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湖北·省统考卷)
九年级化学
(共20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Na-23 Cl-35.5 S-32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8分)
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特产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制作腊肉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B.米酿造水酒的发酵过程
C.制作白辣椒时将辣椒晒干 D.制作豆腐时用纱布滤浆
规范实验操作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闻气体
C.测定溶液pH D.移走蒸发皿
3.2024年6月16日为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今年活动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A.烟花棒燃放结束,要确认无火星后再离开
B.发现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打开抽油烟机
C.乘坐飞机、高铁时,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D.地下煤矿要保持通风,降低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浓度
4.碳酸钙是大理石主要成分,其还可用作补钙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Ca2+表示两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B.碳酸钙中含两种非金属元素
C.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表示碳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
5.锶被誉为人体骨骼中的钢筋 ,锶水对便秘 、肠胃疾病、 口腔溃疡 、龋齿、腰腿痛、风湿 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有减轻和消除疗效。如图为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 中锶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87.62
B.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
C.锶原子的质子数是 38
D.锶原子不稳定 ,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 Sr2-
6.下列劳动事例的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劳动事例 解释
A 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高楼火灾 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环保工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熟石灰能中和酸性物质
C 农民给庄稼施用化肥 化肥能提供庄稼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产量
D 油漆工给篮球架刷漆 将钢铁与水、氧气隔离,防止其生锈
7.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微粒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化钠分子
B.结构观:H2O和H2O2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能量观:氢氧化钠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D.守恒观:1g氢气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水
8.下图是关于水的两个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实验可证明水的组成
B.图甲中b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利用图乙方法可将硬水软化
D.图乙中活性炭的作用是过滤、吸附
9.《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炉甘石(主要含ZnCO3)冶炼锌的方法:“每炉甘石十觴,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云。"冶炼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ZnCO3+2CZn+3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风箱向炉内鼓入空气,可使煤的燃烧更充分
B.“冷定毁罐取出”的目的是防止锌在较高温度下再次被氧化
C.冶炼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合金
10.2023 年 9 月 23 日 ,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燃料创新使用零碳甲醇(CH3OH) 燃料 ,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 CO2 和 H2 转化为甲醇(CH3OH)和 X ,该反应的微 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 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B.参加反应的 CO2 和 H2 两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 ∶3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D.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1.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纯碱溶液与烧碱溶液 滴加稀盐酸
B 鉴别固体和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区分腈纶、羊毛线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D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12.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研究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下图为碳元素的部分“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为“混合物” B.X点对应的物质只有一种
C.Y点对应的物质为CO2 D.CO可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
13.科学贵在创新 , 以下是对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 ,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B C D
改 进 后 实 验
目 的 防止燃烧产物污 染空气 防止尾气对大气 的污染 不用酒精灯点燃 , 使测定结果更精确 方便比较气泡产生的 速率 ,节约药品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7小题,共32分)
14.(4分)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已成功开展系泊试验,航空母舰和舰载机的建造涉及金属冶炼,材料性能、生活医疗等诸多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航母舰载机的铝合金、玻璃钢、碳纤维等,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2)为防止患坏血病,远洋训练官兵在饮食中需要补充 (填一种营养素)。
(3)多级闪急蒸馏是海水淡化方法之一,通过对多级蒸发室不断减小压强, (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沸点,使海水不断气化、冷凝,最终得到蒸馏水。
(4)建造航空母舰需要大量的钢材。高炉炼铁中还原赤铁矿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4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可燃冰外观似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可燃冰燃烧值高、污染小,且储量丰富(如下图),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
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开采可燃冰的关键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可燃冰的开采方法主要有四种:①热激发法:对可燃冰加热,使温度超过可燃冰的平衡温度,从而分解为水和天然气;②减压法:降低压力促使可燃冰分解;③化学试剂注入法:向矿层注入化学试剂,破坏其平衡条件促使分解;④二氧化碳置换法:注入二氧化碳以置换可燃冰中的甲烷,触发甲烷扩散。
