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知识讲解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知识讲解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称为“遣唐使”。
·知识讲解
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
·知识讲解
唐长安城平面图
日本平城京平面图
·知识讲解
中国文字
安 以 宇 衣 於 加
阿 伊 江 久 己 之
日本文字
ぁ ぃ ぅ ぇ ぉ か
ァ ィ ェ ク コ シ
8世纪中期,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在参照中国汉字草书和楷书偏旁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自己的文字。
·知识讲解
服 饰
·知识讲解
文字
典籍
先进制度
天文历法
遣唐使
书法艺术
建筑技术
大唐盛世
·知识讲解
最有影响的人物——鉴真
6次东渡,前5次都没成功
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
754年,抵达日本
在日本传授佛经
传播中国的医药 、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知识讲解
第一次东渡日本,鉴真和弟子21人从扬州出发,因受到干扰而失败。
第二次东渡他买了军船,采办了不少佛像、佛具、药品等,随行的弟子和
技术人员达85人之多。可是船出长江口,就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第三次、第四次出海,都未成功。
第五次东渡,遇狂风巨浪,境况险恶,且船漂流到了海南岛南部。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在此次东渡中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长途跋涉和暑热染病,双目失明。。
鉴真六次东渡
·知识讲解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鉴真矢志不渝,5年后,66岁高龄的失明老人鉴真,毅然再次登上东渡的航船,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如愿地踏上了日本的土地。
·知识讲解
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日本奈良招提寺
鉴真带去了大量的书籍文物;
鉴真带去了大量的药方, 用鼻嗅的方法帮助日本人辨别药物,被奉为日本药商界的始祖;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知识讲解
唐与新罗的关系
·知识讲解
1.背景:
2.表现:
新罗是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
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知识讲解
玄奘西行
·知识讲解
玄奘是唐朝著名高僧,河南洛阳偃师人,俗姓陈,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
·知识讲解
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知识讲解
(1)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知识讲解
事件内容 时间 目的地 遭遇 贡献 著作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唐玄宗时期
唐太宗时期
日本
天竺
六次航行,
五次失败,
历尽磨难。
历尽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传播大唐文化
学习佛教
《大唐西域记》
·知识讲解
请你说说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
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②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知识讲解
隋唐时期和各国保持频繁交往的原因有哪些?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经济、文化繁荣;
3.唐政府实行开放的政策;
4.对外交通发达。
合作交流
·课堂小结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遣唐使
鉴真东渡
唐与新罗的关系
遣唐使的派遣
遣唐使的影响
六次东渡
主要贡献
西行经历和译经生涯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玄奘西行
新罗派遣使者和留学生
唐与新罗的经济文化交流
·当堂练习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这段文字出自《日本书纪》。为了实现文中所说的“常须达”,日本采取的措施是()
A.派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地区
B.派商人与唐朝通商
C.派僧人到唐朝传播佛教
D.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D
2.《大唐西域记》记载葱岭的环境:“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通过这一记载,我们可以()
A.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
B.感悟玄奘西行的艰难历程
C.总结文成公主入藏的成果
D.感悟鉴真东渡的精神内涵
·当堂练习
B
·当堂练习
3.玄奘回国后不仅译出佛经1300多卷,还把中国道家代表著作《老子》翻译成梵文,并由此传到印度。这表明玄奘()
A.传播了道家思想
B.促进了文化交流
C.加速了民族交融
D.推动了国家统一
B
4.“蕃坊“形成于唐中后期,是阿拉伯、波斯商人在华聚居区,其办事机构”蕃坊司“的主要职责是管理蕃坊事务、招徕商人和外商朝贡等事宜。这反映了当时()
A.形成平等互利的民族关系
B.唐朝与天竺交往密切
C.出现国家统一的盛世局面
D.开放包容的国家姿态
·当堂练习
D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完成《点拨训练》上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