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艺术歌曲的音乐情绪,结合探究歌曲音乐要素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深刻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性,理解艺术歌曲的定义,认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基本特征;通过聆听并对比中外艺术歌曲,感悟艺术歌曲的魅力,使学生对艺术歌曲产生兴趣,并且初步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2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对艺术歌曲的认识尚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聆听歌曲,探究艺术歌曲如何体现;
教学难点:能在鉴赏过程中分析歌曲的不同音乐情绪和层次。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1、演唱黄自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把学生带入艺术歌曲的情境。介绍艺术歌曲的特征。
2、听一首乐曲让学生体会看能不能说出曲名和曲作者 (舒伯特的《小夜曲》)
3、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古典主义流派,他们的风格是音乐从教堂走入宫廷逐渐走向社会民众,音乐呈现简单、优美、动听的特质。而刚才听到的曲子属于什么流派?作者又是谁?通过舒伯特的《小夜曲》。引入浪漫主义音乐流派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揭示本节课题。并且提问,让学生诠释艺术歌曲的概念、特征,讲述舒伯特的生平事迹。
活动2【讲授】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1、介绍作曲家生平、成就、创造环境。介绍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的概念,向学生列举中外杰出的艺术歌曲作曲家以及他们创造的耳熟能详的歌曲。
2、《魔王》
(1)讲述创造背景,在欣赏之前让学生主义音乐情绪变化;
(2)探究式聆听音乐;
(3)交流:提问有关《魔王》的音乐情绪、歌曲的演出形式、歌词的内容、以及伴奏所要表达的意境;
复听音乐,边听边根据演唱的音色、语气辨别歌词、演唱角色。同伴奏音乐来体会音乐的意境和情绪。
(4)小结:歌曲的歌词采用了歌德的叙事诗,文学艺术性比较高,又配有情绪渲染性的钢琴伴奏,歌曲的演唱者男中音浑厚有力的音色和演唱技巧,形象地营造了马尔越过黑漆漆的森林的紧张氛围,戏剧性比较强。从歌曲的旋律的那种朗诵基调,也可以随着歌词语气的变化感受情绪的变化。从而使这部作品富有想像力和渲染力。
3、《鳟鱼》
(1)聆听童声合唱版本,通过中文歌词交流体会音乐的情绪变化
(2)这首歌曲就像一则寓言故事,介绍作词家与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和用意
(3)聆听德文独唱版本,让学生对比不同的寓言对歌曲风格有影响,在第三段音调变化所表现的情绪。
(4)分析旋律骨干音,学生举手哼唱。同时对比第三小调旋律,体会作曲家用大小调明暗色彩对比的手法表现情绪的变化
(5)小节:这首歌曲是根据舒巴尔特的一首抒情诗创作,作曲家以诗歌的内容为中心,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这就是艺术歌曲的特征。这种优美的抒情性的旋律特征也丰富了浪漫主义风格音乐的表现手法。
4、《菩提树》
(1)讲述什么是”声乐套曲“(由若干首内容有某些关联的声乐曲组成的套曲,歌词多描述个人生活感受和内心体验)
(2)聆听《菩提树》,学生举手回答听后感受,并与前面两首艺术歌曲做对比
(3)讲述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整部套曲的中心故事,作曲家与故事主人公的贫困潦倒达到共鸣,抒发真挚情感而写
(4)小节:《菩提树》是这部声乐套取中情绪较为明朗的一首,描写了流浪汉见到门前的一棵菩提树,回忆起过去的生活,表达主人公期盼能找到安宁的心情,也体会了舒伯特的心境。
活动3【活动】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1、欣赏《魔王》之后,鼓舞学生踊跃上台模仿歌曲中四种不同的角色,并且回答四种不同角色在歌曲中的心境。
2、在欣赏艺术歌曲《鳟鱼》的时候,学生边听边打拍子,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活动4【作业】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收集舒伯特其他一些著名艺术歌曲以及创造背景故事,拓展探索中国艺术歌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