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专题 ★★
高中历史通史知识复习纲要
目 录
一、中国古代史……………………………………………………………3
二、世界古代史……………………………………………………………25
三、世界近代史……………………………………………………………30
四、中国近代史……………………………………………………………43
五、世界现代史……………………………………………………………60
六、中国现代史……………………………………………………………76
七、单元课时训练题…………………………………………………………(活页)
附录:
1、全球(整体)史观下的世界通史纲目…………………………………………87
2、中外重要历史阶段比较…………………………………………………………95
3、历史小论文典型试题示例………………………………………………………104
4、《湖南省2012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与考生答题评析》………115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宏观概要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两大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即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第二阶段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开创中央集权制度;汉朝地方推行“推恩令”、中央实行内外朝制度;隋唐推行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两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两条基本线索。
2.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
(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中国古代农业由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后来的铁犁牛耕,并长期精耕细作,因此获得长足发展,小农经济长期成为我国经济的基本模式。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中国古代手工业包括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发展水平高,并长期领先于世界,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状况。商业自产生以来总体趋势是不断发展,市场不断繁荣,出现了大量的商业城市,但多数封建政府实行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4)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中国古代长期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成为显学,与其它学派形成了“百家争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得以确立。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思想冲击。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心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传统儒学焕发生机。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
母系氏族公社
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约公元前2070年前):原始人群→氏族社会 ↓
春秋 父系氏族公社
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070~前475年):夏→商→西周→东周 ↓
战国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西汉(公元前202~9年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汉 ↓
东汉(25~220年)
魏(220~266年) 西晋(266~316年) 北朝(439~581年)
三国 蜀(221~263年) 晋 —→
吴(222~280年 东晋(317~420年) 南朝(420~589年)
辽(917~1125年)——→金(1115~1234年)
西夏(1038~1227年)
隋(581~618年)→唐(618~907年) 五代十国(907~960年)→ 北宋(960~1127年)
南宋(1127~1276年)
元(1271~1368年) 明(1368~1644年)——→清(1636~1840年)
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
【阶段特征】
先秦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时期,是奴隶社会形成、发展、繁荣、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和奠基时期
一、政治:(1)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
(2)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地方管理制度。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3)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
二、经济:(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氏族公社公有到夏、商、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三、思想文化:“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知识整合】
一、远古时代
1.人类社会经过了原始人群、氏族社会两个时期。
2.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原始农业的耕作形式是刀耕火种;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作物种植格局;已经学会养蚕缫丝。
3.神说传说的历史时期;传说是重要的考古探掘的信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二、夏商西周时期
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2)分封制——地方行政“封建时代”的开始
①背景:
A、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周,史称西周。
B、内外服制度使中央与地方关系松散,加之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周公执政后,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
②分封目的: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③内容:
A、分封对象:同姓亲族(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
B、分封核心内容:分封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
C、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楚等。
D、权利和义务: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王政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定期朝贡、朝觐述职等义务;受封诸侯在自己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E、等级序列:天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④瓦解:
A、事件:楚王问鼎(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射中王肩、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B、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崩溃;诸侯实力增强,周王室衰落。
⑤影响:
A、积极影响:前期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大疆域;周王确立天下共主地位,政治秩序稳定。
B、消极影响: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很大的独立性,造成了周朝后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3)宗法制(按照血缘关系来分配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等政治权力)
①目的:
A、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B、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地位,巩固王权。
②特点: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最大特点,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兄弟为小宗);
B、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结合),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③作用:
A、巩固了分封制,保障了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战、强化王权。
B、家、国结合,使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影响后世。
④维护工具:礼乐制度(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其实质是:维护西周等级差别的工具。
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王权与神权结合、血缘纽带、最高执政集团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2.夏商西周的经济
(1)农业:出现青铜农具,但较少使用;有“五谷”、“六畜”之称,生肖纪年即是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2)手工业: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商朝已有丝机,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商代出现原始瓷器。早期的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
(3)商业:商朝时期,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将商人们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工商食官)。
3.夏商周时期的思想文化
(1)夏朝:我国有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干支纪日法)
(2)商朝:出现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3)西周:①文字:金文 ②文学 最早诗歌总集《诗经》(时间、艺术风格)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社会政治:
(1)西周灭亡,东周开始的标志:周幽王被杀;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2)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与兼并战争,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各国变法,郡县制出现。
(3)秦国实行商鞅变法,灭六国一统天下。
2.社会经济:
(1)生产力进步:开始使用并推广铁农具和牛耕。
(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2)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
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封建国家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等几种形式。
(3)小农经济形成:
①出现条件:
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牛耕、铁农具逐渐普及。
②特点:个体农耕、男耕女织、耕织结合、铁犁牛耕、自给自足。
③地位及影响:
