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 配套教学设计(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 配套教学设计(2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7:01:21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沿着西方古代音乐发展的轨迹,聆听古典主义时期走向浪漫主义时间的
音乐,感受大师的情怀。
2、了解贝多芬、肖邦的生平及创作成就,欣赏《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
片段和《C小调革命练习曲》并分析作品。
3、学唱《欢乐颂》主题并分析主题
1、沿着西方古代音乐发展的轨迹,聆听古典主义时期走向浪漫主义时间的
音乐,感受大师的情怀。
2、了解贝多芬、肖邦的生平及创作成就,欣赏《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
片段和《C小调革命练习曲》并分析作品。
3、学唱《欢乐颂》主题并分析主题
2学情分析
了解贝多芬、肖邦的生平及创作成就,欣赏《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
片段和《C小调革命练习曲》并分析作品。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贝多芬和肖邦的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感受从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音乐特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的《浪漫曲》(出示课件)
1提问:同学们,这首乐曲表达什么样的情绪?谁的作品?曲名是?
(优美抒情,富于诗意,充满想象)
师:这首乐曲是西方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伟大作曲
家贝多芬的作品,曲名叫《浪漫曲》。今天让我们随着浪漫曲插上想象的翅膀飞跃时空,感受欧洲音乐的魅力,聆听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导入主题: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出示课件)
(二)学习新课
1、欧洲音乐风格的划分:欧洲音乐发源于距今大约3000年的古希腊,从
文艺复兴开始就蓬勃发展,流淌着千百首经久不衰的旋律,闪亮着一颗颗璀璨的恒星,他们的名字让我们终生难忘,他们的乐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音乐风格主要划分为:(出示课件)
巴洛克时期——(1600—1750)
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19世纪中叶)
民族主义时期——(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
近代——现代
2、介绍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出示课件)
(1)古典主义时期:
A、音乐特点:
这个时期被历史学家和美术学家推崇为“古典”,在音乐领域,古典主义风格表现在艺术上崇尚理性、强调道德力量,音乐语言朴素精练,以严谨和谐的形式表达淳朴真挚的感情。这一时期堪称欧洲音乐史上辉煌成就时期,同时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音乐的发展。
特点归纳:崇尚理性,感情约束,结构严谨,手法洗练。
B、代表人物:海顿(奥)、莫扎特(奥)、贝多芬(德)
(2)浪漫主义时期:
A、音乐特点:
浪漫主义风格表现在艺术上强调主观性,注重个人情感表达,偏重个性化的心理刻画,往往不同现实的本来面目,感情热烈而奔放,形式上不拘泥,各民族音乐家的作品充满鲜明的民族风格。
特点归纳:崇尚激情、感情奔放、结构自由、追求个性、民族风格。
B、代表人物:韦伯(德)、舒伯特(奥)、舒曼(德)、门德尔松(德)、肖邦(波兰)、李斯特(匈)、约翰·施特劳斯(奥)
3、欣赏体验
同学们,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谁起到桥梁的作用?你们对他的作品了解吗?能体现贝多芬最高艺术成就的是哪一部?
(1)欣赏《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选段:(出示课件)
A、介绍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伟大的作曲家。生于德国波恩。自幼跟从父亲
学习音乐,学习钢琴、小提琴,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十七岁到维也纳拜见莫扎特,二十二岁向海顿学习作曲,二十八岁开始听力衰退,直至两耳失聪。但他没有被厄运压倒,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用艺术创造来充实生活的缺陷。
1792年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向海顿学习作曲后,艺术上进步飞快。他是欧洲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音乐之先河,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位颇具创造性的作曲家,被称为“乐圣”。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代表作品:钢琴奏鸣曲《月光奏鸣曲》,交响乐:《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等。
B、创作背景:
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雷鸣般的掌声竟达五次之多。
创作特点: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了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
C、欣赏《欢乐颂》片段: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你对这首作品的体会?(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人们常说听贝多芬的作品一百次的听赏就有一百次的感受,同学
们有如此多的体会真是这首乐曲的精髓所在。贝多芬有一句名言: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迸发出火花。
D、演唱主题:(教师钢琴伴奏)(注意演唱时情绪要饱满,声音要有力。)
E、分析主题:
1)乐曲的拍号、节奏是什么?
