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习中国戏曲,掌握相关知识,学会简单的唱腔与念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及师生互动,创设适当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初步学会中国戏曲中的表演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戏曲的热爱,体会中国戏曲的丰富内涵。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戏曲没有什么了解,以戏曲为导,吸引学生兴趣,过渡京剧,学生会更愿意接受。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中国戏曲的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中国戏曲的常见剧种及相关知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
一、播放戏曲联唱,思考:这段表演属于那种形式?猜猜是什么?(戏曲)
二、概念 诗——文学
乐——音乐 演绎一个故事
舞——表演
谈谈你对戏曲的了解?(越剧、昆曲、评剧、沪剧、粤剧、秦腔、川剧、河北梆子等)
三、文字猜谜游戏
1、扇子、手帕、东北地区 (二人转)
二人转是东北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戏曲艺术,又称“地方戏”、“拉场戏”,格调幽默、轻松、活泼,颇受人们喜爱,在农村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
起源:1、由“棒子戏”演变而来,过去人们在深山老林中挖人参时,只能用声音互相联络才不至于在密林中失散,慢慢地形成一种独特的曲调,由于当时人们把人参叫做“棒槌”,因此这些唱词被称为“棒子戏”,因为淳朴简单易学,所以很快流传下来发展演变为今天的二人转。2、由满族萨满教中的神祠曲演变。萨满教中的唱词传唱了几千年,其中部分唱曲老百姓都非常了解,有些人便将唱曲保留下来,加上些朴素、喜闻乐见的内容演变为二人转。周总理曾来吉林观看说:“二人转是劳动人民艺术,有生命力,要很好地发展”。
视频《小拜年》,请同学上来表演。
2、四大名旦、国粹 (京剧)
起源:四大徽班进京(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表演形式:唱、念、做、打、舞
唱腔:西皮(曲调高亢、刚劲,活泼明快)二黄(曲调沉着稳重,凝练严肃)
行当:生旦净丑,看图片猜猜他们的行当?
3、牡丹之乡、古都开封(豫剧)
起源:河南高调或河南讴或河南梆子或靠山吼
表演形式:唱、打
行当化分:四生、四旦、四花脸
早期演唱用本嗓,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别称“靠山吼”。
特点:以唱功风长、唱腔流畅硬朗、吐字清晰、表演风格朴实
四、在戏曲中,唱很重要,但念也有重要地位。念白:只说不唱,“唱重四两,白重千斤”
请同学分组模仿念白:红娘、七品芝麻官
4、牛郎与织女(黄梅戏)
起源:旧称黄梅调,源于湖北黄梅地区
表演形式:唱、念、做
行当:正旦、正生、小生、小旦、小丑、老旦、花脸
特点:唱腔淳朴、流畅、细腻,以抒情见长、通俗易懂、简单易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四、知识抢答
剧种
代表曲目
代表人物
地区
二人转
《小拜年》京剧豫剧黄梅戏五、总结:我国的戏曲艺术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富有特殊魅力,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独特的艺术光辉。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