(1)当今世界能源储量最丰富的是 。
(2)可燃冰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我国研发冷冻取样、高温脉冲加热的“冷钻热采”可燃冰开采技术,属于文中开采方法中的 。
(4)写出可燃冰中的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6.(6分)火星探测器发回的信息表明,火星上存在羟基氧化铁(FeOOH),工业上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2O3)制备FeOOH主要流程如下,已知:Fe2(SO4)3+Fe=3FeSO4。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酸溶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3)FeOOH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4)沉淀时发生的反应为2FeSO4+H2O2+2X=2FeOOH↓+2H2SO4,X的化学式为 。
(5)沉淀时会有部分FeOOH与FeSO4反应生成FeSO4和一种常见的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17.(4分)纵观古今,引火方式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Ⅰ、古籍中的引火方法
(1)东汉郑玄《礼记注》:“木燧,钻火也”。“钻木取火”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Ⅱ、近代的点火方式
1823年德贝莱纳发现氢气遇到金属铂会起火,据此原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打火机,其结构如图I所示。使用时,将顶盖上的开关打开,在铂(Pt)的催化作用下,从内筒中冲出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关闭开关,喷嘴被堵住,氢气不再产生,火焰熄灭。用数字传感器测得内简里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2)图1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2中a点在打火机中对应的操作是 (填“打开”或“关闭”)开关。
Ⅲ、现代的点火方式
(4)如图3电子脉冲点火器是利用脉冲原理产生连续性瞬间电火花来点燃各种可燃气体,写出一个生活中利用电子脉冲点火器的点火应用设备: 。
18.(4分)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谈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通常选抒装置B制取氧气,其突出优点是 ,装置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装置C做硫在氯气里燃烧实验,集气瓶里预留少量水的作用是 。
19.(6分)松花蛋也叫皮蛋,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化学社团以“皮蛋制作”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配制皮蛋粉
社团成员将“石灰”、纯碱和食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皮蛋粉。
【提出问题】配料中所用“石灰”是生石灰还是熟石灰?
你的区分方法是: ,可知配料中的“石灰”为生石灰。
(2)浸鲜蛋
向配制的皮蛋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称为浸出液,将新鲜鸭蛋放入其中浸泡即可。
①皮蛋粉中加水时,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戴上胶皮手套。分析上述过程,浸出液中一定含有会腐蚀皮肤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③浸出液中还含有哪些溶质?社团成员进行了如下探究:
I. 取浸出液加入试管,然后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II. 取浸出液加入试管,加入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综合分析,确定皮蛋浸出液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
(3)品皮蛋
制作过程中,碱液会渗入皮蛋使之略带涩味。食用时可以蘸少量食醋去除涩味,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此反应实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再列举一例 。
20.(4分)“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著名制碱专家侯德榜做出的杰出贡献,原理可表示为:NH3+NaCl+NaHCO3=NH4Cl+Na2CO3,其最大的优点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
(1)氨气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至0.1%)
(2)用117 t NaCl(其利用率在96%以上)制碱,至少能生成的Na2CO3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湖北·省统考卷)
九年级化学
(共20小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Fe-56 Na-23 Cl-35.5 S-32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8分)
一、选择题(共13个题,共18分。1-8题,每题1分;9-13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特产制作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制作腊肉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B.米酿造水酒的发酵过程
C.制作白辣椒时将辣椒晒干 D.制作豆腐时用纱布滤浆
【答案】B
【详解】A、制作腊肉时将成品切块包装,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米酿造水酒的发酵过程,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制作白辣椒时将辣椒晒干,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制作豆腐时用纱布滤浆,只是将豆腐与滤浆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规范实验操作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读取液体体积 B.闻气体
C.测定溶液pH D.移走蒸发皿
【答案】B
【详解】A、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扇闻,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不能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选项正确;
C、测定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比,不能将pH试纸浸入到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选项错误;
D、不能用手去拿正在加热的蒸发皿,防止烫伤,应用坩埚钳夹取,选项错误;
故选B。
3.2024年6月16日为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今年活动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A.烟花棒燃放结束,要确认无火星后再离开
B.发现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打开抽油烟机
C.乘坐飞机、高铁时,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D.地下煤矿要保持通风,降低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浓度
【答案】B
【详解】A、烟花棒燃放结束,要确认无火星后再离开,以防发生火灾,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发现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关闭燃气阀门,但不能打开抽油烟机,以防产生电火花发生爆炸,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乘坐飞机、高铁时,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以防发生危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地下煤矿要保持通风,降低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浓度,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碳酸钙是大理石主要成分,其还可用作补钙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Ca2+表示两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B.碳酸钙中含两种非金属元素
