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东北地区的地理位与自然环境吉林雾凇林海雪原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学习目标
1.掌握东北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
学会描述地理位置及重要性。
2.知道东北地区的省区、地形区分布,运用地
形图、剖面图判断地形地势特征,学会分析
河流流向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3、阅读气候资料,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一、认识东北位置与范围1.东北的范围黑、吉、辽三省2.土地面积78.8万千米2,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海陆位置 390N—530N我国东北部,南邻渤海、黄海经纬度位置 1150E—1350E一、东北地区位置、范围东北地区:
位于( ),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与( )为邻,北与( )为邻,西接( )自治区,南连( )省,邻( )海与( )海,与( )半岛隔海相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相对位置(海陆位置)二、东北的自然环境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丘陵:辽东丘陵地形特征黑
龙
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松 花 江嫩 江辽 河河
流
返回
东北林区地位:我国最大天然林区,木材外调最多西南林区:
横断山区、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
喜马拉雅山南坡东南林区:
台湾、
福建、
江西等地大兴安岭之冬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植被类型土地资源丰富地形特征小结地形以___ 、___和___为主
地表结构大致呈______的三带:
外围是黑龙江、 ______ 、______和______等流域低地,
中间是______和______
内部则是广阔的___ ___
平原丘陵山地半环状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山地丘陵平原东北的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差大
越往北气温越低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思考: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呈现什么规律?夏季温暖多雨短促
冬季寒冷干燥漫长哈尔滨雨热同期
热量不足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小结温度带以______ 、 ______和______为主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干湿地区以______ 、和______地区为主
气候特征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湿润半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说为什么东北气候寒冷?说说东北最突出的气候特征?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最北部,纬度高 东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长冬严寒,由于气温低,蒸发量较少而形成冷而湿的自然环境。思考:蒙古日
本对比中国、蒙古、日本,了解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蒙古:内陆国,有利于畜牧业,陆上交通日本:岛国,有利于海上交通,
渔业等海洋事业及海外各国的交往三、课堂练习海陆位置 :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优越性:
1.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2.沿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及海外各国的交往
3.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
北
平
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对比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纬度差异,了解中国
纬度位置对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海南岛东北平原
中温带
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平原
亚热带
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海南岛
热带
一年三熟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2013·青岛)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我国第二大平原
B.地势坦荡开阔
C.黑土面积广大
D.沼泽湿地较多2.A、B、C三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草地、林地
B.草地、林地、耕地
C.草地、耕地、林地
D.耕地、林地、草地1、范围与地理位置
(1)范围:包括_______省、_____省和_____省,简称“__________”。
(2)海陆位置:东北地区位于中国_____部,地处_______的核
心位置,东、北两面与_____及_______为邻;西接_________南连_____省,与_____半岛隔海相望。
(3)纬度位置: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_______与寒温
带,主要位于_______。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东北东北亚朝鲜俄罗斯内蒙古自治区河北山东中温带中温带四、课堂小结2.自然环境:
(1)地形特征: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_____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_____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_____和_____,内部是广阔的_____。
(2)气候特征:属于_________气候,冬季_________,夏季_________;降水多集中在_____,冬季降___较多。平原、丘陵和山地黑龙鸭绿山地丘陵平原温带季风寒冷漫长温暖短暂夏季雪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一是东北的地理位置,二是东北的自然环境,(也就是东北的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主要是讲了东北的相对位置(也就是海陆位置),这部分知识在课本中给予了明确的解答,也体现了东北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这部分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独立完成。经纬度位置在活动中体现出来,活动一中的②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活动二中②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小组独立完成。
自然环境也就是地理中自然地理部分,这部分知识教师先做以下总体讲解,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的大体结构,知道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方式,分小组在以后的学习中逐一学习。本节主要讲了地形和气候,而河流和资源中的森林资源主要在阅读中体现了,在正文中没有提及。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学完了世界地理,对地理位置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世界某个区域位置的基础上,学会对中国地理中某个区域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学习,进一步明确学习地理位置的方法。
1、部分学生对地理学习束手无策,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于自然地理的学习,学生也有了一定基础,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析自然地理中的地形特征是如何得出的;根据图6-9、6-10、6-11分析东北一月份和七月份气温特点,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并根据地形和气候对河流的影响进一步拓展开知识面得出东北地区河流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2、对地图的分析和利用能力差。
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科目,必须利用地图来学习知识,学生能够准确读图,识图、用图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学生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地理教学中至关重要。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东北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美丽的祖国勤奋学习,为保护祖国的环境从小事做起。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使用ppt软件,在新课导入中展示代表东北的典型性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知识的大体情况。
2.利用PPT软件展示东北的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地形图、河流分布图、气候图,以及一些相关的图片。
3.利用ppt可以承载大量的图片资料和练习题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东北的位置,地形特征,河流分布和气候的形成原因。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课程导入
教师展示东北的标准性图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
学生欣赏东北美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谷歌地图展示所用图片
自主学习
教师提示本环节的操作要领:第一步,学生查阅课本单独完成学案中的知识要点;第二步,组长带领本小组订正自主学习知识;第三步,教师对学生本环节的知识难点进行解答
一,学生自主学习本环节知识;二,组长订正本环节知识;三,学生提出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听教师解答。
教师利多媒体展示东北的位置,让学生从图中直观了解东北的经纬度位置。
合作探究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探究内容1.对比中国、蒙古、日本,了解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2. 对比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纬度差异,了解中国
纬度位置对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A、B、C三地适宜发展什么
农业生产部门?
本环节学生分以下几步完成:一,分小组讨论本环节的知识点,力争得出结论;二,小组之间交流得出的结论;三,听教师讲解本次探讨内容的正确结论
利用ppt和谷歌地图
展示本部分知识所用的图片内容。比较中国、日本和蒙古的海陆位置不同,从而分析优越性。
巩固练习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2013·青岛)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第二大平原B.地势坦荡开阔
C.黑土面积广大D.沼泽湿地较多
2.A、B、C三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草地、林地B.草地、林地、耕地C.草地、耕地、林地
D.耕地、林地、草地
教师向学生展示探究内容的相应结论
学生认真读题并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相应答案,并在小组中交流答案。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题目,并根据图片分析题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图、析图能力。
课堂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过程中重点解决的问题和学生们在学习出现的知识纰漏。
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了解学习某个区域自然地理的方法主要从位置和地形、气候、河流和资源等方面入手。
利用思维导图展示知识体系展示,将本节课的知识点进一步串联。
课堂评价
教师对某个学生或者某个小组的表现表现进行评价
小组长对本小组进行评价。
利用excle表格展示评价表,具体表格见下图。
课后延伸
教师布置学生每人做一份体现东北风情的手抄报
学生了解手抄报内容
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范例。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过去的地理教学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学生对所学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学起来也相当枯燥乏味,时间一长就对学习地理失去了兴趣。
1.有利于创设情景,渲染气氛,成功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广泛更深入地展开。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师生把一幅幅地图摆在眼前共同分析、共同探讨,将知识点一点点从地图中提取出来,培养了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利用多媒体软件控制,将本来枯燥的知识点可以用图片、动画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将知识点简化,有利于学生掌握,另外在体用多媒体可以讲原本的知识点无限扩大,深度延伸,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有难入简。
课堂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