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地理考前押题最终卷02(江苏徐州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交通运输布局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等条件,还受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图为甘肃省铁路交通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武威到酒泉段铁路干线( )
A.沿山麓地带分布 B.沿盆地边缘分布
C.纵横交织成网 D.南北延伸成带状
2.下列关于图中交通线分布特点推理恰当的是( )
A.西北部人口密集,铁路线稠密 B.西北部地形平坦,铁路线稠密
C.东南部城镇较多,铁路线稠密 D.东南部气候寒冷,铁路线稀疏
【答案】1.A 2.C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武威到酒泉段铁路干线沿山麓地带分布,A正确。武威到酒泉段铁路干线没有沿盆地边缘分布、线路单一,没有纵横交织成网,东西延伸成带状,BCD错误。故选A。
2.西北部人口稀疏、铁路线稀疏,AB错误;东南部城镇较多,铁路线稠密,C正确;东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气候不寒冷,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人口分布界线黑河--腾冲一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3%,而人口占总人口的94%以上;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而人口仅占总人口的6%以下。
2022年我国共有17个货物吞吐量破亿吨的内河港口,全部位于长江流域,其中,有12个位于长江干流沿岸地区。读“长江沿岸货物吞吐量破亿吨的内河港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长江流域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源头生态脆弱,易发生水土流失 B.水能资源蕴藏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多
C.受地势影响,长江干流自东向西流 D.长江下游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4.货物吞吐量破亿吨的内河港口集中分布在长江沿岸,原因有( )
①位于内流区,连接省份多
②水量大,水流平稳
③枯水期长,利于工程建设
④宜宾以下河段无结冰期,四季通航
⑤人口城市密集,航运价值高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答案】3.A 4.D
【解析】3.长江源头生态脆弱,易发生水土流失,A正确;水能资源上游丰富,下游属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蕴藏量自西向东逐渐减少,B错误;受地势影响,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流,C错误;黄河下游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长江下游江平水阔,D错误。故选A。
4.货物吞吐量破亿吨的内河港口集中分布在长江沿岸,原因有水量大,水流平稳;宜宾以下河段无结冰期,四季通航;人口城市密集,航运价值高,②④⑤正确;位于外流区,连接省份多,①错误;枯水期短,利于工程建设,③错误。故选D。
【点睛】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
可可是制作巧克力的主要材料之一。图中阴影示意世界可可主要生产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世界可可产地主要分布在( )
A.干热地区 B.内陆地区
C.南美洲、非洲、欧洲 D.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
6.非洲可可主要生产国的经济( )
A.工业体系完善 B.出口初级产品 C.出口工业制成品 D.结构多元化
【答案】5.D 6.B
【解析】5.由图可知,世界可可产地主要分布在湿热地区,A错误;沿海地区,B错误;欧洲没有可可产地分布,C错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D正确。故选D。
6.由图可知,非洲可可主要生产国均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B正确、C错误;工业体系不完善,结构单一,AD错误。故选B。
【点睛】世界可可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其中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最为集中,因此可推测可可的生长习性为喜湿热。出口初级原材料的主要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的主要是欧美、大洋洲发达地区,反映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国际贸易分工不同。
“大河之路”是紧依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的一条公路,它纵贯美国南北,穿越美国中部地区10个重要农业带,是欣赏、观察密西西比河景观的最佳路径。下图示意“大河之路”的位置及美国本土部分农业带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大河之路”沿途可以感受到密西西比河的巨大价值有( )
①航运②发电③灌溉④旅游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大河之路”沿途②处可观赏到( )
A.湿热的水乡 B.辽阔的玉米地 C.苍翠的茶园 D.整齐的甘蔗林
【答案】7.A 8.B
【解析】7.大河之路沿线地区主要是密西西比河干流附近地区,是美国中部平原地区,是主要农业区,密西西比河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水量丰富,航运便利;干流流经中部平原地区,水流平缓,水能不丰富;沿河风光优美,有利于发展旅游业,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选A。
8.“大河之路”沿途,①处是乳畜业,②处是玉米带,③处是混台农业区,④处是棉花带(位于亚热带)。②
