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中考·临门一脚】2024年中考化学猜想卷A(安徽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决胜中考·临门一脚】2024年中考化学猜想卷A(安徽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6-06 23:49:4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A(安徽专用)
九年级化学
(本卷共17小题,满分40分,考试用时4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Zn-65 Na-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合肥是我家,“创卫”(“创卫”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靠大家。对于“创卫”我们应该( )
A.推广使用一次性碗筷 B.教室走廊照明灯保持长亮
C.教科书循环使用 D.垃圾分类投放并露天焚烧
【答案】C
【解析】A、使用一次性碗筷,不利于环境保护,浪费资源。不应提倡。A不符合题意;
B、教室走廊照明灯保持长亮,浪费电能,不应提倡。B、不符合题意;
C、教科书循环使用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值得提倡。C符合题意;
D、垃圾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不利于环境保护。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2.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钙钛矿量子点广泛应用于发光显示、能量转换等领域,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钛的元素符号为Ti B.钛属于金属元素
C.钛的原子序数为22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答案】D
【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钛的元素符号为Ti,说法正确;B、钛元素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C、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中左上角数字是原子序数,故钛的原子序数为22,说法正确;D、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一般不写,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说法错误。故选D。
3.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溶解固体 B.稀释浓硫酸
C.搅拌溶液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答案】B
【解析】A、量筒是用来定量量取液体药品的,不能用于溶解,选项错误;
B、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选项正确;
C、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少量液体,不能用于搅拌,选项错误;
D、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选项错误。
故选B。
4.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下列营养观念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B.霉变的大米加热到300摄氏度以上,即可食用
C.缺锌会导致青少年发育不良
D.油脂是人体供能物质之一
【答案】B
【解析】A、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说法正确;
B、霉变的大米加热到300摄氏度以上,也不可食用,有毒,说法错误;
C、缺锌会导致青少年发育不良,智力低下,说法正确;
D、蛋白质、糖类、油脂都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说法正确。
故选B。
5.利用催化剂可消除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甲的化学式为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反应物甲完全燃烧只生成丙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物甲的化学式为CH2O,故A说法错误;
B、由图可知,甲醛分子和氧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故B说法错误;
C、由图可知,反应物甲的化学式为CH2O,甲物质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反应物甲完全燃烧生成丙(二氧化碳)和丁(水),故C说法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6.“天水麻辣烫”火遍全网,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品尝美味,而其中最诱人的就是油泼辣椒了。辣椒富含多种维生素外,辣椒素是辣椒中的主要化学物质,其化学式为C18H27NO3.下列有关辣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辣椒素中含有臭氧分子 B.辣椒素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1:3
C.辣椒素属于氧化物 D.辣椒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答案】D
【解析】A、辣椒素是由辣椒素分子构成,不含臭氧分子,说法不正确;
B、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的比,所以辣椒素中氮、氧元素质量比=14:(16×3)=7:24,说法不正确;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辣椒素(C18H27NO3 )中含有四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说法不正确;
D、由辣椒素化学式C18H27NO3可知,辣椒素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故选D。
7.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活性炭 吸附性 自来水厂用于净化水
B 二氧化碳 不可燃不助燃 灭火
C 洗涤剂 有乳化作用 厨房中用去除油污
D 浓硫酸 强腐蚀性 实验室用作干燥剂
【答案】D
【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自来水厂净水时,可用于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可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
C、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除去厨房中的油污,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符合题意;
故选D。
8.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需要氧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有大量泡沫说明这是软水
C.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充有稀有气体的霓虹灯通电可以发光,说明稀有气体通电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B
【解析】A、燃烧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而不是具有可燃性,该选项说法错误;
B、硬水和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泡沫较多、浮渣较少为软水,反之为硬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错误;
D、充有稀有气体的霓虹灯通电可以发光,利用的是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不能说明稀有气体通电发生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9.如图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饱和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
C.时,和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与相比,更适合通过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得到
【答案】C
【解析】A、选项中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A说法错误;
B、由图可知,0~70℃时,硫酸锌的溶解度随温温度升高而增大,70℃~100℃时,硫酸锌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ZnSO4 饱和溶液降温,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B说法错误;