a.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b.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c.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d.局限: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抵抗灾害能力弱;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阻碍近代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4)农业生产的发展
①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私田的出现;鲁国初税亩;秦国商鞅变法。
②生产工具(铁农具和牛耕)和水利。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
③个体生产的小农经济产生。
(5)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产生,三种形式并存。
(6)商业的发展和重农抑商政策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城市繁荣;商鞅变法时,重农抑商政策出现。
3.文化与科技
(1)百家争鸣
①概念:众多学派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争论,发表不同的看法,见解,形成百家争鸣。
②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特征:
A、思想自由,思想家富有创新精神 B、流派纷呈,学术活跃,形成“百家争鸣”
③原因
A、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B、政治:战乱纷争的格局,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
C、经济: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D、人才: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受到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④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⑤影响
①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老子的思想主张:
a、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b、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c、朴素辩证法思想。
(3)孔子和儒家思想:
①孔子的思想体系:仁;礼。
②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礼、乐、射、御、书、数)
③孔子整理文化典籍与儒家经典。(《诗经》《书经》《礼》《乐》《易》和《春秋》+弟子编纂《论语》)
④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4)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①儒家学派:孟子的思想主张。荀子的思想主张。
②墨家学派:墨子的思想主张。
③法家学派:韩非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④道家学派:庄子的思想主张。
(5)科学技术:
①战国时人们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
②春秋时,我国历法开始采用19年7闰方法;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计算法。
④医学:《黄帝内经》
(6)文学和艺术
①《诗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奠定了基础。
②楚辞:《离骚》充满了浪漫色彩。
③帛画:《人物龙凤图》等。
④戏曲: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重点、难点破解】
(1)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周王对诸侯国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属于一种松散的政治联盟关系,周王对诸侯国没有绝对的支配权):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2)周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形态(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体系下):是君臣关系、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3)宗法制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商代前期主要实行兄终弟及制,此为母系氏族社会的遗迹。但商代晚期,已有不严格的嫡庶之制,宗法制初成,而西周宗法制进一步严格化、完整化、形成周密有序的宗法制,包括立嫡制、庙数之制、同姓不婚之制。其核心是内容是在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立嫡长子的世袭特权,使权力早有归属,以免争夺残杀。在宗法制下,小宗围绕在大宗的周围,同姓之家围绕在小宗宗子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网络。按照这个亲疏有序的方式组成的国家,我们称之为宗法国家,它可以说是家的放大与延伸。
⑷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借助材料考查,最早提出者(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的背景、目的、影响)、历代“抑商”的典型事例;注意评价其作用(有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
⑸百家争鸣:对于“百家”主要掌握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及核心观点。(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如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仁”和”礼”。“仁”强调的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的途径在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对于缓解今天人与人之间不和谐的关系,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很有借鉴意义。孔子强调的“礼”指的是西周的礼乐制度。孔子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如果说,“礼”是外在的规范,“仁”便是思想内核,只有礼的外形,而无仁的实质,则毫无意义,“人而不仁,如礼何”。从思想深处强化宗法血缘纽带,是“仁”的精义所在,也是儒家区别于其他诸子的显著特征。注意孟子的“仁政”学说,“民贵君轻”、“性本善”的思想。注意命题围绕“民本”思想展开,要引起注意。荀子对儒学的发展主要在“礼”方面。荀子(性本恶)倡导“始乎诵经,终乎读礼”,是先秦思想、学术的综汇者,其礼治思想(礼法并用)成为秦代法治的直接源头,其对儒经的传授成为两汉经学的直接源头。
⑹注意《诗经》对后世影响深远(“五经”之一),复习时要注意其艺术特色(现实主义);精华“国风”,注意与时令,节气及传统习俗的联系。
⑺围绕甲骨文和《诗经》注意命题的“题眼”和素材,如甲骨文里象形字的田字,反映当时普遍盛行的井田制的早期形式;甲骨文里常见的的“王往获”“年获”“黍获”的记载,反映当时农业丰收的情况:甲骨文的“丽”字表示两人共同耕作。“协”字表示许多人在田里协作,这些反映了当时农业的耕作方式;甲骨文的蚕桑都直接描绘了蚕和桑的形状,说明商朝人重视养蚕和种桑。此外甲骨文中反映商代官职、刑罚的文字都可以用于命题等。
⑻关于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从汉武帝开始有年号,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有的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如唐太宗年号“贞观”、明太祖年号“洪武”、明成祖年号“永乐”;有的皇帝有两个年号,如宋高宗年号“建炎”“绍兴”、元世祖年号“中统”“至元”;有的皇帝有多个年号,如唐高宗有14个年号、武则天有17个年号。明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故往往就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爱新觉罗·弘历在位年号“乾隆”,称乾隆皇帝。谥号:谥号是帝王、诸侯与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表褒的称号有文、景、武、明、穆等,如晋文公、秦穆公、汉武帝;表贬的称号有灵、厉、炀、哀等,如周厉王、隋炀帝。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其余人(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庙号: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名号,叫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大体上来说,唐代以前的殁世帝王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以后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的,大家常看到用“甲午” “戊戌”“丁卯”这样的纪年法。近代史上的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因为地支和生肖都是有十二个,所以每一个地支都对应一个生肖。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1.求天干的方法。
凡是公历年个位数是4的,天干为甲,个位数是5的,天干为乙,依此类推: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0 1 2 3
2.求地支的方法。
用公历年除以12,余数是4,地支是子,余数是5,地支是丑,于是有: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
【阶段特征】
秦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一、政治:(1)秦汉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
宰。秦汉王朝开创的一系列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袭。
(2)大一统的政体,需要大一统的思想。秦崇尚法家思想;西汉初年一度崇尚道家黄老思想,到汉武帝采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二、经济:(1)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代,度量衡、货币的统一,为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三、思想文化:(1)文学方面,汉赋是这个时期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形式。
(2)科技方面,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数学、医学、造纸术、地动仪是主要标志。
(3)思想方面,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并开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知识整合】
一、秦朝的大一统
1.秦朝统一
(1)历史背景: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民族、地域之间联系加强;人民渴望统一;秦国变法彻底。
(2)过程: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背景或条件
A、政治前提:秦王赢政灭六国,建立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
B、经济根源: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小农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
C、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
D、思想来源:法家思想的形成和传播。
E、实践条件: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实力,并证明法家思想的可行性。
(2)目的:巩固政权,维护大一统。
(3)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4)秦朝巩固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