处是辽阔的玉米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地区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近年来,东南亚成为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家住河南郑州的小华一家人于2024年的元旦假期参加了某旅行社的“新马泰”三日游······读中南半岛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9.旅游期间,小华发现中南半岛的很多城市都沿河分布,其中流经曼谷的河流是( )
A.红河 B.湄南河 C.湄公河 D.伊洛瓦底江
10.在东南亚,小华一家人看到许多同样前来观光旅游的中国人,其主要原因有( )
①景观差异大,热带风光旖旎 ②交通便利,路途耗时短
③华人华侨多,语言沟通障碍小 ④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9.B 10.A
【解析】9.读图可得,泰国的首都曼谷在湄南河附近,B正确。红河流经的是越南的首都河内;湄公河流经老挝首都万象、柬埔寨首都金边;伊洛瓦底江流经的是缅甸,故ACD错误。故选B。
10.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与我国山水相连,距离近,路途耗时短;东南亚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的沙滩和岛屿,旅游有新异性;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是该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东南亚是海外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交流阻碍少,,①②③正确。东南亚经济不发达,科技水平不高,④错。故选A。
【点睛】东南亚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成为该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0分)
解答题(共3题,共20分)
11.如图为河西走廊地区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丝路咽喉】
(1)河西走廊地处 省西部,因其形状狭长,位于流经兰州的黄河以西,故名河西走廊。南侧为高大的 山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成为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在中国版图上,甘肃省宛若一柄玉如意,是我国东中部腹地通往西北地区乃至中亚各国的天然走廊和必经要道。
【能源走廊】
(2)酒泉市已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3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722万千瓦。酒泉能够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主要是因为河西走廊地区 资源丰富;试分析酒泉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 。(两点即可)并说出开发新能源的意义。 (两点即可)
【沙湖共存】
巴丹吉林沙漠中有很多被称为“海子”的湖泊,像蓝宝石洒落在沙漠中,并隐藏着从地下涌出的万千泉眼。形成“沙漠千湖”的奇观。
(3)巴丹吉林沙漠地区的湖泊多属于 (内流/外流)湖,湖泊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
【答案】(1) 甘肃 祁连
(2) 太阳能 晴天多,光照足,太阳辐射强;酒泉科技力量强,市场需求大等 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善环境质量等
(3)内流
【分析】本题以河西走廊地区位置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西走廊的位置、资源开发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南侧的为祁连山。
(2)读图结合所学可知,发展光伏发电主要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酒泉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足,太阳辐射强;酒泉科技力量强,发展光伏产业所需的硅资源储量丰富等,因此酒泉发展光伏发电有优势;太阳能、风能等属于清洁能源,无污染,有利于环境改善,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保障
我国能源供给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等。
(3)由题意可知,巴丹吉林沙漠地区的湖泊位于非季风气,以地下水为补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因此多内流河。
【点睛】河西走廊甘肃省西部,属于非季风区,其形状狭长,深居内陆,降水少,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多内流湖。
12.广东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打造“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项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拥有我国最长海岸线,海域辽阔,海水优质.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加工和出口基地。目前,广东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的优势,着力加快培育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群。
材料二:“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项目,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下养鱼的模式,既降低了海洋牧场用电成本,又提高了海洋空间利用率。
材料三:广东省国家级海洋牧场分布图和“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景观图。
(1)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项目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是 和 。
(2)相较于煤、石油等传统能源,海上风电项目使用的能源具有什么优势?(至少答出两点)
(3)海洋牧场属于 (农业生产部门)。
