ca:40 Zn:65 S:32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
1.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诗句的描述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立春:今春第一雨,飒飒打窗纱
B.清明: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C.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小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答案】B
【详解】A、今春第一雨,飒飒打窗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缺少下列元素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的是( )
A.Zn B.F
C.I D.Se
【答案】A
【详解】A、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长迟缓、发育不良,选项正确;
B、氟能防治龋齿,缺氟易产生龋齿,选项错误;
C、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选项错误;
D、硒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五月中下旬是河南小麦籽粒灌浆,逐渐成熟的阶段,需追加复合肥。下列物质可作复合肥的是( )
A.KH2PO4 B.Ca3(PO4)2
C.KCl D.CO(NH2)2
【答案】A
【详解】A、KH2PO4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A正确;
B、Ca3(PO4)2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错误;
C、KCl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错误;
D、CO(NH2)2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D错误;
故选:A。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无水硫酸铜用于检验水分的存在
B.氢氧化钠用作炉具清洁剂
C.活性炭用于制糖工业
D.铝粉可用于涂在铁栏杆表面防锈
【答案】C
【详解】A、无水硫酸铜用于检验水分的存在,利用的是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硫酸铜晶体,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用作炉具清洁剂,是利用了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活性炭用于制糖工业,是利用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铝粉用于制作防锈漆,是利用了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对铝起到保护作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金属镓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应用于半导体和光电材料等领域。镓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31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C.镓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D.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答案】D
【详解】A、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镓原子序数为31,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则镓原子的质子数m=31,故A说法正确;
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故B说法正确;
C、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4,则镓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故C说法正确;
D、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镓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6.河南洛阳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牡丹花开时,散发出迷人的芬芳,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质量很小
【答案】B
【详解】能闻到花香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B。
7.下列有关电热蚊香加热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处金属片的主要作用相同 B.覆盖加热可增强灭蚊效果
C.外壳是可熔化的热固性塑料 D.蚊香灭蚊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
【详解】A、金属片1是作为电极,导电的作用,当把电蚊香片的加热器插入插座打开开关后,电流会通过加热器进入加热器内部的金属片2,金属片2由于电流的通过而发热,从而将蚊香片加热,当蚊香片加热到一定温度,蚊香内部的驱蚊成分就会被释放出来达到驱蚊的效果,故两处金属片的作用不同,故A说法错误;
B、电蚊香加热器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和气味,蚊香内部的驱蚊成分就会被释放出来达到驱蚊的效果,因此需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以免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故B说法错误;
C、热固性塑料受热后不变形,电加热器的外壳必须是热固性塑料,不能是热塑性塑料,电加热器加热后温度升高,所以热塑性容易熔化而变形,所以电加热器的外壳是不可熔化的热固性塑料,故C说法错误;
D、点燃蚊香驱赶蚊虫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8.每年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棉被着火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隔绝氧气
B.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前行有序撤离
C.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
D.将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灶台的上方
【答案】A
【详解】A、棉被着火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说法错误;
B、 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故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前行有序撤离,故B说法正确;
C、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以防发生危险,故C说法正确;
D、由于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泄漏时会处于空气的上层,故将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灶台的上方,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9.类比、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酸雨显酸性,则显酸性的雨水一定为酸雨
D.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B
【详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是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A说法错误;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说法正确;
C、酸雨显酸性,但是显酸性的雨水不一定为酸雨,也可能是正常雨水,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故C说法错误;
D、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0.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证明CO2能与H2O发生化学反应
C.说明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详解】A、溶质的种类以及溶剂的种类不同,没有控制唯一变量,故无法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故A错误;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会导致塑料瓶变瘪,不能证明CO2能与H2O发生化学反应,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导致瓶中气压增大,则红墨水左边低,右边高,故C正确;
D、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天平不平衡,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11.下面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A图: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B图:FeCl3催化H2O2溶液的分解
C. C图: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
D. D图: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答案】C
【详解】A、铝比铁活泼,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铝反应速度更快,斜率更大,图像不符,A错误。
B、过氧化氢分解生水和氧气,溶液质量减少,氯化铁质量分数增大,图像不符,B错误。
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纯碱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pH增大;再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pH不变;最后碳酸钠过量,溶液显碱性,pH增大,C正确。
D、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图像不符,D错误。
故选:C。
12.下列鉴别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B.用水鉴别NaCl和NaOH两种固体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答案】D
【详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沦属于合成纤维,灼烧会有特殊气味,可以鉴别,故A方法正确;
B、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会升高,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方法正确;
C、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方法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方法错误;
