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新设计
通过聆听、视唱主旋律、小组合作应用二度音程创编二声部等,使学生亲身体会欧亚唱法的特点,通过欣赏和介绍不同唱法的特点,引导学生对这两种唱法进行比较,使学生更印象更深刻。
2新设计
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同学们了解苏格兰、爱尔兰的风笛的特点。
3教学目标
1、通过鉴赏欧洲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了解苏格兰风笛和爱尔兰风笛的音色特点及演奏方式;2、通过比较聆听、学唱旋律等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欧洲典型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3、通过文化与音乐结合讲述的方式,使学生开阔视野,并初步探究欧洲艺术音乐和欧洲民间音乐的关系。
4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欧洲文化比较熟悉,但是对于欧洲音乐还需要理论上的指导,本课利用对比的方式,使学生们在对比中学习理论,印象更深刻。本课希望通过正确的引导及对课堂的巧妙设计使学生体验欧洲音乐,并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
5重点难点
1、重点:欣赏保加利亚民歌《鸟儿在歌唱》、苏格兰民间乐曲《优雅》,感受、体验欧洲民间音乐风格特点。
2、难点:初步探究欧洲民间音乐与欧洲艺术音乐的关系。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1、通过鉴赏欧洲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了解苏格兰风笛和爱尔兰风笛的音色特点及演奏方式;2、通过比较聆听、学唱旋律等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欧洲典型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3、通过文化与音乐结合讲述的方式,使学生开阔视野,并初步探究欧洲艺术音乐和欧洲民间音乐的关系。学时重点
欣赏保加利亚民歌《鸟儿在歌唱》、苏格兰民间乐曲《优雅》,感受、体验欧洲民间音乐风格特点。学时难点
初步探究欧洲民间音乐与欧洲艺术音乐的关系。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欧洲民间音乐
一、组织教学:
热身运动:播放波尔卡舞曲。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跳起来。
二、导入语
同学们,我们刚才跳的 “波尔卡”舞曲的音乐是来自哪里的呢?(学生答:捷克、欧洲等)是的,“波尔卡”起源于捷克民间,曾经风行全欧。在欧洲有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领略欧洲民间艺术风情。
三、新课进行
(一)多彩民歌
1、感受欧亚唱法
(1)完整聆听《鸟儿在歌唱》
◇这首《鸟儿在歌唱》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 《鸟儿在歌唱》先一人主唱,随后,众人有远有近、有高有低的伴唱。甜美的女声听上去却是那么的压抑、不谐和,这种不谐和反映了歌者怎样的心境?
小结:《鸟儿在歌唱》是一首用欧亚唱法的保加利亚民歌。整首歌曲既让人感到甜蜜,又让人略带压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民间画卷。
(2)欣赏音频片断,思考以下问题:
◇欧亚唱法有什么特点?
