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丝竹相和 配套教学设计(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节:丝竹相和 配套教学设计(5)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3:20:1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音乐,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特别是广东本土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他们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丝竹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对学习乐器的兴趣很高。引导学生通过器乐作品的 鉴赏,让学生对民族乐器更喜爱。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认识两种音乐的情绪和音乐风格,知道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
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广东音乐的编制知识,提高对不同乐种的乐队编制及音乐风格的辨别能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丝竹相和
课前播放广东丝竹乐《彩云追月》音乐,营造气氛。同学留意这首乐曲中的演奏乐器了吗?谁来说说?(二胡、笛子、箫等)
刚才大家听到的这些乐器中有弦乐器,也有竹制的吹管乐器,我们把其通称为“丝竹乐器”,而用“丝竹乐器”演奏的乐曲就叫“丝竹乐”。丝与竹是中国古老八大乐器的两种,古时就有“丝竹相和”的说法。同学们,我国丰富的民间器乐曲正如我们所了解的民歌一样,有着独特的风格韵味,表达着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今天,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丝竹相和”的魅力。(出示课题----丝竹相和)
活动2【讲授】江南丝竹
1、聆听《中花六板》片断思考问题
注意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情绪及乐队规模的大小,听听里面有哪些演奏乐器并说出它的主奏乐器?
(1)、乐曲情绪(喜庆、活泼、追求幸福、乐观向上)
音乐风格特点(优美抒情、清新悠扬、庄重典雅、婉转流畅,具江南色彩)
(2)、主奏乐器的音色特点及其对音乐风格的影响?主奏乐器是二胡,二胡的音色饱满柔和、悠扬抒情,婉转细腻,在这首乐曲中的演奏连绵不断,给人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般的感觉。(出示实物二胡让学生认识了解)
(3)、曲名介绍:
《中花六板》又名《熏风曲》或《虞舜熏风曲》,《中花六板》是《老六板》的放慢加花,即将节拍逐层成倍扩充,而速度逐层放慢,旋律一次又一次地加花,清新流畅,细腻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韵味。
(4)、乐队规模:同学们能听出来乐队规模的大小吗?(小型)
(5)、乐曲所属地域:
你能说出这首《中花六板》体现了我国哪个地方的音乐风格吗?(东北、江南、中原还是西北)清新流畅,细腻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韵味。引出-----江南丝竹
2、江南丝竹简介:
江南丝竹是指包括长江以南的所有丝竹乐,即流行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的民间器乐合奏曲。乐队规模小,少则2人,一丝(二胡)一竹(笛子)即可,多则十几人,这种小型的乐队规模很适合在室内演奏,音响柔和,自娱自乐,也多用于民间的婚丧喜庆场合。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以民族管弦乐器二胡、琵琶、扬琴、笛、箫、笙等为主,辅之以鼓、板、木鱼、铃等轻型打击乐器伴奏,相互对比衬托,增添乐曲欢乐的气息。江南丝竹乐合奏在突出主要乐器二胡、笛子的基本原则下,其它乐器灵活自如地、依据一定的规律特点相互对比烘托,默契协调,获得独特的韵味。笛子演奏注重气息的控制应用,音色圆韵饱满。高音清远含蓄,低音悠扬婉转。常用的演奏技法有垫音、打音、倚音、颤晋、气颤音、泛音等。二胡演奏右手要求弓法丰满柔和,连绵不断,力度变化非常细腻,左手传统演奏习用一个把位,常用的演奏技法有滑音、勾音、空弦装饰音、左侧音、垫指滑音等。
江南竹丝乐队组合:
“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
“竹”——笛、箫、笙;
其它——板、板鼓、碰铃。
在上海郊县的丝竹乐队中有使用京胡、板胡和碟子等。
3、请同学们带着对江南丝竹的认识,完整欣赏《中花六板》
1)探究:比较《中花六板》与《老六板》的关系
A、解释乐曲名字。
“中”为中速,“花”为加花,“六板”原意为六句。从名字看出这是一首中速的加了花的六句体乐曲。
B、引导学生哼唱《老六板》的旋律,再与《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C、小结:《中花六板》是《老六板》的放慢加花,主干音不变,而速度由一拍放慢至四拍,旋律一次又一次地加花后,使原先单一简朴的旋律变得婉转流畅,表现力丰富。这是民间乐曲创作的常用技法。
2)总结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特征: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乐曲内容大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音乐以加花、纤细、轻盈、小型、灵活为其典型风格特征。所以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的形成与江南的历史、文化、景致、地理环境直接相关。
活动3【讲授】广东音乐
1、广东音乐简介:
我国的丝竹乐历史悠久,流行地区非常广泛,各地都有各自的丝竹乐种,在众多的丝竹乐中,影响广泛的除了我们的江南丝竹外,还有流行于广洲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丝竹乐——广东音乐。作为丝竹乐,广东音乐与江南丝竹有着共同的特点,但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广东音乐,亦称粤乐,是我国地方民间音乐中的瑰宝,是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一个民间器乐曲种。形成乐种只有百余年的历史,属新兴地方民间音乐乐种。它的前身主要是粤剧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的小曲,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发展成为能独立演奏的器乐曲种。
广东音乐以多变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成功地表现人民的思想感情。如《娱乐升平》、《赛龙夺锦》两曲,节奏轻快、热烈,旋律活泼、跳跃,给人以轻松的感觉;《月圆曲》、《平湖秋月》等乐曲旋律优美、雅静、抒情,节奏流畅,给人以美好、舒适的享受;而《双声恨》、《昭君怨》等乐曲节奏由慢到快,旋律深沉、哀怨而又富于斗争性,听起来令人悲愤、激动;再如《汉宫秋月》节奏缓慢,旋律压抑,听起来令人忧郁,情思绵绵。广东音乐曲,尤其是古曲,原谱比较简单,需要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再创作,使乐曲在原来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广东音乐《娱乐升平》,这是由广东音乐演奏家、作曲家丘鹤俦创作的广东音乐新曲,从字面上,我们就感受到了歌舞升平的欢庆场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及演奏乐器,与我们江南丝竹有何异同?
