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陂塘( ) 徜徉( )
飏青旗( ) 为赋新词强说愁( )
云bìn( )
bēi
cháng yáng
yáng
qiǎng
鬓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蒹葭杨柳似汀洲 汀洲:水中的小洲
(2)鸟下绿芜秦苑夕 芜:丛生的杂草
(3)蓬山此去无多路
蓬山: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
(4)豪兴徜徉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5)小园几许 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
(6)飏青旗,流水桥旁 飏:飞扬,飘扬
(7)为赋新词强说愁 强:竭力,极力
水中的小洲
丛生的杂草
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
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
飞扬,飘扬
竭力,极力
3.理解性默写。
(1)许浑《咸阳城东楼》中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用来比喻重大事情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诗句是: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2)李商隐《无题》中运用双关谐音和比喻修辞写对爱情忠贞,现常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写春风不再、百花凋零的景象,衬托离别之痛的句子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3)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中颇似辛弃疾“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的句子是: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
(4)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中写少年时代风华正茂而又无忧无虑(有时也用来感叹少年时候的年轻不懂事)的句子是: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远远围墙
隐隐茅堂
飏青旗
流水桥旁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阅读《咸阳城东楼》,完成4~6题。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写秋日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的怀古之情,音韵婉转,格调苍凉悲慨。
B.“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联,实写傍晚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生动传神。
C.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相对的词语词性相同。其中“秦苑”和“汉宫”用了借古称今的写法。
D.全诗除了第一句含有议论的成分,其余诗句都是寓情于景,没有议论。
【解析】D.尾联也有议论。
D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登楼所见,“一上”表明眼前景物触发诗人情感的时间短暂迅速。
B.颔联中的景物描写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萧条苍凉的氛围。
C.颈联视听结合,写秦苑、汉宫的荒废,景中有情,抒发诗人的无限感慨。
D.尾联“莫问”乃劝诫之词,表达了对唐王朝的憎恨以及自己消极的心态。
【解析】D.“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词,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汲取历史的教训。
D
6.诗中“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产生这一感情的缘由是什么?
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势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
阅读《无题》,完成7~9题。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书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坚忍的执着精神。
B.首联融情于景,两个“难”字概括了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C.颈联“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设想,笔法曲折奇丽。
D.尾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的机会很多。
【解析】D.“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的机会很多”理解有误。尾联意思: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她。
D
8.【情境化】初中三年,同学们即将毕业,很多同学在给老师的寄语一栏写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诗,请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这样的引用是否合理。
合理。这两句诗巧用比喻和双关,借春蚕和蜡烛表现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用来颂扬奋斗在教育事业第一线的兢兢业业的老师们再合适不过。
9.【对比理解 关键字】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面对人生中的难,无人诉说,只能倾情于文字。《行路难》(其一)中,李白反复慨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本诗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亦是如此。请结合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内容,说说两诗中的“难”分别指什么。
《行路难》(其一)中的“难”:诗人面对仕途的艰辛,生发了无限的悲叹与惆怅,因为急切不安,感慨前路艰难;《无题》中的“难”:主要体现为离别之痛,相思之苦。
阅读《行香子》(树绕村庄),完成10~12题。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首宋词从整个村庄起笔,一笔勾勒其轮廓,绿树环绕,水满池塘。
B.“倚东风,豪兴徜徉”,描写词人沐浴东风,豪兴闲游,怡然自得。
C.下片侧重描绘静态景象,静景动景互相映衬,风光如画,富含诗蕴。
D.通篇采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语言自然浅白,格调轻快,意趣盎然。
【解析】C.由下片中“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可知,这里集中笔力写的是动感极强、极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所以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物”,而非“静态景象”。
C
11.请自选角度赏析“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的表达效果,并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示例一:动词准确,“啼”“舞”“忙”三字写出了一幅动态景象,展现了春的生命活力、盎然生机,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愉悦(惬意、舒畅)之情。示例二: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生动表现了春光的生机勃勃,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愉悦(惬意、舒畅)之情。(也可从句式、动静、视听结合等角度来赏析)
12.请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
①通俗生动,朴素清新,质朴自然。“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如同口语,生动自然。写景如“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色彩简单鲜明又显出农家本色。②用词准确。“倚东风,豪兴徜徉”,“豪兴”点明心情,“倚”“徜徉”则写出词人怡然自得的神态。“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啼”“舞”“忙”与三个动物的活动特点相对应,写出了春天的生命活力。
阅读《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完成13~14题。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强”字,表现作者故作深沉,将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很完整。
B.“尽”字,概括了作者半生艰难辛酸的经历,是本词思想感情上的转折点。
C.“好”字,表现作者积极洒脱,将愁苦情绪寄予自然景色之中的轻松豁达。
D.“愁”字,贯穿全篇,表现作者“少年”至“而今”思想成熟的心路历程。
【解析】C.“轻松豁达”理解有误,结尾表面形似轻松,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C
14.词中用了两个“欲说还休”,有何妙处?试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作者连用两个“欲说还休”,采用叠句形式,充分表达了作者“愁”的深沉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