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新音乐歌声初放
——沈心工与李叔同
许焱奕
汝州市实验中学
《同桌的你》
我国最初的校园歌曲是什么样呢?
《体操——兵操》
《黄河》
《祖国颂》
欣赏
思考
以上三首作品在歌词、节奏、速度、旋律等各个方面有何特点?
三首作品之间的有何共同特点?
试着分析、总结,概括出学堂乐歌的风格和特点。
学堂乐歌
通常是指我国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学校歌曲,即清末民初新式学堂中开设的乐歌课。
它是随着新式学堂的诞生而诞生的,在维新变法中起步,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发展壮大。直到1923年后,该课程改称为音乐课,“乐歌”一词逐渐不用。
意义
影响
学堂乐歌改变了我国旧式私塾无乐无歌的教育形式,有了正规的音乐课课时安排
学堂乐歌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萌芽。
学堂乐歌促进了我国音乐教材的建设和音乐师资力量的培养。
沈心工(1870-1947)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上海人。
1901年任南洋公学附属小学教师,后赴日本短期留学考察,1903年回国任教。
在日本即开始编写乐歌。他的乐歌词曲结合较好,内容题材广泛,歌词浅显易懂,朗朗上口,适合儿童学唱。辛亥革命时期,编有《革命军》等歌曲,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其代表作有《黄河》、《革命必先革人心》、《体操——兵操》、《竹马》、《卖布》等
李叔同
李叔同(1880-1942)
音乐家、戏剧活动家。原名广侯,字息霜。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
1898年入上海南洋公学,1905年起在日本学习西洋画和音乐,并创办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1910年回国回国,先后在天津、上海任音乐、美术教员。
1918年在杭州走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
课堂小结
1、《体操——兵操》又名_________________其作者沈心工是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
2、由李叔同填词的歌曲《送别》的曲作者是_________。
3、我国第一本音乐期刊是_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于_____年在日本创办的。
4、《祖国歌》作于1905年,它是根据民间音调_______填词而成。
《男儿第一志气高》
《黄河》
奥德维
《音乐小杂志》
李叔同
1906
老八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