C、20℃ 时, NH4Cl 和 NaCl 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二者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C说法正确;
D、与 NH4Cl 相比,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更适合通过饱和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
B 鉴别和固体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除去中的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除去固体中少量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答案】B
【解析】A、乙醇燃烧有氧气的参与,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是来自氧气。A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NH4)2SO4加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KNO3与熟石灰不反应。B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C、H2和CO都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但除去了CO,也除去了氢气,不符合除杂原则。C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由于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所以除去KNO3固体中少量NaCl,可以将混合物加水溶解制成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然后降温结晶。D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11.类比、迁移和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因此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C.酸的溶液显酸性,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无毒,说法错误;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还有质子、电子等,说法错误;
C、酸的溶液显酸性,但显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例如硫酸铜溶液显酸性,属于盐溶液,说法错误;
D、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相同,说法正确。
故选D。
12.某化学实验室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中和反应的过程,图甲是实验装置,图乙是测得的温度和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B.50s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C.在0~75s时pH变化不大,说明盐酸有剩余
D.温度最高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答案】B
【解析】A、由图像乙可知,初始溶液pH>7,显碱性,故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是稀盐酸,A错误;
B、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50s时,溶液的pH>7,显碱性,氢氧化钠未反应完,故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B正确;
C、在0~75s时pH变化不大,但溶液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有剩余,C错误;
D、温度最高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D错误。
故选B。
二、科普阅读题
13.(5分)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白酒由高粱、小麦等谷物为原料发酵而成,主要成分就是乙醇白酒的“度数”是指室温下白酒中酒精的体积分数。“53度”表示100mL的酒中有53mL酒精。白酒讲究的“口感醇厚”,可以用“粘度”来衡量,粘度越大口感越醇厚。酒精度数与粘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也是乙醇,还含有醚、醛等成分,不能饮用,但可杀菌消毒。图2为不同浓度酒精杀灭病菌所需时间。
(1)用粮食发酵酿酒属于 氧化(选填“剧烈”或“缓慢”)。
(2)医用酒精为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依据图2解释生活中一般选75%的酒精进行消毒的原因是 。
(4)酒精还可以做燃料,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乙醇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
B.青少年饮酒有害健康
C.48度的白酒中乙醇质量分数为48%
D.白酒的度数越大,粘度越大
【答案】(1)缓慢
(2)混合物
(3)能在较短时间杀死病毒
(4)C2H5OH+3O22CO2+3H2O
(5)AB
【解析】(1)粮食发酵酿酒是粮食和氧气发生的缓慢、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故填:缓慢;
(2)医用酒精是水和乙醇的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3)依据图 2知,当酒精的浓度为 75%时,病毒的致死时间最短,即能在较短时间杀死病毒,所以生活中一般选75%的酒精进行消毒,故填:能在较短时间杀死病毒;
(4)酒精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故填:;
(5)A、分子间有间隔,液体间隔小,气体间隔大,乙醇汽化时,分子的间隔变大 ,故A正确;
B、青少年饮酒会损害肝功能,有害健康,故B正确;
C、白酒的“度数”是指室温下白酒中酒精的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故48 度白酒,是指该白酒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为 48%,故C错误;
D、当白酒的度数在时,白酒的度数越大,粘度越大;当白酒的度数>55.9℃时,白酒的度数越大,粘度越小,故C错误。
故选:AB。
三、实验题
14.(5分)实验室中常用如下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制取并收集的二氧化碳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F装置收集CO2时,检验收集满的方是 。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和醋酸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应该从上图A~E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上图字母)。
【答案】(1)长颈漏斗
(2) BC
(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口,若熄灭,则集满
(4)AD或AE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所以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装置组合为BC;
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应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利用F装置收集时应长进短出,故气体从a口进入,将空气从b口排出,利用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口,若熄灭,则集满;
(4)实验室常用加热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和醋酸钠固体制取甲烷气,应选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既可采用排水法收集又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收集,故装置组合为AD或AE。
四、流程题
15.(5分)从废旧电子产品中提炼贵重金属(金、铂),并得到硫酸铜溶液。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图中“操作”的名称是 。
(2)写出步骤①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废旧电子产品中的铝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因为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铝有较强抗腐蚀性原因是 。
(4)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未知物质X的化学式是 。
【答案】(1)过滤
(2) / 置换反应
(3)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铝被腐蚀
(4)H2O
【解析】(1)图中操作是使固体和液体分离,符合过滤操作的原理,故填写:过滤。
(2)①中稀硫酸和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故填写:或;
