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莆田五中音乐组 吴少敏
通常人们将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和南美洲统称为拉丁美洲。这一地区许多国家的官方语言属于欧洲的拉丁语系。
教材分析:
墨
西
哥
中美洲
加勒比海地区
南
美
洲
古代印第安人曾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化。音乐在当地也得到了较高的发展。
玛雅人: 歌、乐、舞一体;打击乐、管乐为
主。如用半个葫芦制成放在水盆中敲
击的水鼓,能吹出鸟鸣声的管乐器等。
阿兹台克人:经常使用木鼓、竹笛、海螺和葫
芦制成的摇铃(沙槌) 。
印加人:排箫和竖笛为印加人主要乐器;无半
音的五声音阶是印第安人普遍采用的
音阶。
后来经过300多年的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欧洲(尤其是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的音乐文化传播到了整个拉丁美洲。同时来自非洲的黑人奴隶也带来了非洲的音乐艺术。
印第安人音乐:
一类是处于偏僻地区较原始状态的印第安人音乐,其音乐比较简单;另一类是发展较高的印第安人的音乐如秘鲁、玻利维亚等国的安第斯高原音乐,它是印加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他们演奏的排箫、竖笛音乐很有特点此外,没有半音的五声音阶构成的旋律,亦形成独特的风格。
非洲黑人音乐:
这种音乐主要分布于加勒比海和巴西等沿海地区。逃亡的黑人奴隶和加勒比海的海地保存了较纯的非洲音乐。巴西、古巴以及特立尼达多巴哥等国的黑人音乐,则受葡萄牙、西班牙文化的影响较多。节奏在黑人音乐中起主导作用,切分强烈,常采用多线条节奏,鼓是其最为偏爱的乐器。
欧洲音乐(伊比利亚):
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音乐,一方面具有和西欧音乐相通的一般共性,另一方面,受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音乐的影响而独具特色。无论是音阶、旋法,或节奏、和声、歌唱发声法等在多方面都表现出欧洲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因素。乐器方面,以被称为"西班牙国民乐器"的吉他为代表,在拉丁美洲的所有国家受到欢迎。演唱方面,因为歌词是西班牙语或者葡萄牙语,所以能够感觉到和英文歌曲的明显不同。
拉丁美洲音乐是由印第安本土音乐、欧洲音乐以及非洲黑人音乐的碰撞、冲突、渗透、吸收、融合发展而成的一种新型的、多元而又统一的音乐文化。
器乐赏析:
器乐合奏《告别》
乐器特点:
印第安乐器以吹管和打击乐器较为发达,基本弦乐。音阶为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旋律下行走势为其主要特征。16世纪后从欧洲先后传入了提琴、竖琴和各种吉他拨弦乐器。这些外来乐器对拉美民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印第安本土乐器以吹管和打击乐器较
为发达,基本没有弦乐器。最常用的是竖
笛、鼻笛、排箫,鼓也是印第安最为重要
的乐器。在祭祀、战斗、庆典、娱乐时都
会用到。他们常用烧空的树干制成各种各
样的鼓,并有阴阳之分,咚咚的鼓声如同
心跳,它代表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和印第安
人对造物图腾最高的崇敬。自16世纪后从
欧洲先后传入了提琴、竖琴和各种吉他拨
弦乐器。这些外来乐器对拉美民间音乐的
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排箫是世界上较常见的乐器,中国在先秦叫“籁”,罗马尼亚叫“纳伊”。拉丁美洲的排萧是印第安人流传下来的古老乐器,在秘鲁称为“安塔拉”,玻利维亚称“西库”等。也有人将各种排萧统称为桑波尼亚(zampona)。
“籁”
“纳伊”
“安塔拉”
竖 笛
(盖那笛)
弹拨乐器
(恰朗戈)
排 箫
欣赏:器乐合奏《告别》 (来自安第斯高原的民间乐器)
音色:排箫、盖那笛特有的演奏技法所表
现出的独特音色给人一种神秘、苍
茫、升腾的感觉。
调性:采用色彩极为柔和的和声小调。
速度:稍慢舒展至稍快活泼的变化使情
绪由忧伤怀念转为歌颂、热爱和
鼓舞,让人感到振奋和力量。
歌曲赏析:
美丽的小天使
拉美民歌,具有旋律美妙、节奏独
特、和声浓郁、色彩丰富的特点。连续
的切分音带有非洲音乐的痕迹。多采用
欧洲的七声音阶。唱法轻松且重唱形式
较多。拉美民歌虽千姿百态,但其多样
性在文化本质上又是同根同质的。尽管
有着不同地区、不同族源音乐风格的差
异,但总体而言,拉美民歌有着惊人的
整体性。如同它的语言一样,其音乐特
征的统一化程度超过任何其他大陆。此
外,歌舞音乐更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
这是南美洲著名的文明古国,是古玛雅(Maya)文化和阿兹台克(Aztec)文化发源地之一,现在你看到的就是该国著名的古阿兹台克金字塔。它的首都与国家同名,被称为“壁画之都”你能说出该国家的名字吗?
