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地理考前押题最终卷01(江苏徐州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地理考前押题最终卷01(江苏徐州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6-05 05:12:24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地理考前押题最终卷01(江苏徐州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壶口瀑布以其“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景象而闻名于世。每年,壶口瀑布都以其不同的景色和独特的风景吸引着游客的目光。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壶口瀑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黄河上游 B.位于华北平原
C.瀑布含沙量大 D.春季宜观赏“金瀑飞流”
2.关于黄河流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宁夏平原是黄河冲积而成 B.河套平原用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种植业
C.治理黄河中游的根本是植树造林 D.黄河下游可见“地上河”景观
【答案】1.C 2.B
【解析】1.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为河口、桃花峪。据图可知,壶口瀑布位于河口和桃花峪之间的黄河中游河段,A错误,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瀑布含沙量大,B错误,C正确; 观赏瀑布时,河流中水量越大,瀑布越壮观。结合所学可知,壶口瀑布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可以观赏到壮观的“金瀑飞流”景观,D错误。故选C。
2.宁夏平原是黄河冲积而成,由于黄河水的灌溉与河套平原并称为塞外江南,A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治理的根本是植树造林,C说法正确;黄河下游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 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D说法正确。故选B。
【点睛】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分别是河口和桃花峪。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 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近年来,户外运动蓬勃发展。图为华北地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研学活动后,绘制的周边一处户外运动基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M处为攀岩基地,运动员从崖顶做绳降运动,运动员所需绳长可能为( )
A.150m B.240m C.200m D.180m
4.下列选项中,符合①②两地之间地势起伏状况的剖面图是( )
A. B.
C. D.
【答案】3.B 4.A
【解析】3.图中等高距为50m,M处为陡崖,有3条等高线相交,因此陡崖的相对高度H为:(3-1) ×50 m≤H< (3+1) ×50 m,即100 m≤H<200 m,故运动员从崖顶做绳降运动,运动员所需绳长可能为240m,B正确;150m、 200m、180m长度过短,ACD错误;故选B。
4.①②之间的最低处位于河谷,海拔为100—150 m,,B错误;①地海拔在350—400 m,②地海拔在300—350m,C错误;根据等高线疏密程度判断,从①地到河谷,坡度先陡后缓,海拔不断降低,A正确,D错误;故选A。
【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
图为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年辐射总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征是( )
A.由中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减 B.由中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增
C.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递增 D.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递减
6.与冬半年相比,夏半年太阳辐射变化幅度较小的原因是( )
A.太阳直射范围广 B.白昼长,日照长
C.地球绕地轴自转 D.人类排放CO2多
【答案】5.D 6.B
【解析】5.读图可知,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逐渐减少,极小值出现在极点,因此,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征是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递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结合所学可知,太阳辐射量与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有关,晴朗天气多,云层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总量高,夏半年太阳辐射变化幅度较小的原因是白昼长,日照长,B正确;夏半年太阳辐射变化幅度较小与太阳直射、地球自转、CO2多,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夏半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方在回归线附近,从此处向南北两侧递减,最小值在极点地区。冬半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方是赤道,从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少,极点处为零。
新疆独库(独山子至库车)公路纵贯天山南北,一半以上地段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川峡谷。每年10月至次年6月是独库公路的“冬眠期”,禁止车辆通行。下图为独库公路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夏季穿越独库公路,可获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体验,是因为公路沿线( )
A.纬度跨度大 B.东西距离长 C.地势起伏大 D.昼夜温差大
8.独库公路“冬眠期”禁止车辆通行,是由于该时段( )
A.降水多,洪涝灾害多发 B.大雾天气多,能见度低
C.气温低,路面积雪严重 D.台风登陆,摧毁建筑物
【答案】7.C 8.C
【解析】7.“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说地形高度变化大,致使气温产生差异,不同气候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自然面貌,夏季穿越独库公路,可获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体验,是因为公路穿越天山山脉,沿线地势起伏大,水热条件差异大,植被多种多样,C正确。越独库公路纬度跨度不大,独库公路为南北走向,东西距离短,AB错误。昼夜温差大不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原因,D错误。故选C。