它们都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写:置换反应。
(3)铝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铝继续被腐蚀,故填写: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铝被腐蚀。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反应可知:在反应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分别为:Cu→2个,S→2个,O→10个,H→4个,反应后不包括物质X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分别为:Cu→2个,S→2个,O→8个,H→0个,所以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得:X中含有1个O、2个H,所以X的化学式为H2O,故填:H2O。
五、科学探究题
16.(8分)2023年12月25日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元旦春节期间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的倡议书》,倡议全省广大居民朋友,2024年“两节”期间自觉遵守所在地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规定,主动不燃放烟花爆竹,共同维护美好环境。
【查阅资料】
①烟花爆竹的燃放会释放大量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物质。
②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与水或者碱液发生反应时元素化合价不变。
③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
④H2SO3、Na2SO3两种含硫化合物,其中硫元素均为+4价
⑤H2SO3不稳定,易分解;可被空气氧化成硫酸
【任务一】了解空气污染物
(1)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硫,使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标,下列现象与其有关的是 。
A.海平面上升 B.两极冰川融化
C.酸雨 D.极端天气频发
【任务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为探究二氧化硫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小明同学利用图1装置,注入水后,并将三颈烧瓶置于热水浴中。测定实验过程中压强变化,pH变化采集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2、图3)。
(2)据图2、3分析,能说明二氧化硫与水确实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
(3)图2中bc段气压增大的原因是 ;写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
【任务三】变废为宝,发掘价值
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可通过两种方法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4)可减少向大气中过量排放二氧化硫,小华给出一条合理建议: 。
(5)可加强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硫,若选择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吸收剂,与SO2反应生成 。
【任务四】拓展探究
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用溶解氧传感器监测SO2水溶液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
(6)随反应进行,溶液pH值逐渐降低的原因 。
(7)写出SO2水溶液被氧化成硫酸的反应方程式 。
【答案】(1)C
(2)图2中气体体积减小,图3中液体pH减小变为酸性
(3) 热浴过程中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二氧化硫析出 SO2+H2O=H2SO3
(4)使用脱硫煤
(5)亚硫酸钠和水
(6)实验过程中有硫酸生成,酸性逐渐增强
(7)SO2+H2O+O2=H2SO4
【解析】(1)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标,会造成酸雨;
故选C;
(2)图2中气体体积减小,图3中液体pH减小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说明二氧化硫与水发生了发应;
(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热浴过程中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二氧化硫析出,造成压强升高;(或温度升高亚硫酸分解成了二氧化硫和水)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方程式为:;
(4)二氧化硫增多主要是含硫煤的燃烧造成的,因此日常用煤要先脱硫处理;
(5)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6)实验过程中出SO2水溶液被氧化成硫酸,酸性逐渐增强,所以pH减小;
(7)SO2水溶液被氧化成硫酸是二氧化硫、水和氧气共同反应生成硫酸的过程,方程式为:。
六、计算题
17.(5分)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里某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他量取该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共产生氧气。(本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密度取)
(1)计算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上述实验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量取溶液时,俯视读数;
B.实际加入的小于
C.实验产生的未完全逸出
【答案】(1)解: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x=0.34g
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
(2)AC
【解析】(1)见答案;
(2)A、用量筒量取溶液时俯视读数,量取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偏小,会导致测得氧气的质量偏小,计算的参加反应过氧化氢的质量偏小,所以实验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低,故说法正确;
B、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只是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二氧化锰质量的多少对生成氧气的质量没有影响,对实验测定结果没有影响,故说法错误;
C、实验产生的未完全逸出,会导致测得氧气的质量偏小,计算的参加反应过氧化氢的质量偏小,所以实验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低,故说法正确。
故选A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中考化学临考满分卷A(安徽专用)
九年级化学
(本卷共17小题,满分40分,考试用时4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Zn-65 Na-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合肥是我家,“创卫”(“创卫”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靠大家。对于“创卫”我们应该( )
A.推广使用一次性碗筷 B.教室走廊照明灯保持长亮
C.教科书循环使用 D.垃圾分类投放并露天焚烧
2.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量子点的发现和合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学家。钙钛矿量子点广泛应用于发光显示、能量转换等领域,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钛的元素符号为Ti B.钛属于金属元素
C.钛的原子序数为22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3.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溶解固体 B.稀释浓硫酸
C.搅拌溶液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4.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下列营养观念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B.霉变的大米加热到300摄氏度以上,即可食用
C.缺锌会导致青少年发育不良
D.油脂是人体供能物质之一
