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地球的运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二十四节气更替主要是由于(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大小
2.关于下列四个节气,表述正确的是( )
A.立春当天——德州市正午物体的影子为一年中最短
B.立夏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C.立秋当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D.立冬前后——澳大利亚此时夜渐长,昼渐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2021年12月3日下午在北京同老挝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读“24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中老铁路通车当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4.谷雨至立夏期间( )
A.西安市是秋季 B.西安市白昼逐渐变短
C.西安市是冬季 D.西安市白昼逐渐变长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1月30日北京(东八区)时间5时42分神舟十五号与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实现空间站三舱三船构型。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5.住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小明同步收看发射转播,推测小明收看时间是( )
A.清晨 B.上午 C.下午 D.夜晚
6.神舟十五号与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当日,我国( )
A.由夏季向秋季过渡 B.正午树影越来越短
C.白昼时间逐渐变长 D.地球位于④~①之间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24等份,这就是24节气,24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下图不同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及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节气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的是( )
A.寒露 B.处暑 C.立秋 D.谷雨
8.我国北方地区,正午阳光照射到室内面积最大的一天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一条经线的形状是一个圆 B.不同纬度数的纬线长度不同
C.在地球仪上0°经线是赤道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10.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且处于热带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昼夜示意图,昼夜示意图(斜线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面小题
11.对甲、乙、丙、丁处于一天中的时段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正午 B.乙 :下午
C.丙:黄昏 D.丁:上半夜
12.这一天,判断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向南移动
B.北半球昼长夜短,次日太阳升起时刻变早
C.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最大,次日出现极夜
D.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影子最长
2023年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每天随朝阳一起升起,随日落而降下,下表是天气网发布的2023年四个重要节日升国旗的时间。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日期 1月1日 5月1日 7月1日 10月1日
升旗时间 07:37 05:15 04:50 06:11
13.一年中,导致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
14.北京四季分明,并且夏季为6、7、8三个月,请问北京在( )
A.北寒带 B.热带 C.北温带 D.南寒带
读“地球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该示意图( )
A.只能表示地球自转 B.可以表示地球公转
C.不能解释四季的变化 D.只能解释昼夜长短的变化
16.图中字母代表冬至日的是( )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1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芜湖市不同日期房屋窗户光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弧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在图中A、B、C、D四处,太阳光直射赤道的是B和_________;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的是__________;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的是__________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是__________。
(3)甲、乙分别为夏、冬至日芜湖市某房屋中午时分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其中室内获得太阳光照范围较大的是__________图,此时正值_________日;室内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照较强的是 图,此时正值__________日。
(4)2017年7月30日上午9时,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典礼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此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处于 ( )
A.A和B之间 B.B和C之间 C.C和D之间 D.D和A之间
(5)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芜湖市民适合开展的户外活动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B 6.D
7.A 8.D
9.B 10.B
11.A 12.A
13.B 14.C
15.B 16.A
17.(1)
(2)D C A C
(3)甲 冬至 乙 夏至
(4)C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