C.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表示碳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
【答案】A
【详解】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Ca2+表示两个钙离子,说法错误;
B、碳酸钙是由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其中钙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则碳酸钙中含两种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C、碳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核外电子排布依次为2、4,故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说法正确;
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表示碳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说法正确。
故选A。
5.锶被誉为人体骨骼中的钢筋 ,锶水对便秘 、肠胃疾病、 口腔溃疡 、龋齿、腰腿痛、风湿 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有减轻和消除疗效。如图为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 中锶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87.62
B.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
C.锶原子的质子数是 38
D.锶原子不稳定 ,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 Sr2-
【答案】D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锶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根据原子的电子层数=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可知,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8,表示原子序数为38,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可知,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38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锶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不稳定 ,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形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 Sr2+,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6.下列劳动事例的相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劳动事例 解释
A 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高楼火灾 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环保工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 熟石灰能中和酸性物质
C 农民给庄稼施用化肥 化肥能提供庄稼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产量
D 油漆工给篮球架刷漆 将钢铁与水、氧气隔离,防止其生锈
【答案】A
【详解】A、消防员用高压水枪扑灭火灾,其原理是水汽化吸热,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着火点不能被降低,说法错误;
B、环保工用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是因为熟石灰(氢氧化钙)属于碱具有碱性,能与酸性废水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说法正确;
C、化肥中含有庄稼所需的N、P、K等营养元素,故农民给庄稼施用化肥,化肥能提供庄稼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产量,说法正确;
D、钢铁生锈是因为钢铁与水、氧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故油漆工给篮球架刷漆,将钢铁与水、氧气隔离,防止其生锈,说法正确;
故选A。
7.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微粒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化钠分子
B.结构观:H2O和H2O2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能量观:氢氧化钠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D.守恒观:1g氢气与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2g水
【答案】B
【详解】A、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离子和钠离子,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正确;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错误;
D、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则1g氢气与1g氧气充分反应,1g氧气最多能和0.125g氢气反应,氢气有剩余,生成水的质量为1g+0.125g=1.125g,错误。
故选B。
8.下图是关于水的两个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实验可证明水的组成
B.图甲中b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利用图乙方法可将硬水软化
D.图乙中活性炭的作用是过滤、吸附
【答案】C
【详解】A、电解水时,水分解生成氢气与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B、电解水时,连接电源正极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由图可知,b管连接电源的正极,则图甲中b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选项正确;
C、水通过图乙中的装置后,能够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软化,选项错误;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则图乙中活性炭的作用是过滤、吸附,选项正确;
故选C。
9.《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炉甘石(主要含ZnCO3)冶炼锌的方法:“每炉甘石十觴,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云。"冶炼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ZnCO3+2CZn+3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风箱向炉内鼓入空气,可使煤的燃烧更充分
B.“冷定毁罐取出”的目的是防止锌在较高温度下再次被氧化
C.冶炼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合金
【答案】D
【详解】A、用风箱向炉内鼓入空气,能够增大炉内氧气的浓度,可使煤的燃烧更充分,选项正确;
B、“冷定毁罐取出”的目的是防止锌在较高温度下与氧气反应再次被氧化,选项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冶炼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选项正确;
D、炉甘石的成分是碳酸锌,煤炭饼的成分是碳,均不含铅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倭铅中不含铅元素,选项错误,故选D。
