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 配套教学设计(9)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 配套教学设计(9)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3:30:0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京剧艺术,了解京剧发展的历史及相关知识。
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感受京剧不仅是我们民族艺术的国粹,更是一种文化,知道京剧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学情分析
学生为高一年纪学生,在平时通俗流行歌曲中对京剧有一定耳闻,并对我国国粹——京剧有很高的热情。愿意了解与学习京剧相关知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聆听京剧唱段,在师生互动及长短鉴赏中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了解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鉴赏、唱念做打等艺术实践活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欣赏《北京一夜》
提问“歌曲中有哪些不同的元素,和平常的流行音乐对比来说?”
回答
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那就是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曲。中国的戏曲有300多种,你们知道哪些剧种?
回答
那么在中国的戏曲中,京剧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京剧在中国戏曲中形成较晚,至今也只有两百多年。但因它久居京城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逐渐在文学、表演和音乐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吸收了各种剧种的精华艺术成就显著,影响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
点出今天的主题————国粹京剧。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1、京剧相关知识介绍(PPT)
四段发展历程
四大基本功
四大徽班
四大行当
生:视频资料《劝千岁》千岁指的是孙权 这一段是京剧《龙凤呈祥》中的一段唱。《龙凤呈祥》是节选《三国演义》的一段故事,讲的是赤壁之战后,周瑜定下美人计,以孙刘联姻为名,骗刘备来到东吴,孙权要以刘备换荆州,否则就杀掉刘备,这时候乔国老唱出了这段著名的“劝千岁杀字休出口”。
丑:视频资料《武大郎卖烧饼》
净:视频资料《铡美案》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杀手半夜追杀。后又诬陷秦香莲,发配边疆。包拯找到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不让步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简单介绍脸谱
旦:视频资料《贵妃醉酒》
唐玄宗与杨玉环约在百花亭饮宴赏花。玉环在亭中久候,而不见玄宗驾临。后太监向玉环禀告,玄宗已转驾西宫去约会梅妃。杨玉环哀怨自伤,乃在亭中独饮,沉醉而归。
四大名旦
着重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
播放影片
师:有人这样来评价他,他是一个传奇,他是一个时代,他是一座丰碑,他更是一种绝唱。 他可以演绎出芳龄少女的娇羞神态,千娇百媚,他同样诠释着中华男儿的千古豪情,铮铮铁骨。
1、“蓄须明志”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伪想借梅兰芳收买人心,点缀太平,几次要他出场均遭拒绝。为了拒绝为日伪演剧,他蓄须明志,深居简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2、梅兰芳将京剧艺术带出国门
梅兰芳是第一个把戏剧带到外国去演出的艺术家,最早把中国戏剧介绍给世界剧坛的戏剧家,在促进我国与国际文化交流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当时外宾到中国旅游,往往向外交部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观光长城;二是浏览颐和园;三是访问梅兰芳。
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他去世 前,梅兰芳曾先后三次访日,一次访美,四次访苏,一次访朝,数次游历欧美亚各国,把中国人民的情谊带给了世界人民,使中国的民族瑰宝京剧跻入世界戏剧艺术之林。
四、欣赏“梅二代”李玉刚演唱《新贵妃醉酒》,感受不同风格演唱特点。
他的表演既有对梅派艺术的传神模仿,又有属于年轻李玉刚自己独有的风格特点。他运用中国民歌的发声方法,使梅派京剧的韵味更加优美、大气、嘹亮,他将歌舞艺术、戏曲艺术综合于自己的舞台表演中,开创了属于自己风格的表演形式。在服装服饰上他进行大胆的改良,融入时尚元素,从而更加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口味,使年轻观众从李玉刚的表演中深深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
男女生一起模仿唱《新贵妃醉酒》,从现代的戏歌中感受京剧唱腔的魅力
发声的位置靠前
京剧的乐队,拓展延伸锣鼓经
六、请学生以小组形式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锣鼓经
活动3【作业】作业
下来之后,大家可以去学唱一下《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与《海岛冰轮初转腾》
活动4【作业】小结
本节课我们感受体会了京剧艺术的韵味,同时同学们也初步学习和感受到了京剧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我们要热爱京剧,努力传承京剧艺术,祝愿中华国粹永远流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