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聆听艺术歌曲《魔王》,
2学情分析
《魔王》这首歌曲叙事性和他鲜明的人物,适合学生从唱、读、演等多角度体验,因此
本节课选择鉴赏《魔王》为主要内容,以歌曲中的钢琴伴奏、音乐形象刻划的特点为鉴赏重点。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歌曲《魔王》,感受、探究音乐形象的塑造及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
难点:用音乐要素探究音乐形象的塑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1、聆听艺术歌曲《魔王》,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探究歌曲中音乐形象的塑造及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
2、掌握“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艺术特点,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重要代表作品。
3、通过学习,学生能喜欢艺术歌曲,体会艺术歌曲的魅力。学时重点
欣赏歌曲《魔王》,感受、探究音乐形象的塑造及钢琴伴奏的艺术特色。学时难点
用音乐要素探究音乐形象的塑造。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课前播放舒伯特《小夜曲》,学生进教室。
课前播放舒伯特《小夜曲》,学生进教室。
一、导入:
自我介绍。
教师演唱舒伯特《摇篮曲》,问:大家知道这首《摇篮曲》是谁写的吗?(舒伯特)
对,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设计理念:以教师演唱舒伯特的歌曲直接入题,简洁明晰,有吸引力]
二、舒伯特简介:图片课件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介绍舒伯特的生平、主要作品。
所处社会环境: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舒伯特生于维也纳的一个教师家庭。自幼从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舒伯特所生活的年代,正处在欧洲封建复辟时期。法国大革命影响下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遭到残酷镇压,奥地利成了“各民族的监狱”人们更加渴望自由与平等。舒伯特就是在这样黑暗的、令人窒息的环境中生活和进行创作的。
虽然,舒伯特的歌曲和音乐作品当时在维也纳的市民中已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了。但却因得不到官方的赏识而难以出版和演出。舒伯特一生清贫。
作品:
舒伯特从14岁到31岁去世的时候为止,舒伯特一共谱写了一千余首曲子。共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是艺术歌曲的大师,世上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越他,甚至也没有人能与之相提并论,因此,舒伯特完全可称为“艺术歌曲的领袖”。被誉为“歌曲之王”。
[设计理念:教师的语言让学生能很快获得舒伯特的信息。]
三.理解艺术歌曲的概念:
师:“舒伯特最突出的成就是艺术歌曲,那么什么是艺术歌曲呢?”
(课件):艺术歌曲是由艺术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目的,根据文学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曲,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对演唱技术有较高要求。
[设计理念:在欣赏前理解艺术歌曲的概念,使下面的欣赏更加明确。]
四、赏听歌曲《魔王》
舒伯特短暂的一生写了那么多音乐作品,我们在座的同学说不定也有不错的创作能力。请你也当一回作曲家。
(一)根据情境设计音乐:你会用怎样的音乐要素表现下面的情境?
1、 提供情境(文字): 父亲怀抱着生病的孩子,策马奔驰在黑暗的森林中,魔王用尽各种办法引诱和威逼孩子,父亲竭尽全力安慰孩子。
2、学生根据提供的情境设计音乐的节奏、情绪。。
教师请学生回答或演示:如奔驰节奏是快的,阴森森的用低沉的声音,等等,让学生尽情发挥,也可同学讨论后再回答。(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或用钢琴或以人声或肢体语言与学生共同体验。
3、然后教师演奏舒伯特《魔王》引子部分,感受钢琴表现的紧张气氛。
[设计理念:让学生设计音乐表现情境,体验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扩散思维和创造力。然后与舒伯特的音乐对比,学生感触更深。]
(二)完整欣赏歌曲(第一遍)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舒伯特18岁时创作的《魔王》,有人讲仅凭这一首歌,舒伯特就能垂名千古,刚才老师演奏的就是歌曲的引子部分。 ”
学生带问题欣赏:歌曲表现的是怎样的情绪气氛?哪个角色印象最深?