故选:D。
13.“我爱生活,我爱化学”学习小组发现: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茶氨酸由四个元素组成 B.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6:1
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答案】B
【详解】A、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由化学式可知,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7):(1×14)=6:1,该选项说法正确;
C、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一定,且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4):(16×3):(14×2)=42:7:24:14,碳元素质量比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分子中不含分子,由化学式可知,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和2个氮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14.某含杂质的金属镁样品2.2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gH2,则样品中一定含有的杂质是( )
A.Al B.Fe
C.Cu D.Zn
【答案】A
【详解】
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2.2g的镁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小于0.2g,2.2g的铁或锌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小于0.2g,2.2g的铝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0.2g,所以样品中含有铝,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16分)
1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78%的气体是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答案】(1)N2
(2)Al
【详解】(1)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符号为N2。
(2)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则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符号为Al。
16.中和反应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在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中,利用pH传感器测得pH与所加试剂体积有如图所示的关系。
(1)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分析图像可知,横坐标表示 的体积,滴加该溶液 mL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1)
(2) 盐酸 12
【详解】(1)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图可知,随着该溶液的滴加,原溶液的pH逐渐减小,说明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所以横坐标表示盐酸的体积;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12mL时,溶液的pH=7,说明此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7.“84”消毒液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及家庭卫生消毒,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性质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就迅速分解。“84”消毒液被喷洒到环境中,次氯酸钠与CO2和H2O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一种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4”消毒液应 保存。
【答案】 NaClO+CO2+H2O=NaHCO3+HClO 避光密封
【详解】次氯酸钠与CO2和H2O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一种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盐应为碳酸氢钠,化学方程式为NaClO+CO2+H2O=NaHCO3+HClO。“84”消毒液性质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应避光密封保存。
18.我国拥有丰富的盐湖资源,从中可以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NaCl和KCl,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将30gKC1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
(2)在t2℃时,取等质量的NaCl和KCl固体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后,降温至t1℃,此时两种溶液中溶剂质量较大的是 溶液。
【答案】(1)2:5
(2)氯化钠/NaCl
【详解】(1)由图可知,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则t2℃时,将30gKC1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够溶解20g氯化钾,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20g:50g=2:5,故填2:5。
(2)由图可知,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即t2℃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t2℃时,取等质量的NaCl和KCl固体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后,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大一些,其中溶剂水的质量多一些,降温至t1℃,水的质量不变,所以此时两种溶液中溶剂质量较大的是氯化钠溶液,故填氯化钠或NaCl。
19.小美家里最近正在装修,她发现工人用石灰浆粉刷的墙壁在干燥过程中逐渐变硬。根据所学知识,小美知道墙壁变硬的原理为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了加强自己的实验能力,小美收集了一些粉刷时残留的半干燥粉末带回实验室将其低温烘干,取 10g 烘于后的样品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若反应有气体生成,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mg,则m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Ca(OH)2 + CO2 = CaCO3 ↓+ H2O 0≤m≤4.4
【详解】石灰浆中的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墙壁会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粉末全部为碳酸钙,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
解得x=4.4g
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范围为0≤m≤4.4。
20.ABC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 B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如图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转化为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写出C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和D性质不同的原因 。
【答案】(1)2H2O22H2O+O2↑
(2)2CO+O22CO2
(3)分子构成不同
【详解】 B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为水;A能转化为氧气、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则A为过氧化氢;D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氧气能转化为C、D,C和氧气反应生成D,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则C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
(1)A转化为氧气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用洗涤剂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2)焊接铁制品之前,可用稀盐酸清洗表面的铁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冲走
(2)
【详解】(1)用洗涤剂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随水冲走;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稀盐酸清洗表面的铁锈,即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二氧化氮在室温下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
(1)如图所示,向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发现红棕色消失,请解释原因。
(2)若将上述集气瓶中的木炭换成水,并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红棕色也消失,同时生成硝酸,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原理。
【答案】(1)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红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2)4NO2+2H2O+O2=4HNO3
【详解】(1)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红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所以可观察到红棕色消失;
(2)若将上述集气瓶中的木炭换成水,并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红棕色也消失,同时生成硝酸,即二氧化氮、水和氧气反应生成硝酸,化学方程式为:4NO2+2H2O+O2=4HNO3。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 。
(2)选用装置A、C制取氧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刚开始有气泡产生时不能立即收集,其原因是什么 ?
