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认识和了解,能够让学生感动于梅兰芳“德艺双馨”的品质,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由此重新审视艺术的真正内涵和价值观,并进一步产生对京剧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2.知识目标:
1)聆听欣赏两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及《海岛冰轮初转腾》,能够让学生感受体验两个唱段的情感内涵,初步了解和感受“南梆子”和“四平调”的唱腔特点,及梅兰芳先生在剧中的表演特点;
2)认识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生平、艺术成就及艺术表演特点;
3)巩固京剧产生、发展的历史及一些基本常识及京剧艺术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3.能力目标:学唱一句“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揣摩京剧的韵味。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高一学生已是一个拥有一定知识量,具有一定分析能力的学习群体。他们正处于由半成熟半成人逐步走向成人化的关键时期,因此,一方面,他们仍保留着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非常活跃的心理和思维特点;另一方面又体现出渴望独立学习和思考,在课堂上希望能在教师适当引导、鼓励下,在教师尊重学生个人情感的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样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他们提供自主参与学习,合作活动的平台,以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京剧艺术的初步学习,再加上电视等媒体的耳闻目染,及平时课外知识的积累,高一学生对京剧艺术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来学习《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梅兰芳先生的艺术成就,感受他的艺术表演特点;
2.感受体验《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及《海岛冰轮初转腾》两个唱段的情感内涵,以及南梆子、四平调的唱腔特点。
3.能力目标:学唱一句“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揣摩京剧的韵味。
教学难点:学唱一句“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京剧大师梅兰芳
本课的教学过程总体结构设计为4个环节:
1.以一组层递性的提问结合学生的活动为导入揭示本课课题;
2.围绕“梅兰芳”,学生就课前收集的资料上台交流,教师补充、总结;
3.在教师引导下,以欣赏感受两段唱腔为重点,感受梅派艺术“唱、念、做、打”的特点;
4.设疑讨论,升华本课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高尚的情感。
课前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梅兰芳”的各种资料。
课前教师准备:布置教室环境,张贴生旦净丑的画像和名角的演出剧照,摆设京剧场面中的常用乐器:京胡、京二胡、鼓、锣、钹、铙等等,播放经典京剧唱段。(设计意图:运用情景创设法,营造教学氛围,也使课前十分钟充满乐趣。)
(一) 导入:以老师一组层递性的提问结合学生的活动,顺势揭示课题。
1. 老师:
(1)同学们,我国的国粹是什么?(学生齐答:京剧)———这是一个基础性的知识,学生都能回答。
(2)京剧是北京的地方戏吗?(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巩固复习“京剧的起源”: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先后进京献艺。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徽调“二黄”腔和汉调“西皮”腔为主,兼收其他地方戏曲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由于形成于北京,因此叫京剧,但它不是北京的地方戏。京剧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3)京歌《唱脸谱》中唱道:“四击头一亮相”,“四击头”指什么呀?(“四击头”指的是鼓锣钹铙齐扣。这一问题要结合学生活动:请四位同学上台,各司鼓、锣、钹、铙,再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亮相动作。其他同学齐唱“四击头一亮相”完,鼓锣钹铙要齐扣一声,同时一同学摆亮相动作。)
(4)京剧的“四大名旦”是谁?(答:梅兰芳,尙小云,荀慧生,程砚秋)这一京剧小知识为引入课题做了一个铺垫。
(5)其中,哪一位在抗日战争期间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2.揭示课题:同学们,京剧是我们的国之瑰宝,京剧大师梅兰芳更是京剧艺术世界中的一朵奇葩。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梅兰芳先生和他的京剧艺术。 (导入环节设计意图:初中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二单元“梨园撷英”中也有京剧一课,这样设计导入,检验巩固复习了学生的京剧基础知识,配合小活动的形式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与参与积极性,热烈的气氛会给课堂带来第一个小高潮,同时也完成了一部分教学目标。)
(二)学生活动:围绕“梅兰芳”,学生就课前收集的资料上台交流,老师补充总结。(约10分钟)
1. 老师:课前,我请大家通过上网收集或阅读有关资料来了解梅兰芳先生,相信现在大家一定有很多的信息要交流一下,我们有请文娱委员上台主持!(掌声欢迎)同学们在文娱委员主持、组织下,上台就梅兰芳先生的生平、艺术作品、艺术成就、及高尚人格等方面进行交流。
2.老师进行补充、总结。整合学生的交流信息,首先结合梅兰芳的光辉感人故事总结:真正伟大的艺术来自艺术美和心灵美的高度结合;再系统给学生介绍梅兰芳艺术生涯的三个不同阶段:早期、中期、晚期的主要艺术活动和艺术成就,并总结:梅兰芳一生的艺术活动,体现了不断的创新和革新、精益求精的精神。
(三)了解京剧的发展形成:秦腔-徽秦合流-徽汉合流
(四)认识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生平、艺术成就及艺术表演特点
(五)了解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
(六)梅兰芳与新中国
(七)了解京剧生旦 净 丑四大行当
1.生行
简称“生”。扮演男性人物。生行分为须生(老生)、小生、武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2.旦行
简称“旦”。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3.净行
简称“净”,亦叫花脸。以面部化妆运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为突出标志,扮演性格、气质、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角色。或粗犷豪迈,或鲁莽诚朴。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末行呢?其实,末行现在已经并入净行了。
4.丑行
简称“丑”。喜剧角色。由于面部化妆用白粉在鼻梁眼窝间勾画小块脸谱,又叫小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八)京剧的艺术手段
1. 唱:创造、革新了多种唱腔,并能结合人物思想感情,给予不同处理。
2. 念:抑扬顿挫,句读分明,充满情感。
3. 做:糅合了昆曲表演的身段,并创造了各式各样的舞蹈,合情合理地把舞蹈动作揉化于各种身段之中。
4.打:干净、漂亮、准确。“舞武结合”,“舞多武少”
(九)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1、简要叙述该唱段音乐要素及情绪。
2、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情感?
(十) 设疑讨论,交流总结。
1.老师:戏剧大师欧阳予倩赞誉梅兰芳为“真正的演员,美的化身。”可这位真正的演员如今却少了年轻一代的追随者。请结合自己或当今社会中的种种现象谈谈感受和看法,并说说你愿意为此做些什么吗?
2.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交流,各抒己见。(课在学生热烈的交流中结束)设计意图:升华本课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高尚的情感,且打破一般由老师总结的陈规,在学生的交流中结束,有种意犹未尽的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