(4)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广东省发展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至少答出两点)
(5)相较于单一项目,该融合项目有哪些突出优势?(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1) 海洋能源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2)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资源。
(3)渔业
(4)海域、滩涂、海水养殖等面积广阔;经济基础雄厚,建设资金充足;水产养殖、工程技术先进,管理方式更先进。
(5)可以提供丰富的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减少环境污染;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场所,提高渔业产量,供应市场需求;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等。
【分析】本大题以广东省国家级海洋牧场分布图和“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景观图为材料,涉及海洋资源的理由、广东省发展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和突出优势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项目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是海洋能源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
(2)相较于煤、石油等传统能源,海上风电项目使用的能源是风能,具有清洁无污染、属于可再生资源。
(3)海洋牧场是现代化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海洋牧场是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渔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海洋牧场属于渔业部门。
(4)由图文资料可知,海洋空间资源上:广东海岸线长,海域广阔、滩涂较多;经济实力上:广东省位于珠江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资金充足;技术人才上:拥有众多高等院校,人才众多,拥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因此提升速度快。
(5)读题干可知,“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项目,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降低了海洋牧场用电成本,提供丰富的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场所,扩展渔业空间范围,从而提高渔业产量,供应市场需求,保障渔业产品供应安全;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等。
13.【乡村振兴】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阿土勒尔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该村坐落在海拔1600米的一片山顶悬崖上,从山底的小学到山顶的村庄需要沿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2016年8月政府投资修建了一条钢结构梯道,解决了群众出行安全问题。从此该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成功之路。下图中a为“阿土勒尔村周边等高线地形图”,b为“阿土勒尔村学生攀爬藤梯去上学的图片”,c为钢结构梯道。
(1)b图中学生上学途中需要攀爬的藤梯位于a图中 地(填字母),a图中D地是 (地形部位)。
(2)若将阿土勒尔村生态移民,整体搬迁,你认为图中A、B、C、D四地最适宜迁入的是 地,理由是 。
(3)同学们手绘了图中沿EF线的剖面图,其中最接近实际的一幅是( )
A. B.
C. D.
【答案】(1) C 山谷
(2) B 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有河流流经
(3)B
【分析】本大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根据图b,可知阿土勒尔村位于陡崖处,图a中C地为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故学生上学途中需要攀爬的藤梯位于a图中的C地。a图中D地是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发育河流。
(2)若将阿土勒尔村生态移民,整体搬迁,最适宜迁入的是B地,理由是B低海拔较低,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适合农耕,有河流流经,取水方便。
(3)结合图示来看,EF线经过的区域地势起伏大,E处海拔高,向F处海拔先是降低,中间有一个小山丘,海拔升高,然后又降低,经过陡崖,海拔高度下降到1100米以下,然后海拔又不断升高,F处的海拔高度低于E处。结合选项所给图示,B符合此特点。ACD错误,B正确。故选B。2024年中考地理考前押题最终卷02(江苏徐州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交通运输布局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技术水平等条件,还受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图为甘肃省铁路交通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武威到酒泉段铁路干线( )
A.沿山麓地带分布 B.沿盆地边缘分布
C.纵横交织成网 D.南北延伸成带状
2.下列关于图中交通线分布特点推理恰当的是( )
A.西北部人口密集,铁路线稠密 B.西北部地形平坦,铁路线稠密
C.东南部城镇较多,铁路线稠密 D.东南部气候寒冷,铁路线稀疏
2022年我国共有17个货物吞吐量破亿吨的内河港口,全部位于长江流域,其中,有12个位于长江干流沿岸地区。读“长江沿岸货物吞吐量破亿吨的内河港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长江流域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源头生态脆弱,易发生水土流失 B.水能资源蕴藏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多
