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兴趣导入
一、引课,播放一首同学们熟悉的乐曲,《摇篮曲》的故事引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舒伯特。
二、舒伯特简介: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1、舒伯特所处音乐时代
舒伯特所处的年代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相交接的时期,他的作品既有古典主义的传统,又有浪漫主义的血液,他的交响曲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艺术歌曲和钢琴曲却完全地发展了浪漫主义,乐曲中绝妙的抒情性最具浪漫主义特征。
(此环节为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舒伯特作品,打下基础)
2、歌曲之王:
舒伯特是十八、九世纪以来第一个以优秀的歌曲创作闻名于世的音乐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作品大多侧重个人感情的表现,被誉为“歌曲之王”。
3、提出艺术歌曲的概念:
19世纪起源于德国的一种精致的独唱歌曲。旋律优美典雅,意境深邃;伴奏音乐精致、鲜明而生动;音乐形象准确,对演唱技术有较高要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活动2【讲授】新课传达
欣赏1、《魔王》
(一)介绍创作背景:
作品根据歌德的诗作《魔王》来写作的,歌德当时亲眼目睹了一个乡村小孩得不到很好的治疗,被父亲带回家死去,诗词描写了一路上孩子见到的树和烟等景物都变成了想象中的魔王,父亲不停的安慰孩子。舒伯特被诗的内容所感动,谱写了这首歌曲。
(二)分角色朗读诗词,加强对角色的理解;
(三)听音乐关注以下问题:(片段)
1、一人唱四角的语气和音色转换。
2、听辨其中哪个角色的声音、旋律最好听,影射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钢琴伴奏中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4、关注谱面上有哪些特征(变化音、转调……)?
(此环节可提高学生分析音乐的能力)
(四)讨论并解决问题。
欣赏2、《鳟鱼》
(一)歌词作者:德国的舒巴尔特。
(二)听音乐阅读歌词,并回答问题:
1、歌曲中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2、各段音乐情绪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歌曲背后影射的是怎样的社会现象
总结:并简介歌词来源。由于政治原因,作者当时被关在监狱,为了表达他向往自由的心情而写的,《鳟鱼》把统治者比喻搅浑水的渔夫,把群众比做上当受骗的小鳟鱼,影射了作者对社会状况的愤慨和不满。
(三)歌曲的结构:
(1)引子:表现了潺潺流水的形象及鳟鱼在河中自由的遨游;
(2)第一段:活泼天真的小鱼在河中嬉戏;
(3)第二段:渔夫要向小鳟鱼下毒手;
(4)第三段:情绪暗淡,渔夫搅浑水钓到了小鳟鱼;
(5)第四段:表达作者对鳟鱼的同情和激动的心情。
(此环节可以使学生欣赏时,有明确条理,更好的感受歌曲)
(四)学唱歌曲片段:
1、学会演唱,感受艺术歌曲是不容易把握和演唱的;
2、感受钢琴伴奏潺潺流水形象以及鳟鱼自由自在的遨游以及有感情地演唱。
(五)总结艺术歌曲特征:
1、歌词多采用名家的诗作。
2、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与整首歌曲融为一体 。
3、音乐的表现手段和创作技艺比较复杂。
(转调多、变化音多,发声演唱有较高难度)
4、音乐侧重个人内心世界的刻画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学生自己感受、体会、总结,老师起到引导作用)
欣赏3:《鳟鱼钢琴五重奏》:
观看并思考:
1、鳟鱼的主题出现了多少次?情绪有何不同? 2、每次主题的出现分别用了哪些乐器?
(此环节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扩大视野)
活动3【活动】亲身体验拓展
四、学生亲生体验、感受由老师带来现场版舒伯特《小夜曲》,使学生艺术歌曲的特征有进一步感受。
五、本课结束。
以舒伯特“我的作品之所以存在,是由于我对音乐的理解和我的苦难,那些只有由苦难而产生的作品是很难使这个世界感到高兴的”结束整堂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