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通过对绘画教材的定位和性质的分析,让学生掌握绘画教材的编排脉络;通过对绘画教材的优化的适切的讨论,让学生学会教与学的统一协调,以达成最大的课堂成效。
2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绘画经验和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但缺乏实际的教材和学情统筹协调处理经验,通过对教材的整体分析、讨论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对教材的灵活和创新使用。
3重点难点
课程重点:《绘画》教材编排分析
课程难点:在理解《绘画》教材编排的基础上有效教学
4教学过程
4.1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高中绘画课程。对于这一门课,我们大家都应该是信心满满,因为我们高考时学过绘画,大学里研究绘画。它的亲切指数远远高于其它课程,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
活动2【讲授】授课
一、典型教材的出处和依据
1、了解人美版和湘版美术绘画教材
2、课堂提问:
1)为什么会出现两本高中美术绘画教材?他们有何区别?
要点:国家多样性教材建设的基本方针;在性质没有区别,都是国家课程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各和特点。
2)是否可以自己编排绘画教材?以什么为依据?
要点:《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据;学校审定称为校本教材,是国家课程教材的补充和完善,不能替代国家课程教材。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整合和优化教材,并不特意去编写教材。
二、教材分析
转换思考:如何使用教材就是如何教学
1、绘画课程的价值和目标
本课重点解决三个问题
针对绘画课程学习问题:1)什么是绘画?2)为什么要学绘画?3)怎样学习绘画?
对应绘画课程教学问题:1)什么是绘画?2)为什么要绘画教学?3)怎样进行绘画教学?
1)课堂提问:什么是绘画?
提示:从三个层次来描述,形式定位、概念界定、内涵表述
2)课堂提问:为什么要绘画教学?
提示:从教育的本质到绘画课程的本质
结论:我们是为了文化传承和教会学生做人来教绘画的,而且还得再加上一句,这是其它学科永远无法替代的!
3)怎样进行绘画教学?
①先明确这门课程的定位和性质
课程定位: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适应全体学生的发展。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高考的平台,更不是为了培养少数专业艺术家,因此,学习内容应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高中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
课程性质:
绘画是以一定的材料和工具,运用造型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美术创造的活动。
“绘画·雕塑”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绘画活动能帮助学生认识造型活动的基本规律和过程,提高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②抓住课程的关键-课程目标
a.了解绘画艺术,积极参与绘画造型活动。
b.恰当地使用绘画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中外两件以上的绘画作品。
c.灵活地运用材料,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和相关技法,创作一件以上的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d.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作出评价。
e.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处理一个绘画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
绘画课程目标中的关键词:参与、评论、创作、评价、研究
4)了解教材编排脉络
了解一本教材的内容最快和最有效的方式是研究目录和通览全本。最终我们可以对照目录确定教材的脉络,并确定重点和难点。我们来对照人美版《绘画》教材目录来看它的绘画教学脉络。
以人美版《绘画》教材为例
绘画类别与特征②绘画语言与风格③绘画表现与创作④绘画赏析与评价
课堂提问:从教学脉络上你能确定重点和难点吗?
提示:重点-绘画类别与特征、绘画语言与风格、绘画表现与创作,难点-绘画赏析与评价是教学的难点。
5)教材的编排特征,
每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有在想方设法解决难点,这就它本身的编排特征。
人美版教材编排特征:
①以问题探索为线索展开,利用问题链解决核心问题。
②以问题探索为线索展开,利用问题串由浅入深,从感性层面进入理论层面。
③以知识窗、思考与讨论、艺术实践和自我评价等小栏目的运用,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研究性学习目标更加明确,通过实践和评价更好地实现实践体验和理论的提升。
④在整体布局上:重绘画基础知识 以民族绘画为核心 尊重多元文化;重绘画基本技能 以形与色为基准 博览众技;重绘画实践体验 以方法步骤为导 促实践评价
三、教材的优化和适切
其实质也就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的根本目的
1)绘画教材的优化和适切的原则
①让学生认识绘画艺术②让学生掌握绘画语言③让学生理解绘画风格④让学生积极绘画表现⑤让学生参与绘画创作⑥让学生学会绘画评价
2)目前高中就绘画教学创新策略
①专题式②对比式③实践式④研究式
3)例举:汇报研究策略课型
要点:目标要清晰、要求要明确、流程要清楚;要有过程组织、要有最终成效、要有整体反馈。
活动3【作业】课后作业
以创新实践策略设计装饰画课堂教学。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