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比较一下有何不同?
古诗
新诗
了解新诗
新诗也叫现代诗、白话诗,是相对于古诗而言的。一般新诗指的是“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包括现代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等。其特点是打破旧体诗格律的限制,采用接近于口语的白话和现代音韵,押韵自由,生动活泼,便于表现复杂的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
代表诗人:郭沫若、海子、徐志摩、北岛……
《两只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麽,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
《天狗》
郭沫若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
解 题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释义:站在地球边上发出呼喊
——行动上的主动性、庄重
”立“
——顶天立地、傲视天下
作者其人
人物趣事
作者其人
新 诗 奠 基 人 —— 郭 沫 若
对力的讴歌与赞美
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狂暴的太平洋
整体感知
所在
所见
所感
自由朗读诗歌,展开想象,并思考以下问题。
地球边上
整体感知
感情基调:
宏伟壮阔、气势逼人
诗歌主要描绘了哪些意象:
白云、北冰洋、大西洋、洪涛、地球、力
我
整体感知
画出诗歌当中描写“我”的句子,说一说“我”是一个什么形象?
“巨人”形象
“歌号者”形象
整体感知
所见之景
所感之情
思考:景有什么特点?
深入研读
抓住意象,品鉴画面
怒涌
壮丽
力大无穷
翻滚
毁灭、创造
宏大、壮丽、雄奇、气势磅礴
意向群
深入研读
拟人
巨大的想象
无数的白云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呦!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到。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呦!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呦!
啊啊!力呦!力呦!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呦!
拟人
雄伟、壮丽
讴歌、赞颂
从不同角度对“力”设喻,高度颂扬
排比
这首词的语言上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
惊叹
啊啊
叹号
呦
反复颂扬
突出强调
民歌特质
深入研读
例:大山的子孙呦~
例:蒹葭
思考探究
思考1:太平洋为何要推倒地球,“滚滚洪涛”又指什么?
知人论世
思考探究
时间:1919年9、10月间
当时郭沫若受到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当他置身于日本横滨的海岸,面对浩渺无边的大海,那惊天的激浪和时代的洪流一起撞击着他的胸怀,于是,诗人突发奇想,创作了一幅熊奇壮伟、气势逼人的画面,写下了这首对强大的力的赞歌。
“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到了喷火口,也找到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差不多是狂了。”
——《序我的诗》
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创作高峰——惠特曼《草叶集》的影响
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暴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
思考探究
思考探究
思考1:太平洋为何要推倒地球,“滚滚洪涛”又指什么?
原因: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
滚滚洪涛:象征着新生力量,革命气势磅礴,势不可挡。
诗歌的象征意义
思考2:如何理解诗歌中的 “力”字 为什么这个“力”要不断地“毁坏”又要不断地“创造”?这不矛盾么?
明确:不矛盾。毁坏的目的就在于创造,在于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力”的辩证法,毁坏旧的,创造新的。
首先,明确“力”的内涵,力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毁坏的是旧世界、旧中国、旧社会、旧文化
创造的是新世界、新社会、新中国、新文化
五四运动时期狂飙突进的精神的折射
思考3:本诗只有七行,诗人是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创造巨大力量的?
③语言形象生动。诗人将描写对象人格化,写白云在“怒涌”,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滚滚的洪涛在“毁坏”“创造”“努力”,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①想象奇特。诗人把自己想象成站立在地球边上的一个巨人,北冰洋、太平洋的景色也就尽收眼底了,由此诗人才可以自由地调用这些本来宏大的意象。
②强烈的抒彩。全诗直抒胸臆,运用了四组“啊啊”、六个“哟”及大量的感叹号,宣泄诗人热烈奔放、雄壮豪迈的情感。此外还善用短句与排比,短句的力度加上排比的气势使得情感如火山爆发般奔涌而出。
小 结
张扬、外放的“我”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我”是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遍及广阔天地宇宙,向着地球发出激情呼唤的巨人。
“我”立在地球边上吹响时代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