选拔、考察官吏的制度;制定秦律;统一货币和度量衡,车同轨;建长城,修弛道,开灵渠;移民;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①积极:A、彻底打破了贵族分封制;B、初步奠定了祖国疆域;C、初步奠定了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历代沿用;D、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②消极:A、容易导致暴政,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B、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
(同时注意在封建社会早期和晚期区分其积极作用、消极作用的程度)
二、两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
(1)汉承秦制:西汉初年,中央沿用三公九卿制,但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对抗中央。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平定后,把王国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
(2)汉武帝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建立中朝:中朝(内朝),任用身边地位低的人参与军国大事,为决策机构;外朝,即原来的三公九卿,执行。相权受限,皇权加强。
②设置刺史:全国分13州,各置刺史一人。中央特派,监察地方(包括诸侯和地方高官),位卑权重,无固定治所;到了东汉,刺史逐渐演变成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长官,治所为州。
③实行推恩令(推恩分化,削弱王国)、附益法(严禁官僚为诸侯王聚敛财富,严禁官僚与诸侯王勾结,为诸侯王谋取利益)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王国的威胁。
④完善选官制度:加强对官吏的考核任用。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前者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注重人才道德(“举孝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与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小集团。
⑤文化措施:A、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B、教育:创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体系。
2.两汉社会经济
(1)农业生产:赵过推广耦犁,推行代田法。西汉发明了犁壁和播种工具耧车。还发展起来二牛一人的犁耕法。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
(2)手工业和商业:
a、冶铁业:东汉杜诗发明用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b、制瓷业:东汉出现青瓷。
c、丝织业:汉代由于丝绸之路远销欧洲,获“丝国”之称。
d、工商业:城市都有专供贸易的“市”,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但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
e、外贸:西汉时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达。
3.两汉时期的文化
(1)西汉初统治接受道家“无为而治”思想:
(2)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①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A、现实的需要: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鼎盛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B、用人政策: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生,担任官职,以备咨询治国方略。
C、个人发挥: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新儒学,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其建议得到采纳。
②董仲舒对儒学的发挥
a、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c、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
d、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心态:既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限制君主暴政。
③董仲舒的儒学思想的根源: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④董仲舒儒学思想的特点:外儒内法
⑤评价(影响):
A、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学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正统思想。
B、结束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C、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D、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
(3)造纸术的发明。
(4)数学:《九章算术》,采用了十进制值制记数法。
(5)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东汉张仲景撰写的《伤
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万世宝典”)。
(6)农学: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7)文学:楚辞盛行;汉赋是代表性的文学形式,主要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重点、难点破解】
(1)秦的统一:从教材相同点来看,主要应掌握秦统一的经过和结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2)皇帝制度的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位至尊(这也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3)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①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是围绕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②体现“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一些官职专为皇室所设,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4)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一个强调血缘,一个强调地域;一个官位世袭,拥有封地,一个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得世袭,为皇帝管理地方:一个带有很强的独立性,容易导致地方割据,一个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
⑸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明确中央集权的含义,是指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这主要是通过郡县制实现的,这一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
⑹郡国并行制:注意借助材料和地图,创造情景。要明确封国既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最终影响中央集权的加强。
⑺在诸儒之中,董仲舒是上承孔子、下启朱熹的人物。董仲舒最突出的贡献是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促进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复习时应注意董仲舒倡导“独尊儒术”的一段典型史料(见《汉书·董仲舒传》);还要注意战国、秦、汉以来我国思想界的发展趋向:由自由走向专制。
【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
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时期
【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这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一、政治:a、南方氏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民族融合加强;c、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二、经济:a、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但也有短暂恢复期;b、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c、长期分裂、战乱导致商品经济水平低。
三、思想文化:
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和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在农学、数学、思想、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知识整合】
一、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
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中央机构的三省体制开始形成。
二、社会经济
(1)农业:翻车;均田制;耕耙耱技术。
(2)手工业:发明灌钢法;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3)商业:社会动荡,货币作用减弱,以物易物成为主要交换手段,
(4)江南开始开发。
三、思想文化
(1)佛、道兴起和儒学危机,三教并立。
(2)农学:《齐民要术》(反映了南北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书。绿肥和轮作早欧洲1000多年。
(3)数学:刘徽、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研究成就
(4)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
A、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曹魏钟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
B、山水画盛行,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佳作,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重点、难点破解】
(1)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注意记忆不要错位)。
(2)要能够认识主要字体,从中大体知道其特点。认识名家的书法代表作。
(3)注意认识魏晋时期文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第四单元 隋唐时期
【阶段特征】
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一、政治: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制度创新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二、经济:隋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筒车的出现和创制,生产技术水准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三、文化:随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
【知识整合】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1.唐朝三省六部制
(1)内容:
A、中书省——起草诏令,决策机构;
B、门下省——封驳审议,审核机构;
C、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户籍、土地和赋税)、礼(礼仪、科举)、兵(军政)、刑(刑狱)、工(国家工程建设)六部,行政机构。
(2)作用:
①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
②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皇权。
③是中国古代中央走向机构成熟的标志。
2.科举制:
①概况:
A、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B、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C、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②作用:科举制的创立为出身低微的士人提供了参政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加强中央集权,历朝沿用,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3.唐朝后期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
(1)唐代农业的发展: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曲辕犁。出现了筒车。
(2)手工业: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唐朝丝织技术提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3)唐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城市中坊市分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至迟从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
(4)我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安史之乱后开始南移。
(5)对外贸易:西域、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往频繁,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专管外贸。
三、隋唐时期的文化
(1)诗歌创作繁荣的原因和著名作家。
(2)传奇小说。
(3)绘画: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初唐阎立本《步辇图》,盛唐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4)书法:楷书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等。
(5)思想:隋朝起,出现“三教合一”。
【重点、难点破解】
(1)三省六部制:它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但考纲只要求掌握唐朝时这一制度的情况,这里要注意。明确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一制度。
(2) 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作为一个新增加的考点应引起特别的注意,复习时应重点了解九品中正制的特点、不足;理解科举制在保证人才选拔公正、透明、平等方面的探索;科举制的积极意义和世界影响。命题时应多借助材料,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⑶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名称及其职能,“三省”之间的关系,“六部’,的名称及其与尚书省的关系,三省六部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改革中的地位和影响,绘制唐朝三省六部结构图。
⑷注意对比掌握唐、宋、元时期“中书省”的职能。
※影響歷史真實的因素※
(1)由于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个人修养、感情等许多复杂的因素,致使史书并不能完全反映历史的真实。
(2)在历史上,利用政治权势纂改历史的情况十分常见。
(3)史家由于世界观、认识能力、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因素,侧重记载某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而忽略了另外一些重要的史实。
(4)文献史料只能部分地记录过去,反映局部的历史。
【中國二十四節氣】
农历二十四节气
立春 2月3-5日 雨水 2月18-20日 惊蛰 3月5-7日 春分 3月20-22日
清明 4月4-6日 谷雨 4月19-21日 立夏 5月5-7日 小满 5月20-22日
芒种 6月5-7日 夏至 6月21-22日 小暑 7月6-8日 大暑 7月22-24日
立秋 8月7-9日 处暑8月22-24日 白露 9月7-9日 秋分 9月22-24日
寒露 10月8-9日 霜降10月23-24日 立冬 11月7-8日 小雪 11月22-23日
大雪 12月6-8日 冬至 12月21-23日 小寒 1月5-7日 大寒 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
★“三正”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这三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所以又称“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常说的阴历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正朔”,以建亥之月(夏历十月)为岁首,但不改正月,四季完全和夏正相同。汉初沿秦制,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两千多年一般都是用夏正。后世所行历法用夏正,但并非完全同于夏朝历,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发展,即现在所称的夏历比作为夏朝历法含义的夏历含义更广。
第五单元 宋元时期
【阶段特征】
我国封建经济和科技文化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
一、政治:(1)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宋代积贫积弱,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最终元朝实现了中国古代第四次大统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宋朝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元朝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二、经济:(1)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生产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纸币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
(2)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3)海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
三、思想文化:(1)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发明与外传。
(2)宋代哲学思想——理学有了较大发展。
(3)宋词、元曲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
(4)商品经济的发展,风俗画兴起。
【知识整合】
一、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中央: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②地方:将军权和财权收归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
(2)元朝的政治制度
①设中书省替代三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这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宋元时期的经济
(1)宋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江浙地区成为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精耕细作全面成熟,稻麦复种制,江南形成一年两熟,有些地方一年三熟。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2)手工业:
A、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宋代开始出现),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衣被天下”)。B、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C、五大瓷窑和景德镇,出现青花瓷器。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元朝进入彩瓷生产期,以青花、釉里红为代表。
(3)商业:
A、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四川益州)。
B、打破了坊市分界和商业经营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控制。C、C、城郊草市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D、商税越来越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E、边境贸易(榷场)和海外贸易发展,沿海港口城市兴盛,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时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
三、两宋时期的文化
(1)程朱理学:“二程”和朱熹。
①思想来源: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
②基本思想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
③二程:“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④朱熹:理学集大成者。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他们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2)陆九渊的心学:
①心学基本特征: 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
②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
(3)科技:活字印刷、火器和指南针。郭守敬制成了“简仪”,编制《授时历》。元代王祯《农书》。
(4)文学戏曲:
A、词的兴起和繁荣。
B、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
C、元朝散曲和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5)绘画:画学兴起;绘画成为商品;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风俗画)。
(6)书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朝赵孟頫的行书
【重点、难点破解】
⑴行省制度:明确由中央直辖的地区、各行省的分布及行政地理区域、边远地区设置的行省(注意地图)。行省制度设置的意义在于: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特别是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
⑵注意对比掌握通判、三司、参加政事、枢密使;唐、宋、元时期“中书省”的职能。
⑶程朱理学:重点掌握程朱理学的含义:理学是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并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高度,形成的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2)二程和朱熹对理学发展的突出贡献:二程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朱熹是集大成者,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理学体系。理解“存天理、灭人欲”这一观点的实质。(3)程朱理学对后世的影响:南宋以后官方哲学、维护专制统治、影响远及周边国家。(4)陆王心学:注意心学与理学穷理途径的不同:一是外求“格物致知” (向外探索),一是内求“致良知”(反省内心即可得到天理)。理解王阳明的心学观点:“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注意: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在明朝中期以后,心学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影响历史观点和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
㈠研究者的立场(阶级、政治)不同;
㈡研究的方法、角度(史观)不同;
㈢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
㈣时代的局限性等。
※解读运用史料应注意的要点※
㈠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
