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积累第1、第2段中部分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段落大意。 2.品味文中语句,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3.体会作者欣赏小石潭美景时的快乐之情。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积累第1、第2段中部分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段落大意。 2.品味文中语句,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欣赏小石潭美景时的快乐之情。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江雪》这首诗。在这首诗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了凄清的环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表现了孤傲的心境。诗的作者是柳宗元,他在永州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绝句。读这首诗,仿佛让我们看到诗人徘徊于永州山水间的身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柳宗元写于永州的一篇著名的游记《小石潭记》。 核心问题:作者借小石潭的美景表达怎样的情感? 下位问题: 1.小石潭的景色有怎样的特点? 2.面对美丽的小石潭,作者有怎样的心情? 环节二:介绍作者作品 同学们,我们先来测试一下,看看你对柳宗元是否有所了解呢? 【PPT】请大家完成学习任务一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因为他是河东人,所以世称“柳河东”,他曾与刘禹锡等积极推动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柳宗元和韩愈一起倡导中唐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永州八记》是柳宗元担任永州司马时写的一组山水游记,共有八篇。《小石潭记》是其中的一篇,原名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小石潭记》是原题的简称。 大家填好了吗?我们来核对一下。 【PPT】 环节三:积累语言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文中的这些字,请大家试着自己读一读。 篁huáng 冽liè 坻chí 嵁kān 佁yǐ 俶chù 翕xī 差cī 悄qiǎo 邃suì 请大家自读一遍课文,注意这些字的读音。也请大家边读边思考,文章的每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PPT】全文 环节四:概括文章内容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我们先来看文章的标题——小石潭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用来记事描写,也可以用来抒情议论。《小石潭记》是一篇游记,作者记录的,是他游览小石潭的经过,也是他的所见所感。 文章一共有五段,请大家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填写学习任务单三。 老师以第3段为例,帮助大家梳理一下。 分析: 【PPT】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这段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的主语是溪流,这句话说的是: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可见,这句写的是溪流的样子。而后一句中“其岸势”的“其”指的也是溪流。这一句说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我们把这两句的主要意思合起来,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第3段写的是小石潭的溪流和岸势。 好,请大家快速概括文章其他段落的主要内容。 学习任务单三: 第1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第2段写小石潭的水和游鱼; 第3段写小石潭的溪流和岸势; 第4段写小石潭的氛围; 第5段介绍同游小石潭的五个人。 环节五:学习第1-2段 我们先来学习文章的第1、第2段,一起思考: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是怎样的?他眼中的小石潭具有哪些特点?面对小石潭,作者有怎样的心情? 同学们一定发现这部分直接表明作者心情的词“乐”,那么作者因何而乐呢?请同学们一边跟着老师学习,一边填写学习任务单四。 阅读第1、2段,概括作者“乐”的原因。1.2.3.4.5.
1.动听的水声 我们来看第1段中的这两句。 【PPT】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分析: “西行”,就是向西走, “如鸣珮环”,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这里说的珮、环,都是玉饰。“乐之”,就是以之为乐;“心乐之”的意思是心里为之高兴。“下见小潭”就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清冽”指水清凉,“尤”是特别、格外的意思。“水尤清冽”,意思是潭水格外清凉。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玉佩、玉环碰撞的声音,我心里为之高兴。(我们)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偶遇这样的小石潭,作者的心情怎样呢?“心乐之”。那么,作者因何而“乐”呢? 分析: 小石潭处在游人不容易找到的地方,作者与它的邂逅源于“水声”。 未见小石潭真容,先闻水声,作者用怎样的语言形容这水声呢?——“如鸣佩环”。你听过这样的声音吗?玉质,细腻而温润,玉石相击的声音清脆悦耳。水是柔软的,水石相激,却发出像玉石碰撞发出的声音,这声音富有质感,听了,让人心向往之。在空旷的自然天地间,这声音更是分外悦耳,这是自然的音乐。 作者被这声音吸引,不由得“心乐之”。 可见,作者因动听的水声而乐。 2.