8.独库公路“冬眠期”禁止车辆通行,是由于该时段气温低,路面积雪严重,车辆无法通行,危险系数高,C正确。此时是冬季,到处是结冰,不会出现洪涝灾害,A错误。大雾不是禁止车辆通行的原因,B错误。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对新疆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C。
【点睛】新疆独库公路,即217国道独山子至库车段。由于该公路过半以上地段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川峡谷,连接了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
9月24日下午,在返京途中,习近平在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和省长周乃翔陪同下来到枣庄市考察。枣庄是我国石榴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9.结合枣庄市地形图,概括枣庄市的地形特点( )
A.地形以盆地为主 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地形以高原为主 D.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10.枣庄市种植石榴需要预防的气象灾害是( )
①干旱 ②冻害 ③台风 ④梅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9.D 10.A
【解析】9.读图可知,枣庄市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河流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分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枣庄位于山东省,位于华北平原,华北平原春旱较为严重,①正确。华北平原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冻害比较严重,②正确。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③错误。梅雨主要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
【点睛】枣庄是山东省下辖市,处山东省南部,东依沂蒙山,西濒微山湖,枣庄境内著名旅游景点有台儿庄古城、微山湖湿地红荷风景区等。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0分)
解答题(共3题,共20分)
11.中国和非洲的合作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发展,为促进非洲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杂交水稻
马达加斯加水稻种植面积广,但产量低。经过中国农业技术专家们多年努力,成功培育出多种适合当地自然环境——耐旱、抗洪且高产的优质杂交水稻种子。目前马达加斯加已经成为非洲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地形及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说出马达加斯加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2)不同气候条件下,培育出的杂交水稻特性也不同。受 因素的影响,甲地年降水量比乙地丰富,是典型的 (气候类型),杂交水稻应具有抗洪的特性;乙地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征为 ,杂交水稻应具有抗洪和 两种特性。
探究二绿色发展
光伏发电,指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中国企业在肯尼亚建设的规模最大光伏发电站——加里萨光伏电站,镶嵌在东非高原广袤的热带草原上,成为主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污染,也带来了更多就业岗位,促进了经济发展。
(3)肯尼亚建设光伏电站的优势条件是 气候面积广,光照充足。
(4)说出在肯尼亚建设光伏电站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答案】(1)半球位置: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位于低纬度(或热带、南纬10°到25°之间)
(2) 地形 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终年炎热) 分干湿两季抗旱(耐旱)
(3)热带草原
(4)成为主要清洁能源基地,优化了肯尼亚的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污染;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等。
【分析】本大题以马达加斯地形及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试题,涉及马达加斯加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肯尼亚光伏电站的优势、肯尼亚光伏电站对当地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读图可得,马达加斯加位于14°S--24°S,43°E--51°E,完全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马达加斯加南部被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小部分位于南温带,位于低纬度地区。
(2)不同气候条件下,培育出的杂交水稻特性也不同。受地形因素的影响,甲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年降水量比乙地丰富,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杂交水稻应具有抗洪的特性;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杂交水稻应具有抗洪和耐旱两种特性。
(3)读图可知,肯尼亚位于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称为建设光伏电站的优势。
(4)根据材料可知,肯尼亚成为主要清洁能源基地,优化了肯尼亚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短缺的现状;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污染,改善环境;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等。
12.2024年2月,湖北经历两次冻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灾害。读湖北在中国的位置图(图1)及长江流域三大城市群规划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湖北省会武汉是长江上的重要海港,经过该城市的南北铁路干线是 。
(2)从图1可知,三大城市群主要处在长江的中游,所在区域属于 气候,土壤肥沃,农业发展条件优越,有大面积的 (耕地类型)分布。
湖北卫视台标(图3)取材于长江、汉江的交汇形态,色彩组合上蓝白交融,隐喻长江奔腾之势、两江汇流之意与跨越发展之姿。同时,湖北卫视也确定了“中国心·世界观”的频道理念。
(3)“中国心”代表湖北是中国的地理中心,“世界观”则体现了湖北卫视着力打造有国际影响到电视频道。作为内陆省份,能对湖北卫视定位“世界观”这一理念提供重要支撑的是( )
A.长江黄金水道 B.三峡水电站丰富水能 C.南北纵列的铁路线 D.国际机场
(4)乙地区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三峡水电站 (填序号)的建成缓解了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同时对缓解荆江河段的洪涝灾害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此外对“九曲回肠”的荆江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还有 。(任答一点)
