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4 22:3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姓名: 年级:
《司马光》中,司马光用什么方法救出了掉进缸里的小孩?
2.“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持”是什么意思?
3.解释《司马光》中“众皆弃去”的“皆”。
4.《守株待兔》中,那个宋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
5.“兔不可复得”的“复”是什么意思?
6.说说《守株待兔》这个故事的寓意。
7.《精卫填海》中,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8.“常衔西山之木石”的“衔”是什么意思?
9.用自己的话描述精卫的形象。
10.《囊萤夜读》中,车胤是如何读书的?
11.“胤恭勤不倦”的“恭勤”是什么意思?
12.从车胤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品质?
13.《铁杵成针》中,老媪在做什么?
14.“太白感其意”的“感”是什么意思?
15.《铁杵成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6.解释“人不知而不愠”中的“愠”。
17.《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具体指什么?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表达了怎样的学习理念?
19.解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什么?
2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情感?
22.解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中“笃志”是什么意思?
24.《诫子书》中诸葛亮认为君子的行为操守是什么?
2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中“静”和“俭”的重要性是什么?
26.“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致远”是什么意思?
27.解释“非淡泊无以明志”。
28.“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说明了什么?
29.“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表达了怎样的感慨?
30.诸葛亮写《诫子书》的目的是什么?
31.《杨氏之子》中,孔君平为什么说杨梅是杨家的果子?
3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体现了杨氏之子怎样的特点?
33.解释“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中的“甚聪惠”。
34.用自己的话讲讲《杨氏之子》这个故事。
35.《伯牙鼓琴》中伯牙和子期是什么关系?
36.“伯牙破琴绝弦”说明了什么?
37.解释“志在高山”。
38.从《伯牙鼓琴》这个故事中能体会到什么情感?
39.《书戴嵩画牛》中杜处士对《斗牛图》的态度是怎样的?
40.“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含义是什么?
41.解释“尤所爱”。
42.说说《书戴嵩画牛》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43.《学弈》中两人学习态度有何不同?
4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
45.《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46.解释“专心致志”。
47.《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辩论的焦点是什么?
48.“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探汤”是什么意思?
49.孔子面对两小儿的辩论为什么不能决?
50.从《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两小儿有什么特点?
51.解释“孰为汝多知乎”。
52.《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
53.“人问之”的“之”指代什么?
54.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55.用自己的话复述《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
56.解释“取之,信然”。
57.《夸父逐日》中夸父逐日的原因是什么?
58.夸父逐日的过程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59.解释“饮于河、渭”。
60.《夸父逐日》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题的详细答案:
1.《司马光》中,司马光用石头击破水缸的方法救出了掉进缸里的小孩。
2.“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持”是拿、握着的意思。
3.解释《司马光》中“众皆弃去”的“皆”是全、都的意思,表示所有的人。
4.《守株待兔》中,那个宋人因为曾经在树桩旁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就以为还会有这样的好事发生,所以会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
5.“兔不可复得”的“复”是再次、又的意思。
6.说说《守株待兔》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讽刺那些妄图不劳而获的人,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要懂得变通。
7.《精卫填海》中,精卫因为被大海淹死,所以要填海报仇。
8.“常衔西山之木石”的“衔”是用嘴含着的意思。
9.用自己的话描述精卫的形象:精卫是一只意志坚定、不屈不挠、具有顽强精神的神鸟。
10.《囊萤夜读》中,车胤用白色薄绢做成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
11.“胤恭勤不倦”的“恭勤”是谨慎勤劳的意思。
12.从车胤身上我们能学到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品质。
13.《铁杵成针》中,老媪在磨铁杵。
14.“太白感其意”的“感”是被……感动的意思。
1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16.解释“人不知而不愠”中的“愠”是生气、恼怒的意思。
17.《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具体指多次自我反省,包括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表达了重视复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的学习理念。
19.解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的道理。
2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体现了孔子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珍惜。
22.解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2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中“笃志”是坚定志向的意思。
24.《诫子书》中诸葛亮认为君子的行为操守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中“静”能让人内心宁静从而修养身心,“俭”能培养品德。
26.“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致远”是达到高远目标的意思。
27.解释“非淡泊无以明志”: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
28.“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说明了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29.“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表达了时光飞速流逝,意志随着岁月而消失的感慨。
30.诸葛亮写《诫子书》的目的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31.《杨氏之子》中,孔君平因为杨梅和杨家同姓,所以说杨梅是杨家的果子。
3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体现了杨氏之子聪明机智、能言善辩的特点。
33.解释“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中的“甚聪惠”是非常聪明、有智慧的意思。
3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35.《伯牙鼓琴》中伯牙和子期是知音关系。
36.“伯牙破琴绝弦”说明了伯牙对子期的死感到非常悲痛,觉得世上再无知音,于是摔坏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37.解释“志在高山”:心里想着高山。
38.从这个故事中能体会到知音难觅、珍惜友情的情感。
39.《书戴嵩画牛》中杜处士对《斗牛图》非常喜爱。
40.“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含义是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织女。
41.解释“尤所爱”:特别喜爱。
42.说说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实际出发。
43.《学弈》中两人学习态度一人专心致志,另一人三心二意。
4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学习态度不同。
45.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6.解释“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精神集中。
47.《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辩论的焦点是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的远近。
48.“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探汤”是把手伸进热水里的意思,这里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49.孔子面对两小儿的辩论为什么不能决是因为当时的科学知识有限,孔子也无法确定谁对谁错。
50.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辩论的特点。
51.解释“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52.《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王戎因为知道李子树长在道路旁边而果实很多,一定是苦的,所以不去摘李子。
53.“人问之”的“之”指代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54.王戎是个聪明、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
55.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56.解释“取之,信然”: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57.《夸父逐日》中夸父逐日的原因可能是想把太阳摘下,让光明永远留在人间。
58.夸父逐日的过程体现了他的坚持不懈、勇于追求的精神。
59.解释“饮于河、渭”:到黄河、渭水喝水。
60.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夸父渴死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