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文档属性

名称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2-10 16:1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一、教材分析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是八年级下册区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中重要的一节课,是北方地区 这一单元重点考察的内容。对于我们学习区域地理的分析,以及运用多种方法,从多个方面去分析这个地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学生树立热爱祖国的爱国 情感教育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学习以后各个重要的地区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借鉴作用。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学习黄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原时,让其动手设计贴地形 图,调动其学习兴趣。学习黄土高原地貌以及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时,每组讨论归纳,由中等生作中心发言人,进一步培养其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思考性 强的问题先由一般学生回答,尖子生点评,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断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认识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2、通过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归纳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知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能说出反映“黄土风情”的例子。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在新课导入的过程中首先利用微视频展示黄土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课前网络资源搜索相关知识为本课做好准备,锻炼了学生自己动手、合作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使用PPT ( http: / / www.21cnjy.com )软件、“谷歌地球”软件、格式工厂制作微视频:加载大量图片信息,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展示,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巧妙地化解抽象的地理知识 。用优美的视频视觉效果让学生清晰直观的体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以及解决措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重点,进而突破难点。 在教学总结环节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系统、直观的特点,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更牢固,更易形成体系。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些黄土高原的景观图片。提问学生有关黄土高原你知道些什么 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的答案肯定是多种多样的。窑洞、延安的宝塔山、黄河、信天游、黄土高原地区人们戴的白头巾都会进入他们的思维范围。 提前制作好ppt,展示黄土高原的风光。下载软件,给学生演示。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认识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2、通过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归纳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知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能说出反映“黄土风情”的例子。 学生共同朗读学习目标 运用PPT中的动画设置,尤其是字体和图片特效,吸引学生注意力
自主导学: 学生根据教材,结合助学完成导学内容。 1、黄土高原位于_____山脉以西,__________以东,_____以北,长城以南。高原自_____向_____倾斜。 2、所跨省级行政区(简称),自西向东依次为: 、宁、 、 。 3、黄土高原的地势:自 向 倾斜。 学生根据教材,结合助学完成导学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太行山脉;西:乌鞘岭;南:秦岭;北:长城)。黄土高原包括的省区(甘、宁、陕、晋)。黄土高原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然后通过多媒体出示与之相关的填图题,最后学生走上讲台将以上所指地形区在多媒体上正确标注。 投影仪展示学案 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利用多媒体动画或拼图设计引导学生指出黄土高原的范围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P33“活动”要求,说说黄土高原为什么具有过渡性 从地形来看,从_____向_____过渡。从气候的干湿区类型来看: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过渡。从农业生产来看,从__________向__________过渡。从自然植被来看,从__________ 向__________ 过度。 教师展示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 黄土塬 黄土峁 黄土墚 教师给予适当补充。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针对回答错的,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小组纠正,教师适时补充,指明至东向西的方向,展示中国地形图,从地形来看从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展示干湿地区图,从湿润、半湿润区向干旱、半干旱区转变。展示农业分布图,从种植业向牧业过渡。展示自然植被分布图,从森林向草原过渡。 学生试着总结概括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地表_____,__________。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介绍以上地貌。 PPT展示图片 维棠下载视频展示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图,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总结出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
精讲提升: 教师引领:黄土高原的成因探索。读课本P34的“阅读”和“活动”。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科学家的假说→风成说 学生根据阅读,结合图用简洁的语言概况黄土高原的形成: 学生根据活动,结合助学P26的第6题,风成说的证据: 将黄土的形成过程通过多媒体制作的简短的动画展现
拓展延伸,丰富知识: 教师出示多媒体,学生自主完成:黄土高原是____文明的发祥地。 世界古代文明的四大发源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展示相关名胜古迹的图片了解陕西的黄帝陵,秦始皇兵马俑;山西的应县木塔,平遥古城,壶口瀑布;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黄土高原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学生根据教材认识到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世界古代文明的四大发源地: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两河流域。 运用软件制作微视频 PPT展示图片,自定义动画呈现出图片
七、教学特色
本节课的内容识记的多,需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图、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题目的设计要步步深入,刚开始设计的要简单一些,慢慢的引入,要引导的适当,学生才能读图、识图。 在讲课时,多数学生经过讨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教师的引导能够接受,多用图来解释,在本节课尤其重要。将本节课的重点鼓励学生去合作探究,讲的再多不如看图来的明白,讲的再多不如学生自己探究得来的印象深刻。 在细节上,黄土高原的过渡性,加以强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点识记。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学生加以探究,根据教材上的阅读和相关活动鼓励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形成的原因。黄土风情完全采用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知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收获知识。 通过这节课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些地方讲的多,有些地方时间的安排还是有些欠妥,分层提高的题目不够全面,自己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