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民族文化 国之瑰宝—— 中国画
人民美术出版社
普通高中课程标实验教科书 (绘画)
(一)新课导入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课件出示几幅优秀国画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会见中国画大师张大千时曾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的;第三非洲的黑人有艺术。
提问:这是为什么呢?
由学生回答:(略)(在这里学生会回答历史悠久与灿烂文化等关键词。)
教师小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她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并使其持久地发展着。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炎黄子孙,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探究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
(二)回顾经典
作者简介
《泼墨仙人图》作者 宋代 梁楷 (立轴、纸本、墨笔、纵48.7厘米、横27.7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可以说是梁楷与画院画风决绝后,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在绘画创作中所创“减笔”画之杰作。
历史背景
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极尽嬉笑怒骂之态。据画史记载:梁楷为人不拘小节,好酒,自得其乐,狂放不羁,且任性高傲,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创见,不肯随波逐流,因而有“梁疯子”之称。应该说梁楷所画的不是“仙人”,而是他自己的写照。梁楷在他艺术生涯的前期,曾受画院“格律”的严格训练,,后因作者本人的素质和历史因素,梁楷凭着这股“疯”劲,反对因循守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造发展,因而他在中国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小结知识点
中国画的独特之处是将中国文化中诗、书、画、 印融会在一处,彰显浓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画的工具 笔墨纸砚
墨法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泼墨、泼彩等技法。
(三)历史传承
蒋 兆 和 简 介 蒋兆和先生于1904年出生于四川泸州,1986卒于北京。中国国画大师,现实主义画家。蒋兆和先生1920年赴上海,以画像和从事广告及服装设计为生,并自修素描、油画和雕塑。1927年结识徐悲鸿,受其写实主义主张和改革中国画思想的影响颇深,并受到了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影响,而从事进步文艺创作。
创作的背景 《流民图》是蒋兆和先生1941年—1943年创作的巨幅长卷。当时日本侵略者已践踏我国的半壁河山,沦陷区的各阶层人民在政治上沦为亡国奴,经济上彻底破产,生活上走投无路。战争将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人民渴望生存,渴望和平。特殊的历史背景激发了画家创作《流民图》的激情。
1941年,在北平沦陷区日军的眼皮底下,蒋兆和以超凡的胆识开始巨幅《流民图》的创作。为防干扰,他画一部分,藏一部分,使人难察全貌。1943年10月29日,此画在太庙免费展出,但几小时后,就被日本宪兵队勒令禁展。1944年,此画展出于上海被没收。1953年,半卷霉烂不堪的《流民图》在上海发现,后半卷从此下落不明,此为残存的上半卷。1998年蒋兆和夫人萧琼将残卷捐献国家。反映日寇侵华战争罪恶的大型人物画长卷《流民图》,
堪称旷世杰作。长卷高2米,长26米,全图100余个人物形象,显示了先生宏观上把握矛盾冲突,把握社会现象的构思才能和水墨人物画方面的创造精神,使中国人物画在写实技巧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继徐悲鸿之后一位杰出的中国现代人物画家。前苏联美术史学家对先生评价极高,将其与世界画坛巨匠媲美,称其为“中国的伦勃朗”,日本将先生列为世界近现代36名著名画家之一。
(三)开拓创新
作者简介 吴冠中(1919~2010),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中国绘画艺术大师 。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着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国内外已出版画集约40余种,文集10余种。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吴冠中,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四)解读艺术家的心声
课件出示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国画,提问: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思考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国画,形式上有什么不同,艺术家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语。(先分小组讨论,最后选代表回答,然后老师总结)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齐白石“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吴冠中“艺术是野生的,艺术家的要害在个性,拒绝圈养,自生自灭,饿死首阳而不失风骨”。
由于不同时期的美学追求不同,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有出出了写实、写意等画法。
课后作业通过本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你对中国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