㈡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客观、正确的甄选、辨别(不取孤证)
㈢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解读(不可苛求古人)
㈣史论结合、论由史出
第六单元 明清时期
【阶段特征】
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阶段,基本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一、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明朝废除丞相、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二、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从明朝中后期起,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我萌芽并缓慢发展;中国的农耕文明开始衰落,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要萌芽的发展。
三、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中外差距进一步拉大。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战争。
四、思想文化:承古萌新。
(1)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中西方差距拉大;
(2)儒家思想活跃,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3)八股取士与文字狱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
(4)文学艺术繁荣,并深刻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知识整合】
一、明清时期的政治
1.明朝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1)废行省,设三司,权归六部。
(2)废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
(3)内阁制度形成: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设置内阁。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和决策机构,只备顾问,升降与职权由皇帝决定。
(4)监察制度:中央:都察院(监察御史);地方:按察使司,负责司法监察。另设立厂卫特务机构进行监察。
(5)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2.清朝设军机处,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1)康熙在宫内设立南书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相互制约,集权于皇帝。
(2)雍正设军机处:
①职能:上传下达,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
②影响:简化了行政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二、明清时期的经济
1.农业的发展
(1)作物种植多熟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2)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2.手工业的发展
(1)明中叶以后,私营(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制瓷业:青花瓷盛行,明代创造了五彩瓷,清代出现了珐琅彩。
(3)丝织业: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进入鼎盛时期,并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棉纺丝业: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3.商业的兴盛:
①商业市镇的兴起,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苏州等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②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贵金属货币白银广泛使用。
③农产品商品化加强,破产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也成为商品。
④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⑤形成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
4.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产生的基本条件:农业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雇佣关系。
(2)产生概况:
①时间、地点、部门:明朝中后期(15世纪末),江南地区,纺织部门。
②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3)主要特征:微弱、稀疏,发展非常缓慢;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发展水平低,始终处于萌芽状态,就全国而言,不占主导地位;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
①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影响了扩大再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拓展,妨碍了社会分工的发展。
②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阻碍。具体表现:封建政府重农抑商,征收重税,限制工场规模,残酷剥削农民,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束缚了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发展,妨碍了国外市场的扩大。
③思想上:长期以来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地主、商人致富后热衷于买田置地而很少投资扩大再生产。
④外交上:闭关锁国,海禁政策,失去海外市场和先进技术。
(5)认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代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趋势,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也引起了社会政治、经济及思想观念的变化。
5.重农抑商政策:
中国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封建统治的政策。主要内容: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并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6.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明清时期严格限制中国人民赴海外经商和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经济政策。
(2)原因:
①根本原因:维护封建自然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②直接原因:明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清统治者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③清政府盲目自大,自认“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交流。
(3)表现:
①明朝:实行“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②清朝:禁海、迁界;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商行(如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4)评价:
①积极(次要):曾起过一定自卫作用,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②消极(主要):严重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日益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三、明清时期的文化
1.思想
(1)王阳明的心学。宣扬“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观点。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
(2)李贽的“异端”思想。
①简介: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福建泉州晋江人)
②思想主张:
A、认为“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封建礼教/封建传统道德规范。。
B、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标准,儒家经典不是“万世至论”。
C、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
因此,在诗文写作方面主张“真心”,反对摹古之风,对晚清文学产生重要影响。
D、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
③代表作品:《藏书》《续藏书》《 焚书》《续藏书》等。
④评价:(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A、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要求平等,发展个性,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B、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①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黄宗羲的思想特点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A、主要经历: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著述;是浙东学派创立者。
B、思想主张: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提出臣民平等的思想(实质:反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认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是学校而非君主;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反映:清初工商业繁荣的情况)。
C、评价:这些主张是传统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具体反映;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
②顾炎武——具有启蒙精神
A、主要经历: 早年参加复社,反对宦官专权;清军南下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游历北方,是大学者,开清代考据学之河。
B、思想主张: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原始的主权在民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归结);提出“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三人中最注重实学)。
C、代表作品:《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D、评价:脚塌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
③王夫之——“孤秦陋宋”的批判
A、主要经历: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着书,收录《船山遗书》
B、思想主张: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发挥“气一元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唯物主义思想。
C、代表作品:《船山遗书》
D、评价: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社会背景(原因):
①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阶级矛盾尖锐。
②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内因
③思想文化:理学空谈义理,因循守旧,脱离实际。
