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属于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无论是从位置、地形、气候等的自然环境方面,还是从人口、农业、工业等的人文环境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其可比性大,同时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教材选了将两大区域放到一节中,从两大地理分区的对比入手,使学生在比较中形成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这两大地理分区的整体认知。本节教材内容难易适中,其中关于四大地理单元具体界限的划分,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非常复杂,对于初中生来说,不容易掌握,故而教材没做明确规定。在初中地理课程中,要从方方面面分析我国的地域差异,学生难以掌握,因而主要讲自然环境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说明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易于学生学习。教材没有面面俱到的讲述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只选取了它们的一些突出特征进行介绍,大大减少了学生的识记内容,有效较低了难度要求。本节的教学重点突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难点在于对比掌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及其原因。本节内容分一课时教学,作为新授课处理。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是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一节学习的四大地区的划分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使学生们已经对地区有一个基本的概念理解。八年级上册课本学习了中国的民族、地形、气候、河流等,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学习难度适中。现实中的人文地理(如旅游、互联网等)使一部分学生已经感受到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在气候、植被、饮食等方面的明显不同,这部分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不大。还有一部分学生通过充分的课前预习,课本上的图片,以及电视等信息的传递在脑海中也会形成北方与南方不同的景象,总起来说学习难度也不大。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及各自的位置。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利用网络教室组织学习,PPT和谷歌地图软件展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各自风景图片,以外国中学生来我国旅游为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地理的热情。2、PPT软件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使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形象直观的呈现给学生。3、利用地图,组织学生自己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并自己动手画出各自范围内的主要地理事物(山脉走向、地形区、河流),对于找不全或找错的事物,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制作表格,学生自己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之处,并能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4、思维导图小结,加强学生识记能力。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以外国中学生来我校旅游为例导入新课,利用谷歌地图软件,带领学生观赏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地理的热情。 观看图片,直观的感受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不同,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迅速进入本节的学习。 谷歌地图图片资源
自主学习 提醒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自主预习。 依据要求预习课本内容 多媒体课件
成果展示 结合地图、表格和大量图片提出问题:1、北方和南方地区各自的位置如何界定? 2、比方和南方地区的突出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并解释造成差异的原因? 自然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分界线 主要地形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多 ,少) 气候类型 河流流量多少 典型植被 人文差异 南北方的差异 主要影响因素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农作物 作物熟制 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其他不同 1、根据地图明确北方和南方地区大致以秦岭至淮河一线为界。2、观看PPT展示的图片,完成表格。形象的记忆北方和南方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不同(如南尖北平、南稻北麦、南船北马等等)。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地图与图片。学生预习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将两个地区的重要地理事物落实到图上。
小组合作探究 1、结合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分析南方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2、找出分布在北方和南方的主要工业区,及其发展的条件?3、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课本并将所学知识串联应用的能力,教师在此环节以引导为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拓展。 小组合作,集思广益,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精读课本,与八年级上册相联系,合力解决问题。 多媒体课件
拓展提升 针对北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问题,提出你的可行性建议? 教师列举回答角度,例如从开源节流方面考虑。 学生发散思维,各抒己见,言之有理。
课堂小结 利用思维导图,完成本节内容的小结,完善知识体系。 跟随教师回顾本节知识点,并尝试自己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多媒体课件
会考专区 1、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蒙古族草原牧民大多居住的是蒙古包B.南方地区人民可以随时观赏冰雕艺术C.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D.阿拉伯人往往身着白色长袍,头戴头巾2、关于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的农田多为旱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B.南方地区一月平均气温一般高于0°C,冬季河流一般不结冰C.因为降水量的不同,北方河流的径流量比南方的小D.北方地区的民居墙体比南方的厚,屋顶坡度也比南方的大山脉构成我国地形骨架,也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我国地形国,回答3-5题.3、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与其对应的气象灾害、发生季节,正确的是 A. E ―台风―夏秋季节 B. F —寒潮―冬春季节 C. G ―梅雨― 春末夏初D. H ―洪涝―夏秋季节 4、H地区的地理特征有A.人口城市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B.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C.地形平坦,交通便利D.气温低,不利于作物生长 感受会考,提升自我。先自主完成练习,再小组订正、释疑。 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作为初中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空间思维能力较弱,因此这节课多采用地图与图片展示的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指图能力,利用图片直观形象的展现课程内容,使学生愿意学、乐于学。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本节内容设计多个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展示自己。小组内成员间多帮互助,共同提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于各小组采用分值量化,表扬优秀小组,鼓励落后小组,形成竞争环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①
G
③
②
④
E
H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