2)重复的动机是什么?(坚信人类的理想通过斗争一定能够实现)
3)结合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特征,谈谈你对这首乐曲有何新的认识?
a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思想和愿望;
b体现了创新性;
c注重音乐与诗歌其它艺术形式的结合;
d标题叫《欢乐颂》,充分体现了它的标题性。
F、教师总结:通过分析发现,贝多芬的这部主题是用如此简单的节奏,如
此朴素的语言,却编织了世界上无处不在的古典旋律。它的经典之处不仅是给人以美,而更多的是让一代又一代的人,穿越时光遂道,获得无以替代的激情和力量,《第九交响曲》这部伟大而经典的旋律,将浪漫主义思想撒遍全世界,贝多芬真正称得上将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的音乐家。
(过度)在浪漫主义后期许多音乐家在浪漫主义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民族
的元素,从而产生民族乐派,它隶属于浪漫主义乐派的一个分支。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既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民族乐派的先驱,他的创作主要体现在钢琴领域,因此被人们誉称为“钢琴诗人”,他就是?(肖邦)
(2)欣赏《C小调练习曲》:(出示课件)
A、介绍肖邦:肖邦(1810—1849)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
间音乐的肖邦,七岁时就写了《波兰舞曲》。1829年离校成为知名的钢琴家和
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肖邦流亡国外,后定居巴黎,潜心创作。1849
年肖邦因病死于异邦。临终时嘱咐亲人把自己心脏运回祖国。
肖邦一生处于民族危亡时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为他创作的主旋律。而
为表达自己思念祖国、怀念故土之情,他的作品又深深植根于波兰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壤之中。像一首首美丽的诗篇,因此被人们称为“钢琴诗人”。
肖邦创作的主体是钢琴作品,主要代表作有《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
舞曲》、《革命练习曲》、《降b小调奏鸣曲》、《玛祖卡》等,以及写于早年的两
部钢琴协奏曲。他的作品中的哀情,犹如他自己说的,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
的”心声;他的作品的战斗气质,就象舒曼高度评价的那样,是“埋藏在花丛中
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B、作品创作背景:1831年秋天,肖邦带着自己祖国的热土离开了故乡,
来到了当时欧洲文化艺术中心维也纳和巴黎。旅途中,他听到了华沙革命失败的消
息,沙皇俄国军队侵入了波兰的首都,爱国的作曲家悲愤震惊,夜不成寐,在他的
脑海,激昂的音符此起彼伏,汇成汹涌的音响洪流,创作了《C小调练习曲》又叫《革命练习曲》。
C、欣赏音乐:
提问:下面我们来聆听作曲家是怎样用钢琴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的:
a、乐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愤怒,痛苦,悲壮)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爱国主义)
C、欣赏乐曲有何联想?
师:肖邦的这首《革命练习曲》实质上是一部反映波兰民族魂魄的大型交响巨作。钢琴键盘的有限天地包容了作曲家和他的同胞惊天动地的革命心声。其音响之丰富,激情之充沛,使人们想到肖邦有一段动人心腑的话:“我愿意唱出一切为愤怒的、奔放的情感所激发的声音,使我的作品能作为战歌。战歌已绝响,但它们的回声仍将荡漾在多瑙河两岸。”
D、分析作品:
a、情绪体会:请同学们用神态和肢体做情绪体会:愤怒、忧伤、震惊、焦虑、冲击力。
b、左手:奔腾激荡的旋律和悲壮的情绪,是作者痛苦心情的宣泄。
C、右手:和弦反映了果敢、坚定的音乐形象,体现出作者的愤怒大无
畏的英雄气概,因而称为《C小调革命练习曲》体现了它的标题性。
E、小结:音乐史大都将肖邦称为浪漫主义音乐家,但他所创作的许多充
满波兰乡土气息的作品,又不得不使人承认,他是波兰民族音乐的创始者。他所
表现出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不仅是波兰人民的骄傲,也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
(三)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做小结)
1、音乐风格:
古典主义音乐
崇尚理性、感情约束、结构严谨、手法洗练。
浪漫主义音乐
崇尚激情、感情奔放、结构自由、追求个性、民族风格。
如果贝多芬的音乐只是黑白电影或版画的话,那么浪漫主义音乐派作品则像水彩画和五颜六色的油画。
2、做习题(连线题)
乐圣海顿
钢琴诗人舒伯特古典主义乐派
交响乐之父肖邦
歌曲之王贝多芬浪漫主义乐派
圆舞曲之王莫扎特
音乐神童约翰·施特劳斯
3、同学继续在课后探究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欣赏这一时期的音乐。
下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5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