八股取得士,限制了思想的自由。
④外因: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经世致用)
2.科技:
A、医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
B、农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反映了西学东渐);
C、数学: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并外传。
3.文学艺术
(1)小说创作的兴盛。
A、背景:明清时期,政治上专制中央集权强化;经济上,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通俗文学获得蓬勃发展。
B、小说的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唐朝短篇小说传奇→宋朝供说话人用的话本,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明清小说。
C、代表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
(2)绘画和书法:
文人画成就突出。文人画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写意画,如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
(3)昆曲: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4)京剧的形成和发展。
A、乾隆年间(六十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B、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
C、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重点、难点破解】
(1)宰相权力的不断削弱: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位高权重;唐朝实行三省制,宰相一分为三,地位削弱;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宰相制度在历史上结束。
(2)内阁:它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待机构(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职权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3)军机处:它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职能)。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于皇帝。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高,政治决策封闭性强(特点)。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⑷“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明清两朝都实行“海禁”政策,但其内涵并不相同。明初实行海禁,只是禁止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并不禁止外国来华贸易。相反,明政府积极鼓励外国来华与明政府进行官方贸易。如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要明确“海禁”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⑹注意儒家思想纵向考查,围绕先秦、西汉、宋明、明清之际、近代维新变法及新文化运动来考儒学的发展;横向考查,可能涉及儒家思想对国外的影响,如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更有可能结合时事考,如全球祭孔、孔子学院的开办等。
⑺注意这几个人物的鲜明特点:李贽的离经叛道(离什么经 叛什么道 如他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批判“存天理、灭人欲”):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重要观点: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实践出真知、力求解决民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⑻结合必修一、必修二说明明清之际思想界发生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注意综合考查。注意理解清初进步思想与儒学的关系。他们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如黄宗羲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就是典型的一例。这三位思想家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⑼君权对相权的削弱:主要采取另建一个秘书班子来架空丞相的方法。如汉之丞相统公卿而主朝政,皇帝便培植“尚书”(原仅为管理文牍的秘书)而分其权。演变为汉以后至隋唐之尚书省,秘书已成了新的宰相,于是唐朝皇帝又重用“同中书门下”的近臣,使其架空尚书省。到宋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或平章)又演变为新的宰相并出现以他为首的外朝“中书省”.于是明代皇帝又用身边的一些“大学士”组成“内阁”来架空中书省,乃至取消丞相。然而明代后期“内阁”又已坐大,像严嵩、张居正那样的“大学士”又已从秘书变成了实际上的宰相乃至“权相”,于是清朝又出现了南书房、军机处之类的秘书班子,以架空内阁。
⑽关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去分析。积极作用的关键在于: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等。消极作用可从“一统就死”的角度去思考。
⑾关于农业:①耕作方式的演变:刀耕火种一耜耕一铁犁牛耕。从战国开始,传统农业进入铁犁牛耕时代。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转向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由粗放走向了精耕细作。②耕犁发展的几个阶段性成果:铁犁的出现(战国)——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作垄,构造简单;犁壁的出现、耦犁、犁耕法(汉代);曲辕犁(唐代)——安装犁评,可以调节犁耕深浅。③注意水利兴修及水利灌溉工具的演变及特点
⑿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推广,产生私田。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打破了土地国有制度,改变了“田里不鬻”的传统,土地开始私有化。军功赏赐与土地兼并、买卖是私有土地来源的主要途径。秦始皇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诏书,从法律上正式肯定了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注意结合史料聚焦于春秋一秦这一时段,了解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和影响。注意拓展认识,如“贫者无立锥之地”出现的原因、古代“均平”思想产生的根源——土地私有和兼并等。)
⒀关于手工业:A、官营手工业:注意汉武帝盐铁专营;官营手工业的地位(制作工艺水平高,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注意“工官”制度下技术工艺传承的封闭性(技艺容易失传,技术革新与发展不能服务于社会等)。B、民间手业:注意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已占据主导地位。注意比较官营与民营手工业的不同。
⒁关于商业A、注意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史:三个高潮(战国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一个基础(农业、手工业发展),一个前提(国家统一),结构(商品结构和商人结构)变化。B、中国古代的商业,受到种种限制和束缚。最直接的限制在主观方面,一是对商人社会政治地位的限制(如唐以前规定商人不得做官)。二是对市场开放程度的限制(汉唐坊市制)。就客观方面而言.一是受交换媒介形式(即货币形式)的限制,二是受交通运输水平的限制。中国封建社会对商业的限制始终存在,无法完全打破,如官府的导向及政策,如轻商、贱商、抑商。对商品交易和市场的限制,纸币没有能发展成为信用货币、征收不合理的高额商税、海禁,以及官商勾结等,都会对商业产生不利影响.只能是在限制与突破过程中不断寻求发展。
⒂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A、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B、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C、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D、生产模式:铁犁牛耕,精耕细作。E、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F、生产目的:自给自足,缴纳赋税,少量用于交换。G、地域水平:各地区、各民族农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农业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⒃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关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农业为手工业提供原料,农业生产工具革新为手工业提供市场,农业手工业技术提高和产品商品化趋势为商业发展奠定基础,商业繁荣促进农业手工业发展。
※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夏一统,商周继之,春秋战国乱之;
秦一统,两汉继之,三国魏晋南北朝乱之;
隋一统,大唐继之,五代十国宋辽金乱之;
元一统,明清继之,民国乱之。
※判断史料可信度的几条原则※
㈠距离史迹发生时间最近的史料为最可信
㈡一手史料比二手史料可信
㈢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可信
㈣无意史料比有意史料可信
㈤文学作品或小说可作为史料,但要注意甄别。(作品能反映作者生活时代的特征)
※古代人根据自己的认识能力,认为天下万物是由五类元素组成的,其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彼此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中国古代史(政治、经济、文化)大事纲要
(BC2070——1840年)
第二部分 世界古代史
宏观概要
西方文明之源的古代希腊、罗马。作为欧洲最早跨入文明门坎的两个地区,对后世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1.政治: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与罗马的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集中反映了古代西方民主政治建设及其成就。第一条线索是雅典民主制的演变以及民主制的孕育(梭伦改革)、初步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高潮(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第二条线索是罗马法的形成、发展的历程: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最后形成完整的体系。罗马法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2.思想文化: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于古代希腊的人文思想。智者学派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威,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知德合一。
【知识整合】
一、雅典民主政治
1.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条件
(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依托海洋,天然良港众多,多山地,有利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展。
(2)城邦国家的出现:小国寡民和相对独立的城邦特点便于人们直接参加国家管理。
(3)受益于许多客观条件:奴隶劳动创造了必要的物质保证;在亚非文明中汲取营养。
2.雅典民主政治演变的过程
(1)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3)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黄金时代”。
3.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A、除十将军外,执政官和几乎所有其它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
