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舒伯特及他的艺术歌曲
(1797年-1828年)
奥地利作曲家,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创始人。为后世留下了歌曲600多首、歌剧14部,交响曲9部,合唱曲100多部……
在生命短短的31年中,舒伯特饱受贫穷、病魔的煎熬,却留下了600多首委婉动听的艺术歌曲,并创立了“声乐套曲”,因此被誉为“歌曲之王”。
19世纪起源于德国的一种精致的独唱歌曲,用以区别于民谣。旋律优美典雅,意境深邃;伴奏音乐精致、鲜明而生动;音乐形象准确,对演唱技术有较高要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813年--1819年(16-22岁)
主要作品:《纺车旁的玛格丽塔》《红玫瑰》
《鳟 鱼》 《魔 王》
根据 歌 德 同名叙事诗改编
作词:歌 德
作曲:舒伯特
18岁的作品
《 魔 王 》(德)歌德
四个角色:叙事人、父亲、儿子、魔王。
叙事人:是谁骑马飞奔,夜半风中? 是一位父亲和他发着高烧的儿子, 他将他爱儿搂抱在怀, 紧紧地抱着,使他温暖。
父亲:“我儿,为何这样惊惶害怕?”
儿子:“啊,父亲,你可看见魔王?那魔王戴着雉尾王冠。”
父亲:“我儿,那是林中的烟雾在飘荡。”
魔王:“好孩子啊,随我来吧!我和你一起快乐游嬉,鲜花布满溪边,我的
母亲还有金边的衣裳。”
儿子:“啊!父亲啊父亲,你听见没有,那魔王低声对我说什么? ”
父亲:“你别怕,我的儿,那是寒风吹动枯叶在响。”
魔王: “好孩子,你可愿随我去? 我的女儿会和你一起做游戏,唱歌跳舞让
你欢喜。”
儿子:“父亲,父亲,你没瞧见那边魔王的女儿在阴暗的地方?”
父亲:“我儿,我儿,我看得很清楚, 那是柳树灰色的阴影。”
魔王:“我真爱你啊,你的美貌实在美丽。 你要是不愿意,我就用武力。”
儿子:“父亲啊,父亲,他已抓住我, 魔王卡得我不能呼吸!”
叙事人:父亲战战兢兢,策马如风行, 他双臂紧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 又慌又累,回到家中,怀里的孩子已经死去。
四个角色
叙事人:平静地描述(2次)
父亲:担忧、焦急、镇定(4次)
儿子:恐惧、紧张(4次)
魔王:亲切、充满诱惑、威胁(3次)
(德)歌 德作词
(奥)舒伯特作曲
1、体会钢琴伴奏为歌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关注一人唱四角的语气和音色转换。
关注以下问题:
1、听辨其中哪个角色的声音、旋律最好听,影射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钢琴伴奏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3、关注谱面上有哪些特征(如变化音、装饰音、强弱记号、转调等……)?
1、钢琴伴奏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右手使用三连音模仿急促的马蹄声;左手音阶模仿狂风暴雨之夜。
小结:钢琴伴奏有提示、配合、烘托、渲染作用;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与整首歌曲融为一体 。
2、关注谱面上有哪些特征?
3、你认为哪种声音、旋律最好听,影射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德)歌 德作词
(奥)舒伯特作曲
1、钢琴伴奏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右手使用三连音模仿急促的马蹄声;左手音阶模仿狂风暴雨之夜。
小结:钢琴伴奏有提示、配合、烘托、渲染作用;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与整首歌曲融为一体 。
2、关注谱面上有哪些特征?
变化音、装饰音、表情记号较多、多次转调、一人唱四角不同语气演唱……
小结:这类歌曲的演唱有超高的要求,很难演唱和把握。
3、你认为哪种声音、旋律最好听,影射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魔王的歌声亲切、迷人,充满诱惑。
影射了作曲家对当时虚假和充满欺骗的一些社会状况的愤慨和不满。
作词:舒巴尔特
作曲:舒伯特
年仅20岁的舒伯特创作了闻名于世的艺术歌曲《鳟鱼》。
关注以下问题:
1、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一个场景?
2、钢琴伴奏在此歌中又起到了什么作用?
3、各段音乐情绪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歌曲背后影射的是怎样的社会现象?
仔细聆听前6小节精心设计的钢琴前奏
(转到暗淡的小调)
(转回明亮的大调)
(明亮的大调)
1、歌词多采用名家的诗作。
2、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与整首歌曲融为一体 。
3、音乐的表现手段和创作技艺比较复杂。
(转调多、变化音多,发声演唱有较高难度)
4、音乐侧重个人内心世界的刻画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性风格特点)
艺术歌曲的特征
舒伯特早期的艺术歌曲
大多从“我”的角度出发,听起来像作曲家本人的一篇日记一样。在作品中流露出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但常常出现一种无形的力量,阻挠着人们去获得幸福,甚至把人们引向黑暗、死亡,而作者只有痛恨而无力抗拒。
作品中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这种基调在他后期的作品中越发强烈。
饱经生活风霜的舒伯特,已失去了对现实的天真幻想,对严酷的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作品中更明显地把自己当成了第一主人公,作品篇幅也大了很多,矛盾冲突也更尖锐。
(1818年—1828年)
1819年--1828年(22-31岁)
主要作品:
《地神》 《美丽的磨坊女》(声乐套曲20首)
《小夜曲》 《幻想》 《冬之旅》(声乐套曲24首)
《小夜曲》,“天鹅之歌”中第四首, 这是舒伯特短促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此曲采用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篇谱写成。
《小夜曲》
莱尔斯塔勃词
舒 伯 特 曲
1819年--1828年(22-31岁)
主要作品:
《地神》 《美丽的磨坊女》(声乐套曲20首)
《小夜曲》 《幻想》 《冬之旅》(声乐套曲24首)
我的作品之所以存在,是由于我对音乐的理解和我的苦难,那些只有由苦难而产生的作品是很难使这个世界感到高兴的。
——舒伯特
22岁时创作了室内乐《鳟鱼钢琴五重奏》, 其中第四乐章以歌曲《鳟鱼》旋律为主题的变奏曲式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