C.受地势影响,长江干流自东向西流 D.长江下游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4.货物吞吐量破亿吨的内河港口集中分布在长江沿岸,原因有( )
①位于内流区,连接省份多
②水量大,水流平稳
③枯水期长,利于工程建设
④宜宾以下河段无结冰期,四季通航
⑤人口城市密集,航运价值高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可可是制作巧克力的主要材料之一。图中阴影示意世界可可主要生产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世界可可产地主要分布在( )
A.干热地区 B.内陆地区
C.南美洲、非洲、欧洲 D.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
6.非洲可可主要生产国的经济( )
A.工业体系完善 B.出口初级产品 C.出口工业制成品 D.结构多元化
“大河之路”是紧依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的一条公路,它纵贯美国南北,穿越美国中部地区10个重要农业带,是欣赏、观察密西西比河景观的最佳路径。下图示意“大河之路”的位置及美国本土部分农业带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大河之路”沿途可以感受到密西西比河的巨大价值有( )
①航运②发电③灌溉④旅游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大河之路”沿途②处可观赏到( )
A.湿热的水乡 B.辽阔的玉米地 C.苍翠的茶园 D.整齐的甘蔗林
近年来,东南亚成为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家住河南郑州的小华一家人于2024年的元旦假期参加了某旅行社的“新马泰”三日游······读中南半岛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9.旅游期间,小华发现中南半岛的很多城市都沿河分布,其中流经曼谷的河流是( )
A.红河 B.湄南河 C.湄公河 D.伊洛瓦底江
10.在东南亚,小华一家人看到许多同样前来观光旅游的中国人,其主要原因有( )
①景观差异大,热带风光旖旎 ②交通便利,路途耗时短
③华人华侨多,语言沟通障碍小 ④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20分)
解答题(共3题,共20分)
11.如图为河西走廊地区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丝路咽喉】
(1)河西走廊地处 省西部,因其形状狭长,位于流经兰州的黄河以西,故名河西走廊。南侧为高大的 山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成为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在中国版图上,甘肃省宛若一柄玉如意,是我国东中部腹地通往西北地区乃至中亚各国的天然走廊和必经要道。
【能源走廊】
(2)酒泉市已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3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722万千瓦。酒泉能够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主要是因为河西走廊地区 资源丰富;试分析酒泉发展光伏发电的有利条件: 。(两点即可)并说出开发新能源的意义。 (两点即可)
【沙湖共存】
巴丹吉林沙漠中有很多被称为“海子”的湖泊,像蓝宝石洒落在沙漠中,并隐藏着从地下涌出的万千泉眼。形成“沙漠千湖”的奇观。
(3)巴丹吉林沙漠地区的湖泊多属于 (内流/外流)湖,湖泊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
12.广东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打造“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项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拥有我国最长海岸线,海域辽阔,海水优质.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加工和出口基地。目前,广东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的优势,着力加快培育万亿级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群。
材料二:“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项目,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下养鱼的模式,既降低了海洋牧场用电成本,又提高了海洋空间利用率。
材料三:广东省国家级海洋牧场分布图和“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景观图。
(1)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上风电+海洋牧场”项目主要利用的自然资源是 和 。
(2)相较于煤、石油等传统能源,海上风电项目使用的能源具有什么优势?(至少答出两点)
(3)海洋牧场属于 (农业生产部门)。
(4)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广东省发展海洋牧场的有利条件。(至少答出两点)
(5)相较于单一项目,该融合项目有哪些突出优势?(至少答出两点)
13.【乡村振兴】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阿土勒尔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该村坐落在海拔1600米的一片山顶悬崖上,从山底的小学到山顶的村庄需要沿悬崖断续攀爬17条藤梯,2016年8月政府投资修建了一条钢结构梯道,解决了群众出行安全问题。从此该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成功之路。下图中a为“阿土勒尔村周边等高线地形图”,b为“阿土勒尔村学生攀爬藤梯去上学的图片”,c为钢结构梯道。
(1)b图中学生上学途中需要攀爬的藤梯位于a图中 地(填字母),a图中D地是 (地形部位)。
(2)若将阿土勒尔村生态移民,整体搬迁,你认为图中A、B、C、D四地最适宜迁入的是 地,理由是 。
(3)同学们手绘了图中沿EF线的剖面图,其中最接近实际的一幅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