B、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
C、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事件;
D、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
E、十将军委员会不仅统帅军队,还参与政治,十将军由选举产生;
F、向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等。
4.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①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②实质: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4.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铸就了雅典的辉煌:
①保障民主,避免专制,最大限度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②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调动公民积极性。
③创造了宽松的民主氛围,铸就了民主性格,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④提倡公民参政,培养公民的素质。
(2)奠定了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初步基础:
①民主思想(如民主、平等、独立等);②民主制度(如选举、任期、议会、差额选举制等)。
5.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
(1)是少数人的民主,实质是奴隶主专政,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无权参政。
(2)采取的直接民主、轮流坐庄的形式造成了民主的泛滥,成为社会动荡的隐患。
(3)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导致希腊的衰落。
二、罗马法
1.概念: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
2.发展历程:
(1)习惯法,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5世纪中期,保证了贵族特权。
(2)成文法,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3)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到3世纪中期,公民法演化为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范围的万民法。
⑷《民法大全》: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汇编《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3.罗马法的内容:
(1)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源于自然法)
(2)制约或消除父家长权和夫权,保证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
(3)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渗透自然法的思想等。
4.罗马法的价值
(1)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①稳定了社会秩序。②巩固了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
(2)给后世留下宝贵的遗产。①法制思想 ②法律形式和内容 ③法律制度(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原则)。(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空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3)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的武器。
5.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规范人的行为,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保障了民主的进行,是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
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⑴地理:三面环海,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
⑵经济:古希腊经济的繁荣(广大奴隶的劳动和工商业的发展,古希腊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⑶政治: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⑷思想: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
⑸人才: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2.智者学派和普罗泰戈拉
(1)智者学派思想:(古公元前5世纪中叶,中国春秋战国之交,“百家争鸣”局面已开始)。
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究的主题;
②以人的眼光和感觉作为判定一切的标准;
③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否定神的意义;
④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⑤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标准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
(2)普罗泰戈拉: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
①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②积极意义:否定了神的意志,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③局限性:忽视了道德的价值和作用。
3.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1)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年,略晚于中国之孔子、略早于孟子,被成为“西方的孔子”)
①思想主张:
a.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尊崇理性);
b.“美德即知识”(即知德合一);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c.“认识你自己”。
d.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学方法“助产术”)。
②人格魅力:为了真理与自由,自愿选择死!既服从城邦法律的判决,又捍卫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③历史地位: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④意义:对人本身的研究,促进了人类精神的觉醒;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开创了希腊的哲学的新方向。
(2)柏拉图:
关注焦点是人类社会,在《理想国》中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亚里斯多德: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体系,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重点、难点破解】
(1)重点理解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便利的经济文化交往,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基本条件。而希腊海洋性自然地理环境从各方面间接影响了这些民主政治条件的形成。
(2)理解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政治。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民主制度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它们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实现了古希腊人“轮番而治”、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的设想。希腊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在于:A、广大妇女和外邦人享受不到民主。B、这种民主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C、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3)注意雅典“公民”和“人民”的内涵。
⑷注意掌握《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公民法》的概念、适用范围、特点与缺陷;《万民法》产生的背景、适用范围、特点、地位。
⑸继希腊之后,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古代文明中心,而罗马法又构成了这一文明的重要内核。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法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罗马法渊源于罗马奴隶制度,仅使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奴隶则被排除在法律的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之外,因此它又被称为“公民法”。而随着罗马对外扩张范围的扩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罗马法中又逐渐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各民族的新的共同法律——“万民法”。罗马法的创设成型,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这也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重要启示,法律成为人类政治活动和政治文明中的基本要件。
⑹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阐述的理解上。普罗塔戈拉(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他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他还提出“认识你自己”,这是他探索哲学的指南。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表达了他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注意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观点的异同:A、相同:强调人类理性、否定绝对权威。B、不同: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六大新史观※
(1)文明史观(含近现代化史观,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2)全球史观(即整体史观,把具体历史事件放在整体世界和世界潮流中去看待)。
(3)社会史观(从衣食住行娱习俗等社会生活角度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
(4)史学史观(“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5)比较史观(含同类不同期的纵向比较、同期不同类的横向比较)。
(6)生态史观(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进行历史考察)。
世界古代史(政治、文化)大事纲要
(BC2000——1400年)
第三部分 世界近代史
宏观概要
以政治文明为主题,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独立战争、统一或改革等方式确立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制等政体,这样以代议制为核心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得以最终确立,并逐步发展和完善。
以经济文明发展为主题,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经历了四个阶段