10.2023 年 9 月 23 日 ,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燃料创新使用零碳甲醇(CH3OH) 燃料 ,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 CO2 和 H2 转化为甲醇(CH3OH)和 X ,该反应的微 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 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B.参加反应的 CO2 和 H2 两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 ∶3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D.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前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6个,反应后已有碳原子1个,氧原子1个,氢原子4个,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每个X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X的分子是水分子,水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CO2+3H2 CH3OH+H2O,因此参加反应的CO2和H2两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3,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该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反应物中氢气属于单质,氢元素化合价为零,CH3OH、H2O都属于化合物,其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不为零,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纯碱溶液与烧碱溶液 滴加稀盐酸
B 鉴别固体和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区分腈纶、羊毛线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D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答案】D
【详解】A、加入稀盐酸,能够产生气泡的是纯碱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烧碱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加熟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硫酸铵,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点燃,能够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另一种是腈纶,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加入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12.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研究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下图为碳元素的部分“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为“混合物” B.X点对应的物质只有一种
C.Y点对应的物质为CO2 D.CO可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
【答案】C
【详解】A、M对应的物质有CO,CO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M为氧化物,故A说法错误;
B、X点对应的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可能是石墨或金刚石等,所以X点对应的物质不只有一种,故B说法错误;
C、Y点对应的物质中含有+4价碳元素的氧化物,氧元素在化合物中显示-2价,故Y点对应的物质为CO2,故C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3.科学贵在创新 , 以下是对部分化学实验的改进 ,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B C D
改 进 后 实 验
目 的 防止燃烧产物污 染空气 防止尾气对大气 的污染 不用酒精灯点燃 , 使测定结果更精确 方便比较气泡产生的 速率 ,节约药品
【答案】B
【详解】A、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可以被被气球收集,可防止污染空气,故A能达到目的;
B、一氧化碳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但是一氧化碳不和碱液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吸收一氧化碳,故B不能达到目的;
C、不用酒精灯点燃就不需要打开橡皮塞,所以瓶中的空气没有与外界流通,可使测定结果更精确,故C能达到目的;
D、实验中使用Y形管,方便比较气泡产生的速率,可以节约药品,故D能达到目的;
故选: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7小题,共32分)
14.(4分)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已成功开展系泊试验,航空母舰和舰载机的建造涉及金属冶炼,材料性能、生活医疗等诸多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航母舰载机的铝合金、玻璃钢、碳纤维等,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2)为防止患坏血病,远洋训练官兵在饮食中需要补充 (填一种营养素)。
(3)多级闪急蒸馏是海水淡化方法之一,通过对多级蒸发室不断减小压强, (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沸点,使海水不断气化、冷凝,最终得到蒸馏水。
(4)建造航空母舰需要大量的钢材。高炉炼铁中还原赤铁矿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铝合金
(2)维生素C
(3)降低
(4)
【详解】(1)金属材料包括合金和纯金属,故铝合金、玻璃钢、碳纤维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铝合金;
(2)为防止患坏血病,远洋训练官兵在饮食中需要补充维生素C;
(3)多级闪急蒸馏是海水淡化方法之一,通过对多级蒸发室不断减小压强,降低水的沸点,使海水不断气化、冷凝,最终得到蒸馏水;
(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高炉炼铁中还原赤铁矿的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15.(4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可燃冰外观似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可燃冰燃烧值高、污染小,且储量丰富(如下图),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
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开采可燃冰的关键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可燃冰的开采方法主要有四种:①热激发法:对可燃冰加热,使温度超过可燃冰的平衡温度,从而分解为水和天然气;②减压法:降低压力促使可燃冰分解;③化学试剂注入法:向矿层注入化学试剂,破坏其平衡条件促使分解;④二氧化碳置换法:注入二氧化碳以置换可燃冰中的甲烷,触发甲烷扩散。
(1)当今世界能源储量最丰富的是 。
(2)可燃冰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我国研发冷冻取样、高温脉冲加热的“冷钻热采”可燃冰开采技术,属于文中开采方法中的 。
(4)写出可燃冰中的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可燃冰
(2)不可再生
(3)热激发法
(4)
【详解】(1)根据当今世界能源储量对比图可知,当今世界能源储量最丰富的是可燃冰;
(2)可燃冰是生物遗体在海底经过亿万年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3)我国研发冷冻取样,高温脉冲加热的“冷钻热采”可燃冰技术,可以通过高温脉冲给可燃冰加热,使温度超过可燃冰的平衡温度,从而分解为水和天然气,故属于开采方法中的热激发法;
(4)在点燃条件下,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6分)火星探测器发回的信息表明,火星上存在羟基氧化铁(FeOOH),工业上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2O3)制备FeOOH主要流程如下,已知:Fe2(SO4)3+Fe=3FeSO4。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酸溶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3)FeOOH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4)沉淀时发生的反应为2FeSO4+H2O2+2X=2FeOOH↓+2H2SO4,X的化学式为 。
(5)沉淀时会有部分FeOOH与FeSO4反应生成FeSO4和一种常见的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答案】(1)引流
(2)FeSO4、H2SO4
(3)+3
(4)H2O
(5)2FeOOH+FeSO4=Fe3O4+H2SO4
(6)硫酸/H2SO4
