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04 23:2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单项选择题。
1.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开始于( )
A.1861年 B.1862年 C.1872年 D.1871年
2.《新全球史》中写道:“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沙皇俄国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 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
3. 关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俄国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B.农民可以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不得再任意交换和买卖农民
D.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 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是( )
A.18世纪初 B.17世纪初
C.19世纪初 D.16世纪初
5.土地问题是各国革命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俄国农民通过赎买获得土地,中国农民通过土改获得耕地”。请问,俄国和中国的农民分别在什么事件中获得了土地( )
①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 ②中国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 ④中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说明沙皇推行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
A.解放农奴 B.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C.避免革命,挽救统治危机 D.加强沙皇专制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 )
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B.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C.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8.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由此可以分析出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 )
①市场 ②劳动力 ③资金 ④原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 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 )
A.沙皇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B.农奴主实行的封建制度改革
C.农奴制的强化 D.政策调整
10.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那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强兵( )
A.设立参政院 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C.提倡学习 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D.创建常备军
11.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不断扩张的时期。下列各项没有反映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法国大革命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12. 宣布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是 ( )
A.彼得一世 B.查理二世 C.亚历山大二世 D.拿破仑
二、基础巩固。
13、简述俄国兴起的概况。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_______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_______。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_______人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_______公国逐渐崛起,到15世界晚期统一了俄国。
14、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概况。
15. 简述俄国1861年改革的情况。
三、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 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 620 000人,进而上升到1898年的3 000 000人 。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四分之三。……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敌对情绪”。
(2)阅读材料二、三,指出“解放农奴”如何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19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和俄国历史上分别进行了怎样的自救运动?结果有何不同?
四、探究题
17.探究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5.C 6.C 7.C 8.B 9.A 10.D 11.C 12.C
13.东斯拉夫人 基辅罗斯 蒙古 莫斯科
14.(1)时间:18世纪初。
(2)领导者:彼得一世。
(3)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4)内容:(注意了解)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⑤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15.(1)时间:1861年。
(2)目的:挽救统治危机。
(3)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4)内容: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5)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6.(1)进行1861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
(2)解放农奴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大量的自由、廉价的劳动力,俄国的
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同时也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①自救运动:中国:洋务运动;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②不同点: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17.相同点:①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②改革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③改革的对外影响相似,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17世纪晚期,俄国经济严重落后于西欧,彼得一世改革在于改变俄国落后面貌;1861年改革,是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亚历山大二世为了保证农奴主的政权,延缓革命的到来,宣布废除农奴制。
②改革内容不同: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社会习俗,丝毫未触动农奴制;1861年改革内容单一,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废除了农奴制。
③影响不同:前者加强了俄国农奴制,增强了国力,推动俄国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后者虽然很不彻底,但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④改革的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农奴主)阶级性质,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