【答案】(1)长颈漏斗
(2) 一开始排出的是装置中的空气,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②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刚开始有气泡产生时不能立即收集,其原因是:一开始排出的是装置中的空气,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
24.有一包固体物质,含有NaCl、MgSO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除去其中的MgSO4,得到纯净的NaCl,设计如图实验方案。
(1)X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2)将所得滤渣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写出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3)请设计实验证明所得滤液2中除了NaCl之外,还含有哪些溶质?(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答案】(1)碳酸钠/Na2CO3
(2)
(3)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氢氧化钠
【详解】(1)固体中含有氯化钠、硫酸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镁,过滤,除去硫酸钡和氢氧化镁,可除去硫酸镁,故滤液1中含氯化钠和氢氧化钡,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故X溶液的溶质是碳酸钠,过滤,除去碳酸钡,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滤液2中含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加入过量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除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故填:碳酸钠;
(2)将所得滤渣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滤渣中含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钡,硫酸钡和稀盐酸不反应,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可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检验碳酸钠,且将碳酸钠除尽,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可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故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氢氧化钠。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2024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209万辆,同比增长31.8%,整车出口30.7万辆,同比增长23.8%,国产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
(1)某品牌新能源汽车所用电池使用LFP(化学式:LiFePO4)作为正极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FP属于有机化合物
b.LFP中锂元素为+1价,则铁元素为+2价
c.LFP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LFP由锂、铁、磷、氧四个元素组成
(2)新能源汽车为实现“轻量化”,部分外壳采用铝合金,请问不用纯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汽车制造离不开炼钢,用生铁炼钢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生铁和钢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4)在实验室里,用下图装置进行模拟炼铁实验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CO发生装置制得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CO2和H2O)。
①气体通过装置A、B可得到纯净、干燥的CO,则装置B中的试剂名称为 。
②检验装置C中气体产物的实验现象为 。
③装置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装置A溶液中氢氧化钠是否有剩余?请设计实验检验并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
(5)某钢铁厂要冶炼含铁560t的生铁,请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1)b
(2)纯铝的硬度太小,而铝合金的硬度大
(3)含碳量不同
(4) 浓硫酸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2NaOH=Na2CO3+H2O 取实验后装置A中溶液,加入过量(或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氢氧化钠有剩余;反之则氢氧化钠不剩余
(5)1000t
【详解】(1)a、LFP不含有碳元素,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LFP中锂元素为+1价,磷酸根显-3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1)+x+(-3)=0,解得x=+2,故选项说法正确;
c、LFP中锂、铁、磷、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7:56:31:(16×4)=7:56:31:64,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LFP由锂、铁、磷、氧四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新能源汽车为实现“轻量化”,部分外壳采用铝合金,不用纯铝的主要原因是纯铝的硬度太小,而铝合金的硬度大;
(3)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故生铁和钢的最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4)①已知CO发生装置制得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CO2和H2O,由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气体通过装置A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中还有水蒸气,实验中装置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用于干燥一氧化碳,即可得到纯净、干燥的CO;
②检验装置C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装置C中的气体产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装置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装置A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装置A溶液中一定含有生成的碳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检验氢氧化钠是否有剩余,由于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可取实验后装置A中溶液,加入过量(或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碳酸钠(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氢氧化钠有剩余;反之则氢氧化钠不剩余;
(5)解:设赤铁矿的质量为x,
x=1000t
答:需赤铁矿的质量为1000t。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河南专用)
九年级化学
(共25小题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中性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N:14 Na:23 Fe:56 Cl:35.5 Al :27 K:39 Ag:108 Cu:64 Ca:40 Zn:65 S:32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4分)
1.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诗句的描述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立春:今春第一雨,飒飒打窗纱
B.清明: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C.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小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2.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缺少下列元素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的是( )
A.Zn B.F
C.I D.Se
3.五月中下旬是河南小麦籽粒灌浆,逐渐成熟的阶段,需追加复合肥。下列物质可作复合肥的是( )
A.KH2PO4 B.Ca3(PO4)2
C.KCl D.CO(NH2)2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无水硫酸铜用于检验水分的存在
B.氢氧化钠用作炉具清洁剂
C.活性炭用于制糖工业
D.铝粉可用于涂在铁栏杆表面防锈
5.金属镓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应用于半导体和光电材料等领域。镓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31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C.镓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D.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6.河南洛阳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牡丹花开时,散发出迷人的芬芳,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质量很小
