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音乐作品,感受、体验拉丁美洲音乐风格。
2、初步知道拉美民间音乐概况,了解拉美音乐是三种音乐(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融合。
3、初步认识拉美民间器乐、歌舞和探戈音乐的特点。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提到对某个地区民间音乐的学习,学生总感觉没有对他们意义上的所谓流行音乐感兴趣。如果教师直接从音乐讲起,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如果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讲解自己了解的拉美,如舞蹈、球星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本课教学正是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将学习的兴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必是乐意的。高中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和思考,这样对本课拉美民间音乐的学习便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3重点难点
重点:对拉美音乐文化的掌握。
难点:对拉美音乐文化的体验与感受。
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组织教学
一、组织教学
课间播放探戈舞曲《小伙伴》,在起伏动感的节奏旋律声中学生进入教室准备上课。
【设计意图】
播放这首节奏强烈 ,富有感染力的乐曲意在让学生回忆搜索记忆中对拉美音乐的点滴印象。
活动2【活动】课前礼仪
同学们上课-----老师好
活动3【导入】导入
【新课导入】
播放舞蹈视频片段。
提问:
1、说出舞蹈类型及所属地区?
2、有何特点?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拉丁舞,拉丁美洲;舞蹈热情奔放、活力四射、动感十足)。
教师重新在静音状态下播放这段视频。
提问:舞蹈有何特点,还激情、还奔放吗?(不激情、不奔放。原因是没有音乐。)
教师评价后引出新课学习内容:拉丁美洲音乐
师:对,这段激情四射的舞蹈仿佛将我们带到的遥远的拉丁美洲,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畅游拉丁美洲,享受拉美音乐、拉美的舞蹈带给我们的无穷的魅力。
课件展示课题:拉丁美洲民间音乐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舞蹈入手,意在激发学习兴趣,缩短学生与所学内容间的距离,使学生迅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境中,初步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活动4【活动】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展示目标:
课件同步展示学习目标
1、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拉丁美洲音乐作品,感受、体验拉丁美洲音乐风格。
2、初步知道拉美民间音乐概况,了解拉美音乐是三种音乐(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非洲音乐)的融合。
初步认识拉美民间器乐、歌舞和探戈音乐的特点。
活动5【活动】学生展示
新课教学:
1、学生展示:
教师引导、组织学生活动。
师:同学们,有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你所了解的拉丁美洲、及拉丁美洲的音乐吗?
【学生】课代表主持,学生按小组展示课前搜集准备的有关拉丁美洲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课代表及小组代表归纳评价作业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及历史等,并作评价总结。
【设计意图】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成因复杂,要想用一节课的时间做较为全面的概述难度较大,因此,让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筛选、整合有关内容的学案,既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及相互了解,提高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
师:首先,从地理学科中我们学到,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16世纪以前古印第安人曾创造了辉煌的玛雅、阿兹台克、印加三大文化,音乐也得到了较高的发展。后来经过了300多年的殖民统治,音乐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欧洲移民和非洲黑奴的到来,欧洲音乐、印第安音乐、黑人音乐相混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拉丁美洲音乐。
那拉丁美洲音乐究竟有多丰富,其音乐、舞蹈为何会为世人所瞩目,下面我们就从其中三首具有典型的拉美音乐入手,来共同解答这个问题。
活动6【活动】2、秘鲁民间器乐曲《告别》欣赏:
2、秘鲁民间器乐曲《告别》欣赏:
师:第一站,我们先来了解,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器乐曲《告别》,同时请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课件展示并播放音频)
1)请简单描述乐曲特点 ?(旋律优美,气势雄浑)
2)听辨乐器音色连接乐器图片。(排萧、恰朗戈、盖那笛等)
教师简单介绍各种乐器的特点。
【学生】观赏乐器的图片,辨听乐器音色说出乐器类别。聆听乐曲主题,想象音乐形象。哼唱乐曲主题,感受音乐形象。双手随音乐轻拍节奏,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体验乐曲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 图文与聆听结合让学生对拉美民间乐器及音色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哼唱乐曲主题,更能直接感受音乐形象。双手随音乐轻拍节奏,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更能体验乐曲风格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做评价总结。