月亮金字塔
太阳金字塔
“松”
这是墨西哥独具民族个性的音乐舞蹈体裁形式“松”
“松”可分为舞蹈和歌唱或载歌载舞形式。
舞蹈表演采用男女对舞形式。男舞者身穿传
统服装,单肩披搭花条巾,头带沿帽双手自
然背在身后,上身基本不动,脚下跳出快速
高难度的踢踏舞。女舞者着色彩斑斓的宽肥
裙子,双手舞动群摆翻出各种图形,手脚动
作配合有序。最著名的“松”舞是哈利斯洲的
“哈贝拉”又称帽子舞。表演中男舞者把帽子
甩来甩去,或带在女伴头上,或置于地上。
整个表演豪迈奔放,集中体现出墨西哥的
民族性格。
歌曲:美丽的小天使
演唱形式?音乐特点?调式、节拍、旋律、节奏等
吉他弹唱。“松的演唱形式还可采用齐唱, 重唱和二声部合唱等。多用三、六度平行
的和声。
伴奏乐器:小号、吉他、提琴、鼓等。
演唱形式:
美 丽
这首具有浓郁拉丁音乐风格的墨西哥民歌赞颂了如天使般美丽的黑眼睛姑娘,表达了人们对她的爱慕之情。
调式:大调,明亮;节拍:三四拍韵律感强
旋律:美妙流畅; 节奏:明快,多切分。
曲式:单二部曲式,前段较抒情带有淡淡 的乡愁,后段较明朗、热情。
音乐特点:
巴西
桑巴舞
你还知道哪些著名拉丁舞的名称吗?
拉丁舞特点:
拉丁舞是国际标准舞中的一
个舞系:其中包括:探戈、伦巴
恰恰、桑巴、牛仔、斗牛等舞种。
拉丁舞热烈奔放,充满激情,风
格各异,动感十足,舞者忘情投
入。音乐中不断跳跃的音符,令
观者如痴如醉,心情激荡。因此,
拉丁舞风靡世界,散发着恒久魅
力,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感受桑巴音乐及舞蹈特点
16世纪起,起源于非洲西海岸的桑巴舞传
到巴西,在吸收了葡萄牙和印第安人的舞
蹈、音乐风格后演变成今天巴西的桑巴舞。
古巴
位于加勒比海地区
伦
巴
感受伦巴音乐及舞蹈特点
伦巴起源于非洲黑人民间舞蹈,后融入了西班牙音乐,19世纪初出现于古巴,20世纪初发展并流行起来。后传入美国及欧洲各地风靡一时。
分析比较桑巴与伦巴特点:
(桑巴)
音乐特点:以大调为主,二拍子,音符短促,速度
轻快,节奏感十分强烈。鼓是必不可少
的乐器。(有大鼓、长鼓、手鼓、铃鼓等)
舞蹈特点:欢快、紧张、热烈、活泼、激情飞扬,
舞蹈者的腹部、腰部和臀部不断的扭
动和抖动,舞步摇曳多变。
音乐特点:4/4拍或2/4拍,速度中等,音乐委婉缠绵
充满浪漫情调。常采用沙球、响棒、康加鼓
等拉美打击乐器加强节奏。
舞蹈特点:舞态柔媚诱惑 ,舞步中配合以胯部的
摆动,婀娜摇摆。呈现出内在的美感。
(伦巴)
欣赏舞曲《小伙伴》
(音乐有何特点,有哪些乐器音色?)
阿 根 廷
探戈———布宜诺斯艾利斯
探戈:
探戈舞作为阿根廷的国粹享誉世界。准确地说,探戈的最初形式来源于西班牙和非洲,然后在阿根廷的土地上与当地舞蹈文化融合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舞蹈式--阿根廷探戈。新形成的探戈中已很难看到它最初的原貌了,经过在阿根廷移民大陆上的洗礼,已经完全造就了新的探戈舞蹈形式。
感受探戈舞音乐及舞蹈特点
音乐特点:
音乐以2/4拍为主,节奏强烈,切分节奏突出且样式多样。主要乐器有六角手风琴、小提琴、低音提琴和钢琴等,现代探戈乐队的乐器更为丰富,但以上四种乐器仍必不可少。
舞蹈特点:
运步的方向象蟹行、脚法似猫步,行步
刚健顿挫,流动中伴以短暂的停顿,(故又
被称作“瞬间停顿的舞蹈”)头部摆动、顿足
机警活泼,舞步变幻莫测难以捉摸。
来源: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是印第安、欧洲、
非洲音乐文化的混合体。
节奏:节奏鲜明强烈,样式丰富,具有充沛的
活力。连续的切分使用,产生出充满活
力的律动,显现出浓郁的非洲音乐痕迹。
旋律:以欧洲近代大小调七声音阶为基础构成,
旋律与和声特点均来源于欧洲民间音乐。
形式: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及歌舞音乐是拉丁
美洲音乐的灵魂。
风格:风格各异、热情奔放、粗犷豪放。
古典音乐以其高度的艺术性号召
乐坛,流行音乐也以其猛烈的方式影
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它们都无法
取代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丰富
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越是民族
的艺术,越具有世界性,也越具有生
命力。最后祝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
和生活中也能象拉美民间音乐一样多
姿多彩、激情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