学生听赏完后,和周围的同学讨论问题,然后教师逐个提问并分析,及时鼓励表扬。
[设计理念:第一遍完整欣赏,给学生初步的的印象]
(三)片段欣赏1(引子----“我儿,那是烟雾在飘荡”,感受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重点聆听钢琴伴奏,得出感受:渲染气氛,衬托歌曲意境,与演唱相辅相成,是艺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设计理念:片段欣赏,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钢琴部分,任务明晰。]
(四)片段欣赏2(好孩子啊,随我来吧——结束):感受歌曲人物刻划的特点:体会用怎样的旋律节奏来表现不同的人物?
1、先请四个学生朗诵课本116页中的对白,体会角色。
2、片段欣赏,问题:歌曲怎样用不同的音乐表现不同的角色,刻划人物形象?
让学生讨论魔王、儿子、父亲三个角色的不同音调,不同特点,然后通过演唱、学唱、表演逐一详细分析。
魔王:温柔诱惑的音调,速度较快,旋律轻巧。
教师演唱“好孩子啊,随我来吧——还有金边衣裳。”,学生学唱体验。
儿子:惊慌害怕,音调较高,一次比一次高。
学生体验: 引导学生模仿儿子前后三次叫父亲的声音,“啊,父亲啊父亲,”感受音调一次比一次高以及不协和音程,营造越来越紧张的气氛,表现儿子的恐惧。
父亲:平稳低沉的音调,速度较慢。
模仿演唱:“别害怕,我的儿你别怕,那是风吹树叶的声音。”体会父亲尽力平稳安慰的声音。
小结: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注重人物形象的刻划,运用多种音乐塑造形象。对演唱者有较高的要求。
[设计理念:片段欣赏,重点感受音乐形象的塑造,教师的演唱学生的体验充分感受不同形象不同的音乐,深度体验舒伯特艺术歌曲人物刻划的精湛手法]
(五)介绍歌词来源
作品根据歌德的诗作《魔王》来写作的,舒伯特被诗的内容所感动,谱写了这首歌曲。歌词寓意提问:结合作者的生活时代,体会歌曲的深刻寓意是什么?这里的魔王指什么?(统治阶级,)父亲儿子指什么?(知识分子,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歌词,主要以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歌德、席勒和海涅等人的抒情诗为主。这些抒情诗内容简短精悍、寓意深刻优美典雅,有很强的浪漫情调与抒情风格。舒伯特这位天才的旋律作曲家,善于把诗歌变成音乐,旋律像永不枯竭的泉水不断涌现出来,赋予歌词以诗的品质与内涵,把歌曲的艺术表现提至更高的水平。
[设计理念:以简洁的语言介绍,让学生对艺术歌曲的歌词有直接明了的了解]
(六)完整欣赏歌曲:分角色跟随音乐朗诵
[设计理念:在学生基本感受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进一步体会歌曲,也可以活跃气氛。]
五、以选择的方式归纳艺术歌曲的特点:下面哪几点是艺术歌曲的特点?
1)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十分重要的作用,渲染气氛,衬托歌曲意境,与演唱相辅相成,是艺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表达爱情为主题
3)常选用著名诗人的优秀诗作作为歌词进行谱曲,寓意深刻。
4)对演唱者有较高的要求,用美声演唱。
5)多声部旋律
6)在游行和各种集会上演唱起宣传鼓舞作用。
7)曲调以雄壮豪迈着居多,音域不太宽广,机构也不复杂,歌词通俗简练,一般易于上口。
8)演唱形式一般为齐唱或轮唱,也有用合唱形式;有无伴奏均可。
9)注重人物形象的刻划,运用多种音乐塑造形象。
[设计理念:让学生选择,降低了难度,提高学生的兴趣,在选择中掌握艺术歌曲的特点]
六、辩听艺术歌曲:聆听歌曲片段,辩听哪几首是艺术歌曲?
《菩提树》《在那东山顶上》《野玫瑰》《中国风》《我爱你中国》《青藏高原》
七、小结:
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很短暂,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600多首的艺术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聆听更多的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
七、课后布置:
1、你还知道舒伯特的哪些艺术歌曲?搜集到并学着唱一唱。
2、课后找一找中国近代艺术歌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