【详解】(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铁屑中的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与水,硫酸铁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与氢气,该过程加入了足量稀硫酸,故酸溶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硫酸亚铁,其化学式为:H2SO4、FeSO4;
(3)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FeOOH中氧元素为-2价,氢元素为+1价,故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都不变,反应物中原子有:2个铁原子、2个硫原子、2个氢原子、10个氧原子,2个X分子,生成物中原子有:2个铁原子、2个硫原子、6个氢原子、12个氧原子,故每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故X为水,其化学式为:H2O;
(5)沉淀时会有部分FeOOH与FeSO4反应生成Fe3O4和一种常见的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酸应为硫酸,故羟基氧化铁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硫酸,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OH+FeSO4=Fe3O4+H2SO4;
(6)由(5)问解析可知,沉淀时会有硫酸生成,而流程图中,酸溶时用的是稀硫酸,故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为硫酸。
17.(4分)纵观古今,引火方式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Ⅰ、古籍中的引火方法
(1)东汉郑玄《礼记注》:“木燧,钻火也”。“钻木取火”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Ⅱ、近代的点火方式
1823年德贝莱纳发现氢气遇到金属铂会起火,据此原理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打火机,其结构如图I所示。使用时,将顶盖上的开关打开,在铂(Pt)的催化作用下,从内筒中冲出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关闭开关,喷嘴被堵住,氢气不再产生,火焰熄灭。用数字传感器测得内简里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2)图1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2中a点在打火机中对应的操作是 (填“打开”或“关闭”)开关。
Ⅲ、现代的点火方式
(4)如图3电子脉冲点火器是利用脉冲原理产生连续性瞬间电火花来点燃各种可燃气体,写出一个生活中利用电子脉冲点火器的点火应用设备: 。
【答案】(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
(3)关闭
(4)家用燃气灶的电子点火器
【详解】(1)“钻木取火”中的木头是可燃物,通过摩擦生热起火,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氢气与氧气反应,燃烧产生水,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图2,a点到b点压强增大,说明有气体产生并排不出去,使锌片与稀硫酸脱离,反应停止,故a点为关闭开关;
(4)生活中利用电子脉冲点火器的点火应用设备有:家用燃气灶的电子点火器。
18.(4分)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谈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通常选抒装置B制取氧气,其突出优点是 ,装置内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装置C做硫在氯气里燃烧实验,集气瓶里预留少量水的作用是 。
【答案】(1)酒精灯
(2) 控制反应的速率
(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B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实验室通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故集气瓶中要留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19.(6分)松花蛋也叫皮蛋,是人们喜爱的食品。化学社团以“皮蛋制作”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配制皮蛋粉
社团成员将“石灰”、纯碱和食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皮蛋粉。
【提出问题】配料中所用“石灰”是生石灰还是熟石灰?
你的区分方法是: ,可知配料中的“石灰”为生石灰。
(2)浸鲜蛋
向配制的皮蛋粉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称为浸出液,将新鲜鸭蛋放入其中浸泡即可。
①皮蛋粉中加水时,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戴上胶皮手套。分析上述过程,浸出液中一定含有会腐蚀皮肤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③浸出液中还含有哪些溶质?社团成员进行了如下探究:
I. 取浸出液加入试管,然后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II. 取浸出液加入试管,加入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综合分析,确定皮蛋浸出液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
(3)品皮蛋
制作过程中,碱液会渗入皮蛋使之略带涩味。食用时可以蘸少量食醋去除涩味,该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此反应实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再列举一例 。
【答案】(1)取适量固体样品加入水中,放出大量的热
(2) NaOH NaOH、Ca(OH)2、NaCl
(3)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详解】(1)相同条件下,生石灰、熟石灰与水混合后均能放出热量,但放出热量不同,故区分配料中所用“石灰”是生石灰还是熟石灰,可取适量固体样品加入水中,放出大量的热,说明配料中所用“石灰”是生石灰;
(2)①皮蛋粉是生石灰、纯碱和食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则皮蛋粉中加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故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戴上胶皮手套,是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故浸出液中一定含有会腐蚀皮肤的物质是NaOH;
③社团成员对浸出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I. 取浸出液加入试管,然后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浸出液中不含碳酸钠;II. 取浸出液加入试管,加入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浸出液中含有氢氧化钙;皮蛋粉中食盐不参与反应,故综合分析,确定皮蛋浸出液中的溶质有NaOH、Ca(OH)2、NaCl;
(3)制作过程中,碱液会渗入皮蛋使之略带涩味,食用时可以蘸少量食醋去除涩味,该化学反应是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其微观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此反应实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如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20.(4分)“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著名制碱专家侯德榜做出的杰出贡献,原理可表示为:NH3+NaCl+NaHCO3=NH4Cl+Na2CO3,其最大的优点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
(1)氨气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至0.1%)
(2)用117 t NaCl(其利用率在96%以上)制碱,至少能生成的Na2CO3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82.4% (2)203.52t
【详解】(1)氨气中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2)解:设至少能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x,
x=203.52t
答:用117 t NaCl(其利用率在96%以上)制碱,至少能生成的Na2CO3质量是203.52t。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