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民族文化 国之瑰宝… 配套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课 民族文化 国之瑰宝… 配套教学设计(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5-12-10 13:29:5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情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有一初浅认识。通过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千百年来,我国画家在实践中形成的审美理念。以及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画形成正确的概念,并通过这种理解和认识提高对祖国优秀传统绘画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2学情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里的第一课《民族文化,国之瑰宝——中国画》。作为绘画分册开篇之课,由于高中生的思维情感都对鉴赏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一些中国画,还要对绘画作者人生经历要有一定的讲解。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欣赏作品阶段,更要学习艺术家在绘画上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格魅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应教在对自立于世界画坛的中国画的理解和认识上。学生中间可能会有人了解、了解但不喜欢、很喜欢等多种情况,但是作为炎黄子孙,对自己的民族绘画应该有一个起码的了解和认识。只有基于这样一个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拿出积极的态度去探究其中的真谛。一但走近中国画,就会被那动人的艺术魅力所吸引,而乐于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学习。
4新设计
一、回顾经典
二、历史传承
三、开拓创新
四、艺术家的心声,在这个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对艺术家的一些人生经历价值取向的追求,代表画家吴冠中。讲课的重点侧重于第四个内容。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中国画
一、新课导入:继上个学期的美术鉴赏,同学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这学期,我们将过度到绘画这一模块,但绘画也不是单纯的绘画,因为在我们的艺术学习领域里,培养与提高鉴赏能力是离不开每个模块的。学习各种绘画技法之前,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课件出示几幅优秀国画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会见中国画大师张大千时曾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我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的;第三非洲的黑人有艺术。
活动2【讲授】文房四宝
讲授内容 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板书)是用什么工具创造出这些作品的呢?(这时学生可能会回答“文房四宝”或“笔、墨、纸、砚”,如果是直接回答笔、墨、纸砚那就归纳成文房四宝等,灵活提问及回答。教师提问:文房四宝对我们炎黄子孙来说,就很简单了, 但你们知道那里的是最好的吗?由学生先回答,学生回答的同时课件出示相对应的中国画工具材料,最后由学生总结。
活动3【活动】分组讨论
课件出示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国画,提问: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思考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国画,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先分小组讨论,最后选代表回答,然后老师总结,主要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国画的特点近现代中国画的特点以及现代中国画,不同时期在作品的呈现上的不同的价值取向。
活动4【作业】谈谈你对中国画继承和创新的认识
给学生布置一个对中国画继承与创新的小论文。这个论文可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对中国画的认识,包括作品的技法上的,也可以从作者的价值取向等等。目的在于让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看热闹的阶段,应该真真正正的去解读作品解读作者的心声让学生成为中国画传承的接班人。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