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 课件(8)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 课件(8)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4:12:38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
聆听歌曲,能否猜出歌名?
《摇篮曲》 舒伯特
*
—— 舒伯特与他的艺术歌曲
*
继古典主义之后,一种新的音乐形式逐渐形成。
这种新的音乐形式比较注重乐曲的内容,体现个
人情感表达,从主观去感受世界。
不再严格地要求乐曲的结构,
开始了“浪漫音乐时期”。
在浪漫音乐时期中出现了
一位伟大的“歌曲之王”——
奥地利作曲家 舒伯特
*
[奥]舒伯特(1797-1828 )
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生于维也纳的一个教师家庭。自幼从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
舒伯特是德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在他十八年紧张不间断的创作活动中,舒伯特一共完成了一千一百多部作品,包括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六百多首歌曲等。
虽然他三十一岁就去世了,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尤以艺术歌曲著称,被称为 “ 歌曲之王 ”。作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他生前受歧视,死后才得到很高的评价,成为和莫扎特、贝多芬并列的音乐大师。
*
艺术歌曲:
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一般都配有精心编配的钢琴曲伴奏。
*
这是舒伯特16岁时的铅笔画像
在这一时期,
舒伯特开始对大文学家——
歌德的抒情诗发生兴趣,
将它谱成歌曲而大受欢迎。
从此,舒伯特的音乐创作名声
逐渐在欧洲乐坛中流传开来。
第一段:
歌词叙述了小溪中鳟鱼悠游的样子。
第二段:
出现了一个渔夫,旁观者担心一会儿,只要河水清澈,鱼儿是不会上钩的,大自然底下的鱼儿、溪水、渔夫以及旁观者,在前两段歌词中并未发生变化,因此舒伯特以相同曲调描绘。
第三段:
歌词起了戏剧性的变化,不耐久等待的渔夫搅浑了溪水,旁观者咒他时,鳟鱼已被钓起,而此处为全曲唯一表现哀伤的地方。鱼自个儿上钩,渔夫走了,唯有旁观者唏噓不已,大自然恢复了原有的宁静。
鳟 鱼
*
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怎么样?
用哪种表演形式?采用什么乐器伴奏?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
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怎么样?
节奏欢快活泼,旋律抒情优美
用哪种表演形式?采用什么乐器伴奏?
独唱表演形式 钢琴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用音乐抒发对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恨。
*
分析人物心理特点
魔王:充满诱惑的、轻松欢快
父亲:焦虑、着急的、 却强装镇定
孩子:恐惧、紧张 、惊叫
叙述者:沉稳的
*
魔王
*
小夜曲
这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此曲采用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篇谱写成。
作为西洋乐曲体裁之一的“小夜曲”, 都以爱情为题材。歌曲描写了一个青年向他心爱的姑娘深情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
1 、聆听感受歌曲从节奏、旋律方面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
节奏缓慢,旋律优美,表现了年轻人爱慕姑娘的情感。
2、演奏乐器有哪些?
小提琴 钢琴
3、歌曲表现了什么风格?
抒情的浪漫风格
课 堂 考 查
1.舒伯特是何种乐派代表人物?
〈浪漫乐派〉
2.他最早的和最后的艺术歌曲是?
3.舒伯特是哪一國的人?
〈奥地利〉
〈鳟鱼、小夜曲〉
4.舒伯特的音乐别称是什么
〈歌曲之王或艺术歌曲之王〉
*
圣 母 颂
舒伯特在一八二五年,二十八岁时写下这首名曲「圣母颂」。原诗是苏格兰大文豪司各脱的著名长诗「湖上美人」中的一段诗......
在战火弥漫的黄昏, 士官罗德利在荒野漫步,不经意听到动人的歌声,原来是达格拉斯的公主爱莲,和著老臣贝恩的竖琴,在向圣母祷告的声音。
这是一首纯洁少女为了代父赎罪,向玛利亚祈祷的歌曲,因此舒伯特的这首圣母颂,是为女高音独唱而作,以女声演唱最能表达曲中的感情。
*
舒伯特的音乐作品很丰盛,
似乎他的一生是专为创作乐曲而存在的,刚创作完一首乐曲,
接着又创作另一首乐曲。
从13岁到31岁去世的时候为止,
舒伯特一共谱写了一千余首曲子。
大量的作品,
证明他是一位勤奋的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