(5)列举冻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任答一点)
【答案】(1)京广线
(2)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田
(3)A
(4) ② 退田还湖;河道裁弯取直;(任答一点)
(5)导致高铁大面积晚点;道路结冰和车辆碰撞事故;对建筑等各种设施等造成影响和损伤;农作物受到低温冻害;树枝折断;出现交通中断;供电(供水)中断、通讯中断;(任答一点)
【分析】本大题以湖北在中国的位置图及长江流域三大城市群规划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我国重要铁路干线、气候、长江治理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详解】(1)读图分析,湖北省会武汉是长江上的重要海港,是长江中游最大城市,经过该城市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广线,连接北京和广州。
(2)读图分析,三大城市群所在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农业发展条件优越,有大面积的水田分布,是我国水稻等粮食作物的重要产区。
(3)读图分析,湖北卫视台标取材于长江、汉江的交汇形态,作为内陆省份,能对湖北卫视定位“世界观”
这一理念提供重要支撑的是长江黄金水道,A正确;湖北卫视台标不能反映出三峡水电站、铁路线、机场,BCD错误;故选A。
(4)读图分析,乙地区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三峡水电站②的建成缓解了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是我国最大水利枢纽;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有退田还湖,增加湖泊的调蓄能力;河道裁弯取直,有利于洪水下泄等。
(5)冻雨是“雨滴在降落过程中,遇到温度低于0°C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的降水现象”,地面形成冰层,会影响出行安全,妨碍公路和铁路交通,导致高铁大面积晚点;威胁飞机的飞行安全;物体上覆盖冻雨层会增加负重,对建筑等各种设施等造成影响和损伤;可能会会压断树木、电线杆等,使通讯、供电中断;低温冻害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造成农业减产。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内容。
【跨越山海协力同行】
浙江省是党中央部署的对口援疆的重点省份。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大力实施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民生保障、民族团结、文化润疆、清廉援疆“六大工程”。共同建设团结和谐文明富裕的美好新疆。
探究一优势互补
新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依托独特的位置、资源与政策优势经济,获得迅速发展。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之一。新疆与浙江两个省级行政区各具优势,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1)新疆是“瓜果之乡”,浙江是“中国丝都”,分别简析两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2)简述新疆和浙江各自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探究二协调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浙江和新疆利用援疆平台纽带,健全区域帮扶机制,建立合作长效机制,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3)为进一步推动两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等。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等等。
(2)新疆:地域辽阔,面积广大;邻国众多,可发展边境贸易;矿产资源丰富: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等等。浙江: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丰富:科技发达;人才众多;资金雄厚: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支持:等等。
(3)加大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合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健全区域帮扶机制;建立合作长效机制;等等。
【分析】本题以我国省级行政示意图和乌鲁木齐、杭州气候图为材料,共设置三道试题,涉及新疆和浙江的农业发展气候条件、经济发展的优势、两地发展的建议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已学知识,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夏季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等等。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等等。
(2)根据已学知识,新疆地域辽阔,面积广大;邻国众多,可发展边境贸易;矿产资源丰富;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等等。浙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科技发达;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才众多;资金雄厚;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支持等等。
(3)为进一步推动两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加大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合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健全区域帮扶机制;建立合作长效机制等等。2024年中考地理考前押题最终卷01(江苏徐州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壶口瀑布以其“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景象而闻名于世。每年,壶口瀑布都以其不同的景色和独特的风景吸引着游客的目光。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壶口瀑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黄河上游 B.位于华北平原
C.瀑布含沙量大 D.春季宜观赏“金瀑飞流”
2.关于黄河流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宁夏平原是黄河冲积而成 B.河套平原用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种植业
C.治理黄河中游的根本是植树造林 D.黄河下游可见“地上河”景观
近年来,户外运动蓬勃发展。图为华北地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研学活动后,绘制的周边一处户外运动基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M处为攀岩基地,运动员从崖顶做绳降运动,运动员所需绳长可能为( )
A.150m B.240m C.200m D.180m
4.下列选项中,符合①②两地之间地势起伏状况的剖面图是( )
