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小升初模拟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33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一定要书写美观。(6分)
经过 gǎi gé kāi fàng( )40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jǔ hì zhǔ mù( )的成就,国家面貌有了rì xīn yuè yì( )的变化,国际地位更是有了qián suǒ wèi yǒu( )的提升。中国梦,强国梦,中华儿女zhú mèng qián xíng( ),共赴 bō lán zhuàng kuò( )的辉煌征程。
二、选择题。(12分)
1.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截然 间断 宽蔚 追根求源 B .含糊 勉强 蓬乱 司空见惯
C.哀思 执行 凸出 契而不舍 D.泡沫 彩荟 抛弃 一拥而入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走马观花 快走踏清秋 B.自古及今 及日中则如盘盂
C.从善如流 通国之善弈者也 D.声泪俱下 虽与之俱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C.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D.妈妈经常把影视歌星的名字张冠李戴,弄得我们啼笑皆非。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这支蜡烛是一个重要非常的东西,从现在开始,我们得为它的安全负责。
B.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
C.广东的人口占全国的8%,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
D.即使发动机没有研制成功,但研究员一点儿也不气馁。
5.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B.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C.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6.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
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C.他站在镜子前面闭上眼睛,过了好几分钟才睁开。
D.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夜的深渊中,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
7.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3分)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采取径向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方式同空间站组合体对接。三位航天员将进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正式开启6个月的太空之旅。
A.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B.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C.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开启6个月的太空之旅。
D.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3 位航天员成功入驻“天和”核心舱。
三.填空。(12分)
1.文有榜样。漫步名著佳作,我们崇敬李大钊的___,赞叹华罗庚的___。
敬佩张思德的___,感叹朱自清的___(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2.诗以言志。“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 ,”那是保家卫国之志;“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那是变法图强之志;“粉骨碎身浑不怕 ,_________,”那是坚守高洁之志;“________,快走踏清秋”,那是渴望建功立业之志。
3.读书,需要勤奋进取,所谓“_________ ,更有早行人”。读书,需要下一番苦功夫,“________ ,一字值千金”。
与智者交谈,常让我们有“听君一席话,_________ ”的感慨。与长者交谈,我们要谨记“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的忠告。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
四、(一)古文阅读。( 7 分)
(一)_________
有父子二人,居小村,营①果园。父病后,子不勤耕作,园渐荒芜。一日,父病危,谓②子曰:“园中有金。”言讫③而逝。子翻地寻金,无所得,甚怅然④。而是年秋,园中葡萄、苹果之属⑤皆大丰收。子始悟父言之理。
【注释]①营:建造,经营。②谓:告诉,说。③讫(qì):完结,终了。④怅然:失望,不如意。⑤属:类,类别。
1.根据你的理解,请给文章拟个题目,下列最合适的是( )
A.父子二人 B.园中有金 C.果园
2.对下列加点字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子不勤耕作(勤于) B.而是年秋(是的,的确) C.子始悟父言之理(领悟,明白)
3.“子始悟父言之理。”想一想:文中的儿子此时会对逝去的父亲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11分)
【材料一]“网红城市”是一个新兴词汇,随着移动短视频平台的爆火,关于城市
的短视频的关注量也突然增加,从而使得一批城市在互联网上被人们熟知,如重庆、
成都、南宁等,这些城市被称为网红城市。
【材料二]2023 年的“五一”假期,淄博烧烤爆红网络,令众多网友欲罢不能。有人
说,“一桌一炉一卷饼”是灵魂,小炉子代表温度、小饼代表包容、小葱代表豪爽……其实
这些都是外在的形式。真正令人痴迷的是那平易近人的烟火气,这才是一座城市里最
吸引人的。淄博烧烤还因为网友的分享而红,最初分享的是闲暇时间相对较多的大学
生,他们自发扮演起淄博烧烤的“代言人”,让淄博烧烤在持续接力传播中爆红。
[材料三]让城市由“网红”变“长红”,需要一些转变。一是认识城市服务能力,
根据城市的现状预判接待人数上限,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让游客有良好的旅游体
验。二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井然有序的交通和安全舒适的就餐住宿环境等。
三是提高城市文化品位,要更多更好地去发掘、培育和塑造城市新的文化点。
1.材料一中“突然”这个词说明了网红城市短视频的关注量_________
也体现了语言文字的_________
2.从材料二看,淄博烧烤爆红网络的原因是:(1)小炉子、小饼、小葱等代表的外在形式
(2)_________ (3)_________
3.让浙江九峰公园由“网红”变“长红”,结合材料,下列措施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公园管理处设置游客人数上限,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B.在公园周围建造更多的酒店,让游客有更好的住宿体验。
C.大力宣传公园的优点,每天来公园游玩的人越多越好。
D.在公园内安排更多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9分)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①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寻人启事的写法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人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来写。
②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学生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③见学生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④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⑤老师说,性别。
⑥女。大家唰唰写下。
⑦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妈好像四十二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十二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几十个人,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⑧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⑨“我妈妈特别爱唠叨……”“我妈妈很勤快,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还要做饭,搞卫生……”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
⑩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背有点驼什么的。”
大家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妈妈的,又好像不太像。
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鞋子,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认的依据。
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 )没有一个同学写得完整、准确。老师最后面色( )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身影;只欣喜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背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关爱父母吧!
1.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第 段中的括号里。(2分)
竟然 果然 凝重 沉重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照葫芦画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炸开了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读第 段中加点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分)
(1)干净漂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来也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把第 段中老师的话补充完整。(3分)
6.你是怎样理解第 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的?请写下来。(3分)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30分)
思考,能带给我们力量和乐趣,能帮助手我们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的感悟、新的成长。请你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把自己思考、实践、探索的过程写具体。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