清澈的潭水 我们再关注句中的这些字,行、隔、闻、伐、取、见,这几个动词写出了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这里,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带领我们共同寻觅这番美景,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林之间。小石潭不为人知,没有现成的通向它的道路,作者一行人“伐竹取道”,一心要与小石潭相见。我们可以从“伐”和“取”这两个动词,读出作者一行人迫切的心情。可见他对那悦耳的水声喜爱之深。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 【PPT】“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试想一下,已经被“如鸣佩环”的水声吸引的作者,乍一见清冽的潭水,是什么感受呢?是啊,一定非常欣喜。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初见小石潭,作者眼前一亮,多么清澈的潭水啊! 大家想一想,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应该重读哪个词才能突出这种欣喜之情呢?对,是“尤”这个字。我们一起再读一读: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可见,作者因清澈的潭水而乐。 文中还有没有其他能够表现潭水清澈的语句呢?有的! 3.奇特的石头 大家看这句话【PPT】: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全石以为底”就是“以全石为底”;坻,屿,嵁,岩,指的是石头不同的形态。这句话的意思是: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哪一句可以读出潭水的清澈呢?对,“全石以为底”。站在潭边,就能一眼看清潭底的石头是一整块,可见潭水清澈。因此,这句话也写出了小石潭的水清澈见底。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初见潭水时的惊喜之情。 再看看这里的石头有什么特点呢?对了,这里的石头各种各样,千姿百态。都有哪些形状呢?坻,屿,嵁,岩。 “坻”,就是水中的高地;“嵁”,指的是不平的岩石。 柳宗元只用了4个字,就把石头千奇百怪的形态都描摹出来了。他的语言是如此精炼、丰富。 大家想一想,能不能把这句话改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屿嵁岩。” 这样改不如原文好。原文中“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四个短句更有意味,我们仿佛看到作者一行人来到小石潭边,细看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看到一块形态不同的石头,就忍不住发出一声感叹,短句间的每一次停顿都仿佛是一声赞叹。所以,我们在朗读这四个短句的时候应该有适当的停顿,来读出作者心中的那种惊喜与赞叹。 请大家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可见,作者因奇特的石头而乐。 4.美丽的环境 那么,小石潭周围的环境又怎样呢?大家看这句话。 【PPT】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翠蔓”,就是翠绿的藤蔓。“蒙络摇缀”是四个动词,解释为蒙盖缠绕,摇曳牵连。 这句话的意思是: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边的树蔓覆盖缠绕,在微风中摇动,高高低低,参差不齐,随风荡漾。在这样轻柔的微风中,看到这美丽的景象,作者心中一定十分惬意。 可见,作者因美丽的环境而乐。 请同学们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那种陶陶然、欣欣然的味道来。 5.活泼的鱼儿 潭水中还有鱼儿,这些鱼儿又有怎样的特点呢?看到潭中的游鱼,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先请大家读一读文章的第2段。 【PPT】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可”,解释大约。“许”,表示约数。“佁然”,指静止不动的样子。“俶尔”,意思是忽然。“翕忽”,指轻快迅疾的样子。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为什么作者会产生鱼儿仿佛在空中游动的感觉呢?对,那是因为水的清澈。 潭中有水却似无水,原来这是在写鱼,也是在写水! 大家认真品一品句中的“空”字,它仅仅写出了水的清澈吗?这个字还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是啊,还让人感觉到平静,空灵。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这几句话句式整齐,读来特别有种悠然的节奏感。“佁然不动”写的是鱼停在水中不游动的样子。也就是鱼的静态【PPT】。那么,鱼儿们的动态又如何呢?对了,“俶尔远逝,往来翕忽。”【PPT】 作者描绘出鱼儿忽静忽动,有来有往,时快时慢的画面。有时它们忽然游走了,却不远离,一下子又回来了,往来穿梭,在作者的眼中,这些鱼儿就像孩子一样,好像在跟自己逗乐。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鱼儿,作者的心情也轻快。 可见,作者因活泼的鱼儿而乐。 请大家再读一读这段话,读的时候想象一下这幅画面:清澈见底的溪水,往来灵动的小鱼,日光穿过水面,把一切映照得透亮。 我们再一起把第1、2段朗读一遍。 【PPT】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环节六:小结 好,同学们,这节课上,我们一起学习了《小石潭记》的第1、2段,我们来回顾一下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1段作者用了一系列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2段中,作者写水的清澈,写鱼的活泼,动静结合。这两段中描绘的小石潭,处处都是美景——动听的水声、清澈的潭水、奇特的石头、清幽的环境、活泼的鱼儿。我们可以在字里行间读出作者快乐的心情。 接下来,作者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色,他的心情又如何呢?这两个问题,我们留待下节课继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