5.利用催化剂可消除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甲的化学式为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反应物甲完全燃烧只生成丙 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6.“天水麻辣烫”火遍全网,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品尝美味,而其中最诱人的就是油泼辣椒了。辣椒富含多种维生素外,辣椒素是辣椒中的主要化学物质,其化学式为C18H27NO3.下列有关辣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辣椒素中含有臭氧分子 B.辣椒素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1:3
C.辣椒素属于氧化物 D.辣椒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7.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活性炭 吸附性 自来水厂用于净化水
B 二氧化碳 不可燃不助燃 灭火
C 洗涤剂 有乳化作用 厨房中用去除油污
D 浓硫酸 强腐蚀性 实验室用作干燥剂
8.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需要氧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有大量泡沫说明这是软水
C.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充有稀有气体的霓虹灯通电可以发光,说明稀有气体通电发生化学变化
9.如图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饱和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
C.时,和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与相比,更适合通过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得到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物
B 鉴别和固体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除去中的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除去固体中少量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11.类比、迁移和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因此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C.酸的溶液显酸性,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12.某化学实验室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中和反应的过程,图甲是实验装置,图乙是测得的温度和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
B.50s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C.在0~75s时pH变化不大,说明盐酸有剩余
D.温度最高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二、科普阅读题
13.(5分)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白酒由高粱、小麦等谷物为原料发酵而成,主要成分就是乙醇白酒的“度数”是指室温下白酒中酒精的体积分数。“53度”表示100mL的酒中有53mL酒精。白酒讲究的“口感醇厚”,可以用“粘度”来衡量,粘度越大口感越醇厚。酒精度数与粘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也是乙醇,还含有醚、醛等成分,不能饮用,但可杀菌消毒。图2为不同浓度酒精杀灭病菌所需时间。
(1)用粮食发酵酿酒属于 氧化(选填“剧烈”或“缓慢”)。
(2)医用酒精为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依据图2解释生活中一般选75%的酒精进行消毒的原因是 。
(4)酒精还可以做燃料,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乙醇汽化时分子间隔变大
B.青少年饮酒有害健康
C.48度的白酒中乙醇质量分数为48%
D.白酒的度数越大,粘度越大
三、实验题
14.(5分)实验室中常用如下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制取并收集的二氧化碳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写出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F装置收集CO2时,检验收集满的方是 。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和醋酸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应该从上图A~E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上图字母)。
四、流程题
15.(5分)从废旧电子产品中提炼贵重金属(金、铂),并得到硫酸铜溶液。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图中“操作”的名称是 。
(2)写出步骤①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废旧电子产品中的铝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因为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铝有较强抗腐蚀性原因是 。
(4)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未知物质X的化学式是 。
五、科学探究题
16.(8分)2023年12月25日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元旦春节期间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的倡议书》,倡议全省广大居民朋友,2024年“两节”期间自觉遵守所在地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规定,主动不燃放烟花爆竹,共同维护美好环境。
【查阅资料】
①烟花爆竹的燃放会释放大量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物质。
②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与水或者碱液发生反应时元素化合价不变。
③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
④H2SO3、Na2SO3两种含硫化合物,其中硫元素均为+4价
⑤H2SO3不稳定,易分解;可被空气氧化成硫酸
【任务一】了解空气污染物
(1)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硫,使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标,下列现象与其有关的是 。
A.海平面上升 B.两极冰川融化
C.酸雨 D.极端天气频发
【任务二】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为探究二氧化硫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小明同学利用图1装置,注入水后,并将三颈烧瓶置于热水浴中。测定实验过程中压强变化,pH变化采集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2、图3)。
(2)据图2、3分析,能说明二氧化硫与水确实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
(3)图2中bc段气压增大的原因是 ;写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
【任务三】变废为宝,发掘价值
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可通过两种方法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4)可减少向大气中过量排放二氧化硫,小华给出一条合理建议: 。
(5)可加强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硫,若选择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吸收剂,与SO2反应生成 。
【任务四】拓展探究
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用溶解氧传感器监测SO2水溶液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
(6)随反应进行,溶液pH值逐渐降低的原因 。
(7)写出SO2水溶液被氧化成硫酸的反应方程式 。
六、计算题
17.(5分)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里某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他量取该溶液,加入二氧化锰,共产生氧气。(本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密度取)
(1)计算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上述实验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量取溶液时,俯视读数;
B.实际加入的小于
C.实验产生的未完全逸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