A. B.
C. D.
图为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年辐射总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征是( )
A.由中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减 B.由中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增
C.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递增 D.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递减
6.与冬半年相比,夏半年太阳辐射变化幅度较小的原因是( )
A.太阳直射范围广 B.白昼长,日照长
C.地球绕地轴自转 D.人类排放CO2多
新疆独库(独山子至库车)公路纵贯天山南北,一半以上地段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川峡谷。每年10月至次年6月是独库公路的“冬眠期”,禁止车辆通行。下图为独库公路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夏季穿越独库公路,可获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体验,是因为公路沿线( )
A.纬度跨度大 B.东西距离长 C.地势起伏大 D.昼夜温差大
8.独库公路“冬眠期”禁止车辆通行,是由于该时段( )
A.降水多,洪涝灾害多发 B.大雾天气多,能见度低
C.气温低,路面积雪严重 D.台风登陆,摧毁建筑物
9月24日下午,在返京途中,习近平在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和省长周乃翔陪同下来到枣庄市考察。枣庄是我国石榴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之一。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9.结合枣庄市地形图,概括枣庄市的地形特点( )
A.地形以盆地为主 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地形以高原为主 D.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10.枣庄市种植石榴需要预防的气象灾害是( )
①干旱 ②冻害 ③台风 ④梅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0分)
解答题(共3题,共20分)
11.中国和非洲的合作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发展,为促进非洲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杂交水稻
马达加斯加水稻种植面积广,但产量低。经过中国农业技术专家们多年努力,成功培育出多种适合当地自然环境——耐旱、抗洪且高产的优质杂交水稻种子。目前马达加斯加已经成为非洲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地形及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说出马达加斯加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2)不同气候条件下,培育出的杂交水稻特性也不同。受 因素的影响,甲地年降水量比乙地丰富,是典型的 (气候类型),杂交水稻应具有抗洪的特性;乙地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征为 ,杂交水稻应具有抗洪和 两种特性。
探究二绿色发展
光伏发电,指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中国企业在肯尼亚建设的规模最大光伏发电站——加里萨光伏电站,镶嵌在东非高原广袤的热带草原上,成为主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污染,也带来了更多就业岗位,促进了经济发展。
(3)肯尼亚建设光伏电站的优势条件是 气候面积广,光照充足。
(4)说出在肯尼亚建设光伏电站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12.2024年2月,湖北经历两次冻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灾害。读湖北在中国的位置图(图1)及长江流域三大城市群规划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1,湖北省会武汉是长江上的重要海港,经过该城市的南北铁路干线是 。
(2)从图1可知,三大城市群主要处在长江的中游,所在区域属于 气候,土壤肥沃,农业发展条件优越,
有大面积的 (耕地类型)分布。
湖北卫视台标(图3)取材于长江、汉江的交汇形态,色彩组合上蓝白交融,隐喻长江奔腾之势、两江汇流之意与跨越发展之姿。同时,湖北卫视也确定了“中国心·世界观”的频道理念。
(3)“中国心”代表湖北是中国的地理中心,“世界观”则体现了湖北卫视着力打造有国际影响到电视频道。作为内陆省份,能对湖北卫视定位“世界观”这一理念提供重要支撑的是( )
A.长江黄金水道 B.三峡水电站丰富水能 C.南北纵列的铁路线 D.国际机场
(4)乙地区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水能丰富,三峡水电站 (填序号)的建成缓解了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同时对缓解荆江河段的洪涝灾害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此外对“九曲回肠”的荆江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还有 。(任答一点)
(5)列举冻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任答一点)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内容。
【跨越山海协力同行】
浙江省是党中央部署的对口援疆的重点省份。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大力实施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民生保障、民族团结、文化润疆、清廉援疆“六大工程”。共同建设团结和谐文明富裕的美好新疆。
探究一优势互补
新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依托独特的位置、资源与政策优势经济,获得迅速发展。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之一。新疆与浙江两个省级行政区各具优势,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1)新疆是“瓜果之乡”,浙江是“中国丝都”,分别简析两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2)简述新疆和浙江各自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探究二协调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浙江和新疆利用援疆平台纽带,健全区域帮扶机制,建立合作长效机制,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3)为进一步推动两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