师:《告别》是一首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乐曲,此曲采用五声音阶,乐句悠长,多为下行趋势,乐曲旋律优美、气势雄浑,表现了印第安人集会后,临行告别时的情景。
活动7【活动】3、墨西哥民间歌曲《美丽的小天使》欣赏
3、墨西哥民间歌曲《美丽的小天使》欣赏。
师:第二站,我们跟随美妙的歌声,来到墨西哥,来欣赏带有浓郁拉美民间音乐 风格的《美丽的小天使》。
播放音频展示问题:
1)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旋律平稳圆滑,缠绵美妙,优美动人,且略带淡淡的乡愁。)
2)请学生唱旋律,拍节奏,感受歌曲节奏、旋律有何特点?(采用3/4拍子,节奏平稳一致,连续采用切分节奏)。
3)歌曲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前部分是领唱,后面是合唱,中间间奏还伴有热情的的呼叫声)
【学生】聆听歌曲体验感受歌曲情绪及音乐特点,模唱歌曲中反复出现的节奏音型或部分旋律。跟音乐哼唱旋律、讨论发表自己对该曲音乐特点的看法。
4)教师引导学生视唱旋律、击打节奏,并分析特点,再小结。 师:这首歌曲是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采用七声大调式音阶,旋律进行平稳圆滑乐句悠长缠绵,且带有下行趋向。前部分是领唱,后部分为合唱,歌词用西班牙语,且带有淡淡的乡愁,是被称为是“松”的歌舞曲。墨西哥民族歌曲被称为“松”,与西班牙民间音乐有着不要可分的关系。 墨西哥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关系深深地带有西班牙人征服这片土地450年的痕迹,和早期三大文化的影响。所以墨西哥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文化,是具有十分典型的相互交融的特征。这首歌曲就是典型的相互交融的特点之一。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聆听、哼唱、讨论、分析等活动意在让其了解拉美音乐语言是如何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从而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松”则是墨西哥最具特色的音乐歌舞体裁形式,选择欣赏这首歌曲意在让学生了解掌握音乐文化的融合。
活动8【活动】4、阿根廷探戈舞曲《小伙伴》欣赏
4、阿根廷探戈舞曲《小伙伴》欣赏。
师:这一站我们将要来到阿根廷。提到阿根廷,同学们立刻想到什么(生:足球、世界杯、 )?但是告诉同学们,阿根廷不仅有大家喜欢的球星和世界杯,还有享誉国际舞坛的探戈和探戈舞曲。探戈是阿根廷的一种城市舞蹈,它实际上是一种集音乐、是个和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享受探戈及探戈舞曲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课件播放视频
思考:
舞曲节奏是怎么样的?(连续使用切分节奏,探戈舞曲风格) 2)舞曲情绪怎么样的?(既有平稳、持重的情调,又有紧张、激越的情绪,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绪)
3)探戈舞蹈特点又怎样?(似猫步、甩头、停顿,步伐变幻莫测等)
【学生】 认真观看,积极参与讨论,并模仿动作。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并总结。
师:为了让同学们准确说出其音乐特点,我么视唱旋律,拍打节奏。我们一起来。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其节奏特点(切分音)和旋律特点(悠扬、徐缓、深沉)。
课件展示旋律片段
【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然后总结。(探戈为阿根廷代表性舞蹈,音乐以2/4拍为主,切分节奏突出且样式多样。旋律徐缓、深沉,节奏强烈,既有平稳的情调,又有紧张、激越的情绪,七、八度大跳和半音级进有其明显的特点)
教师在鼓励同学参与舞蹈尝试的同时加以总结。
师:探戈舞蹈特点是:运步的方向象蟹行、脚法似猫步,行步轻盈中又显刚健,流动中伴以短暂的停顿(因此被称为“瞬间停顿的舞蹈”),舞步变幻莫测难以捉摸,动作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头部摆动、顿足机警活泼。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且师生的互动既活跃了课堂,又增进了友谊。
活动9【活动】5、学跳探戈
5、学跳探戈。
师:为了让我们更加容易学会探戈舞,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
(播放赵丽蓉小品《妈妈的今天》片段)
【学生】在欢乐气氛中轻松学探戈,有单人的也有双人的,教师也参与其中,气氛相当热烈。
【设计意图】该环节意在充分体现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增进师生的交流互动。新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体验感受音乐,也要创造表现音乐,因此学跳环节即体现了这一精神。此外,通过模仿学跳还可以体现学生的主题参与性,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友谊。
活动10【活动】6、反馈检测
6、反馈检测
讨论:请结合拉美地理知识和历史背景谈谈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融合 (依据是课本98页“知识----拉美音乐”和本单元“第二自然段”两段文字。
【学生】参与课堂反馈检测,评价本课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回顾梳理本课学习内容。
活动11【活动】7、小结
7、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三首乐曲学习及探戈舞蹈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拉丁美洲的音乐的特点:
1)其旋律大都以其声音阶为基础,节奏较多的非洲音乐的痕迹,如连续的切分音。
2)歌舞音乐是拉美音乐的灵魂。
3)其音乐大体包含印第安人音乐(主要存在于安第斯高原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拉美民间音乐(阿根廷、墨西哥、乌拉圭等国),和以黑人音乐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乐(加勒比海地区和巴西)三大类型。
总之,享受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学习音乐永远追寻的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