声音:采用自然、直接、开放的声音
音色:清澈、透明
音域:不宽、采用二度音程
(3)请同学们采用自然、直接的声音视唱歌曲基本旋律
(4)小组合作,大展身手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二度音程的关系为这条旋律配上第二声部,并配上一句歌词。
2、约德尔唱法
过渡语:在欧洲民间还有一种“约德尔”唱法也很著名。如音乐电影《音乐之声》中的《孤独的牧羊人》就是按这种唱法创作的。
(1)介绍约德尔唱法
约德尔唱法及其歌曲最早产生于阿尔卑斯山北麓的瑞士德语区,后来传播到全瑞士和奥地利及德国南部。是欧洲民间音乐中的一朵奇葩,是这一地区的重要文化传统。在这里牧人常常用号角和叫喊声来召唤他们的牛群、羊群. 也用歌声向对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来传达各种信息。
这种唱法,中低音区采用真声演唱,进入高音区突然改用假声,演唱的过程中,用真假声迅速地交替,并采用一些无意义的字音来演唱。如“依”、“哦”、“莱” 、“咿呀”等。音域宽,旋律起伏较大。
(2)欣赏视频《孤独的牧羊人》,感受特殊的趣味的歌声。
(二)特色乐器
过渡语:随着2009春节联欢晚会中小品《不差钱》的播出,特别是那句经典的苏格兰情调的台词,让我们记住了苏格兰。,那同学们知道苏格兰有哪些特色的东西吗?(生答:风笛,格子裙)今天老师首先带大家了解的就是欧洲最古老的乐器风笛。
1、苏格兰风笛
(1)苏格兰风笛的起源及特点
风笛起源于古罗马,是广泛流行在欧洲的民族乐器,它是一种带有空气袋的吹奏管,由演奏者向风袋吹气,再把风袋内的气流压送到装在风袋上的簧管而发音。罗马军队入侵大不列颠的时候,风笛传入苏格兰。风笛是一种很难演奏的乐器,据说,500个吹风笛的人中只能出一名优秀的风笛手。
(2)欣赏音频片段,感受苏格兰风笛音色特点。
(3)风笛的构造及发声原理
过渡语:也许大家还没有听出这个乐器的特色,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风笛的构造及发声原理。(出示课件介绍风笛)
风笛(bagpipe),亦称“风装管”。由皮袋、吹管、曲调管、伴音管等部件构成,吹管、曲调管和伴音管都连接在皮袋上,皮袋一般用羊皮制成。演奏者将皮袋夹于腋下,从吹管将其送进皮袋,手臂掀夹皮袋,皮袋内的气受到挤压,作用于曲调管和伴音管内的簧片,发出声音。因此风笛能演奏出多声部的音乐。
(5)完整聆听苏格兰风笛曲《优雅》
◇音乐的线条走向是怎么样的?
小结:《优雅》一曲为多声部的音乐,共四句,连续演奏三遍。主题旋律在高声部,低声部的持续音作为伴奏,就像连绵不断的群山。在平静优雅的风格中,又不失恢弘的气势。乐曲蕴含着含蓄、高雅的古典美和奔放热情的现代精神。
2、爱尔兰风笛
(1)风笛特点:爱尔兰风笛不用嘴吹,发音柔和,适于抒情。它的音域达到了2个八度,声音混合了演奏管,蜂鸣管,校音器,具有独一无二的音质。
(2)欣赏爱尔兰风笛曲
欣赏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插曲。简介电影剧情,把学生带入回忆。加深对爱尔兰风笛音色的认识。
过渡语:直到现在电影尾声中忧伤的音符音调,还不时缠绵心间,特别是露丝从冻死的穷画家手中挣扎出来,向生命的微光浮去,情天恨海随着风笛的旋律,让人荡气回肠。
3、比较与探究:苏格兰风笛和爱尔兰风笛的区别
名 称 形 状 音 色 演奏方式 风 格
苏格兰风笛 气囊状 粗犷 有力 嘹亮 用嘴吹气质朴
爱尔兰风 笛 多数是锡质笛状 集中 圆润 哀婉 靠气囊演奏 精致
教师小结:欧洲的民间音乐虽根植与本民族的 特有文化,却由于战争、迁起、文化等原因,促使与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不断融合,既为古典及现代音乐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又使欧洲民间音乐既有其其独特风格,又与其他各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四、拓展
◇ 思考:欧洲的艺术音乐与民间音乐的相互关系
在世界范围内,以德国和奥地利为中心的“西洋音乐”,以其二三百年来的高度发展和广泛传播,给世界音乐以巨大的影响。其间出现了一大批的音乐大师,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和肖邦等等,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到民族乐派,他们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的作品。
音乐家的创作离不开民族民间素材,尤其是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的音乐大量吸收,运用了欧洲名族民间的素材。一些民间舞曲也被大师们采用创作出数不胜数的名曲。而一些专业作曲家创作的通俗性乐曲又经常由民间乐队表演。
五、课外延伸:教师推荐曲目及网站
1、爱尔兰《大河之舞》
2、西班牙“斗牛舞”
3、洪恩在线 古典音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