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表格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表格式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4 18:3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大道之行也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疏通文意,熟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结构,领悟“大同”社会的实质。 3.增强对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认知,树立积极理想。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大同”社会的积极意义,树立积极理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美好社会的不懈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2012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这一伟大构想。其实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孔圣人就提出了一种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把这种社会称之为大同社会。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社会呢?它具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让我们登上时光穿梭机,溯洄时光,你有幸成为孔子的一名学生,来到鲁国,见证这里发生的一切。 二、听大同之音 听范读,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 幼有所长(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全文。 三、描大同之貌 学生尝试翻译课文。 同学们,作为孔子的学生,请你代仲尼老师向大家描绘一下大同社会,用句式“这就是大同社会,那里 ,真是个理想社会。”来描绘大同社会。 学生展示。 师强调重点句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四、品大同之味 作为孔子的学生,你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具体介绍大同社会,请同学们准备一下! 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3.从“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中,你感受到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状况? 生介绍,师再讲解。 明确: 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天下为公(政权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选贤与能 (社会的管理者应由品德高尚的人和有才干的人担任)、讲信修睦(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得到社会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引入资料:“昔者仲尼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作zhà),事毕,出游于观(宫门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古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这是《大道之行也》原文此前的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因为生活在动乱纷呈的春秋末期,所以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是理想的大同社会安定、和谐状况的反映,其中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黑暗、阴险、动荡,正是因为当时社会的黑暗、阴险、动荡,所以人们才迫切追求大同社会这样的理想社会。 顺势归纳主旨: 本文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生齐读) 五、议大同之梦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让我们登上时光穿梭机,边欣赏边品味吧! 师展示: 1.战国时期的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东晋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富足的、和平的、安乐的理想社会。 3.唐代大诗人杜甫身处困境却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这种心系天下的远大政治抱负和伟大胸襟胆魄,是对“天下为公”最好的诠释。 5.清朝时,太平天国起义的首领洪秀全,提出口号:“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6.清朝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说:“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财产公有,按劳分配,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去级界平民族,去家界为天民,去种界同人类,破国界合大地(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天下大同)。” 7.近代,孙中山把实现“天下为公”作为毕生的理想和责任。“天下为公”是孙中山的主要思想之一,在他的一生中曾多次题书“天下为公”4字送人。 8.21世纪习近平总书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的“美丽中国梦”。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旅途是曲折而漫长的,我们已经在路上了。例如,60岁以上的老人有政府补助,就是在向着“老有所终”前进。《婚姻法》和反对家庭暴力,就是提升“女有归”的质量啊。 提问:我们能为实现“美丽中国梦”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诵读课文 学生看着本课的思维导图,尝试背诵课文。 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多读传统经典,从经典中汲取传统美德,并用它来武装自己,使自己不断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人才。为中国梦的实现添加最绚丽的一笔。希望每一位同学为之努力,为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