7.下列有关电热蚊香加热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处金属片的主要作用相同 B.覆盖加热可增强灭蚊效果
C.外壳是可熔化的热固性塑料 D.蚊香灭蚊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8.每年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棉被着火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隔绝氧气
B.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前行有序撤离
C.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
D.将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灶台的上方
9.类比、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酸雨显酸性,则显酸性的雨水一定为酸雨
D.中和反应会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0.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证明CO2能与H2O发生化学反应
C.说明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1.下面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A图: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B图:FeCl3催化H2O2溶液的分解
C. C图: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
D. D图: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12.下列鉴别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B.用水鉴别NaCl和NaOH两种固体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13.“我爱生活,我爱化学”学习小组发现: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茶氨酸由四个元素组成 B.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6:1
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14.某含杂质的金属镁样品2.2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gH2,则样品中一定含有的杂质是( )
A.Al B.Fe
C.Cu D.Zn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16分)
1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78%的气体是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16.中和反应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在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中,利用pH传感器测得pH与所加试剂体积有如图所示的关系。
(1)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分析图像可知,横坐标表示 的体积,滴加该溶液 mL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17.“84”消毒液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及家庭卫生消毒,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性质不稳定,见光或受热就迅速分解。“84”消毒液被喷洒到环境中,次氯酸钠与CO2和H2O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一种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4”消毒液应 保存。
18.我国拥有丰富的盐湖资源,从中可以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NaCl和KCl,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2℃时,将30gKC1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
(2)在t2℃时,取等质量的NaCl和KCl固体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后,降温至t1℃,此时两种溶液中溶剂质量较大的是 溶液。
19.小美家里最近正在装修,她发现工人用石灰浆粉刷的墙壁在干燥过程中逐渐变硬。根据所学知识,小美知道墙壁变硬的原理为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了加强自己的实验能力,小美收集了一些粉刷时残留的半干燥粉末带回实验室将其低温烘干,取 10g 烘于后的样品粉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若反应有气体生成,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mg,则m的取值范围是 。
20.ABC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 B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如图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转化为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写出C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和D性质不同的原因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用洗涤剂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2)焊接铁制品之前,可用稀盐酸清洗表面的铁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二氧化氮在室温下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
(1)如图所示,向盛有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发现红棕色消失,请解释原因。
(2)若将上述集气瓶中的木炭换成水,并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红棕色也消失,同时生成硝酸,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原理。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 。
(2)选用装置A、C制取氧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刚开始有气泡产生时不能立即收集,其原因是什么 ?
24.有一包固体物质,含有NaCl、MgSO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除去其中的MgSO4,得到纯净的NaCl,设计如图实验方案。
(1)X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2)将所得滤渣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写出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3)请设计实验证明所得滤液2中除了NaCl之外,还含有哪些溶质?(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2024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209万辆,同比增长31.8%,整车出口30.7万辆,同比增长23.8%,国产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快车道。
(1)某品牌新能源汽车所用电池使用LFP(化学式:LiFePO4)作为正极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FP属于有机化合物
b.LFP中锂元素为+1价,则铁元素为+2价
c.LFP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LFP由锂、铁、磷、氧四个元素组成
(2)新能源汽车为实现“轻量化”,部分外壳采用铝合金,请问不用纯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汽车制造离不开炼钢,用生铁炼钢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生铁和钢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4)在实验室里,用下图装置进行模拟炼铁实验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CO发生装置制得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CO2和H2O)。
①气体通过装置A、B可得到纯净、干燥的CO,则装置B中的试剂名称为 。
②检验装置C中气体产物的实验现象为 。
③装置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装置A溶液中氢氧化钠是否有剩余?请设计实验检验并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
(5)某钢铁厂要冶炼含铁560t的生铁,请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理论上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是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