2、《娱乐升平》赏析
1)作品介绍
《娱乐升平》作者丘鹤俦(1880—1942),乳名阿英,乡人称为“靓仔英”,广东音乐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他创作的广东音乐作品有《娱乐升平》、《狮子滚球》、《双龙戏珠》、《声声慢》、《相见欢》等,这些乐曲有着浓厚的粤乐风格并有所创新,因而流行甚广。《娱乐升平》被国乐大师彭修文改编成民族管弦乐合奏曲。
2)、初听乐曲思考:
A、音乐的情绪怎样?你有何感受?(音乐情绪欢快活泼、热情开朗、朝气蓬勃,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色彩)
B、你知道其中的演奏乐器吗?(演奏乐器有高胡、扬琴、秦琴、笛子等)
3)、分段赏析
A、欣赏《娱乐升平》第一段,
思考:对比它的记谱和实际音响有什么差异(特别是高胡这个乐器)?音乐风格如何?学生对个别乐句进行模唱,得出结论:
原谱较简单,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进行了再创作,但实际演奏中多滑音,旋律加花、装饰音等。正因为有这些因素,形成了广东音乐的特殊风格:轻快活泼、艳郁华丽、细腻缠绵、流畅动听。
主奏乐器是高胡,高胡是广东音乐中最具特色的乐器,音色高亢、明亮、有力,音调高于二胡,与广东粤曲唱腔的音色接近。
二胡----悠扬抒情,
高胡---清脆明亮,有力,音调高于二胡。
B、欣赏《娱乐升平》第二段(重复乐段)与第一段进行比较
思考:第二段和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音乐情绪有何变化?高胡的演奏有变化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第二段加入了大量的打击乐器,使乐曲更加欢快、热烈而富有激情,将音乐推向高潮;高胡的自由加花装饰音减弱了,主要是因为打击乐器的加入,
3、学唱《娱乐升平》
学生通过学唱《娱乐升平》,进一步感受、体验广东音乐(本土音乐)的风格与艺术魅力,从而加深对本土民族音乐的热爱。
4、比较《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两首作品的色彩与风格有何不同?
《中花六板》——悠扬抒情、典雅
《娱乐升平》——热情欢快、华丽
A、速度不同导致的情绪差异。
B、高胡、二胡音色不同导致的色彩差异。
5、对比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区别完成表格
乐种名称
流行地区
主要乐器
主奏乐器
音乐风格
江南丝竹
江苏、浙江、上海
二胡、萧、扬琴、琵琶、古筝、阮等
二 胡
轻巧明朗、欢快活泼、清新典雅、秀美轻盈
广东
音乐
珠江三角洲、港澳、东南亚之
华人社会
高胡、扬琴、笛子,秦琴等
高 胡
轻快活泼、艳郁华丽、细腻缠绵、流畅动听
活动4【练习】聆听三首乐曲片断,分辨是江南丝竹还是广东音乐?
聆听三首乐曲片断,分辨是江南丝竹还是广东音乐?
《月儿高》《喜洋洋》《雨打芭蕉》
活动5【讲授】总结
丝( 弦乐器) 江南丝竹 :指包括长江以南的所 《中花六板》二胡
有丝竹乐,即流行在上海——江苏 优美抒情、清新悠扬
竹(竹制的吹管乐器) ——浙江一带的民间器乐合奏曲 庄重典雅、婉转流畅
相 广东音乐:亦称粤乐,是我国地方 《娱乐升平》 高胡
和 民间音乐中的瑰宝,是流传于珠江 欢快活泼、热情开朗
三角洲一带的一个民间器乐曲种。 朝气蓬勃、乐观向上
同学们,今天我们感受、体验、认识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两颗夺目的璀璨明珠——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知道了这两种乐曲的情绪和音乐风格,以及它们的乐队编制和主奏乐器。
活动6【作业】课外作业
收集、查阅整理广东音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