从14—16世纪起,人类文明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17—18世纪的政治革命开启了工业文明大门;19世纪是工业文明确立和扩展的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文明得以进一步深化。在此过程中,世界各国文明相互碰撞,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共同推进世界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
以现代化为主题,西方的现代化历程经历了三个层次的发展历程
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兴起,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首先在思想领域获得了突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吹起了思想解放的号角;然后在政治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了制度保障;最后在经济领域迎来了工业革命,最终完成了工业革命。
以全球化为主题,近代世界是一部从孤立分散到逐步成为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历史
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进入20世纪,全球化的潮流已不可阻挡。
第一单元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阶段特征】
14—16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展的历史。
一、从社会形态看,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从文明发展的进程看,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过渡时期;从世界面貌变化的角度看,是人类由隔绝逐渐走向联合的历史。
二、在经济领域,资本主义萌芽先后在城市和农村产生,新航路的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殖民扩张扩大了欧洲原始资本积累,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东西方世界差距开始拉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三、在思想文化领域,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并迅速扩展,人们的观念意识发生了剧变。
四、在政治领域,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反对教会专制主义的斗争此起彼伏(宗教改革);尼德兰革命取得胜利。
【知识整合】
一、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开拓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①经济根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西欧对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增。
②政治因素:欧洲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扩张,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首先支持开辟新航路。
③文化因素:基督教会为了传教,号召“圣战”;文艺复兴的推动。
④社会因素:人们对金银和香料的渴望,《马可·波罗游记》使欧洲人相信东方“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⑤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
⑥客观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当时很多欧洲人相信地圆学说;中国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1)向东方向(葡萄牙王室支持)
①1487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
②1497—1498年达·伽马直通印度。
(2)向西方向(西班牙王室支持)
①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②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或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对欧洲:①通过贸易和掠夺,西欧开始崛起;②引起商业革命,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③引起价格革命:白银流入,欧洲物价上涨,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加速封建制度解体。④推动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活动,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不包括葡、西)。
(2)对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大量财富被掠夺。
(3)对非洲:非洲成为欧洲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
(4)对亚洲: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5)对世界:①各洲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贸易范围由地区性走向世界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规模扩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②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全球化进程由此开始。③证实了地圆学说,冲击天主教的神学思想。
二、早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扩大
1.荷兰的崛起和殖民扩张
(1)条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荷兰赢得国家独立。
(2)过程:通过建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在北美、非洲、亚洲广占殖民地。
(3)结果: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2.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1)条件:优越的地理环境,打败西班牙,确立海上霸权。
(2)过程:组织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争夺霸权。
(3)结果:18世纪中期成为“日不落帝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推动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
3.西欧国家殖民扩张的特点:暴力掠夺;奴役和屠杀当地居民;进行奴隶贸易。
4.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欧洲:带来了丰厚利润和广阔市场,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促进了欧洲尤其是英国制造业的发展。
(2)对殖民地:
①是灾难,造成其贫穷落后(破坏性)。
②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建设性)。
(3)对世界:拓展了世界市场,改变了世界市场的格局,大西洋三角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
三、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及早期政治变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1.文艺复兴
(1)背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兴起;人才汇集;古典文化的遗存。
(2)核心: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实质: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4)主要作品: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薄伽丘《十日谈》,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莉萨》。
(5)扩展:新航路的发现剌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世纪传播到欧洲其它国家。
(6)意义:
a. 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高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b. 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c. 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d. 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2.宗教改革
(1)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文艺复兴的推动;天主教会的压榨。
(2)实质: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3)目的: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4)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信仰得救;简化宗教仪式;《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世俗王权高于教权。
(5)宗教改革的意义:削弱教会的控制;形成新教;传播和发展人文主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重点、难点破解】
(1)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注意这几个人物的特殊贡献(但丁被誉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薄伽丘《十日谈》对人性本能的讴歌;彼特拉克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注意对作品文字来说明其反映的思想观念的认识(人文主义)。
(2)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要注意概括为几个方面:“信仰得救”、“直接与上帝对话”、简化宗教仪式、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君主权力高于教皇和教会。学会对相关材料的解读。(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①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注重人的个性发展;追求现实幸福等。②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人们开始打破对罗马教皇的迷信,确立了个人信仰的自主权,肯定了世俗生活,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⑶重点掌握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如伏尔泰倡导君主立宪,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注意其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卢梭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还认为人类不平等根源在于私有制。启蒙思想家共同的观点是: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平等。
⑷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启蒙思想家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即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由对人的崇拜走向对理性的崇拜。“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⑸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武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特别关注: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一种彻底解放的主张。人的解放包括人身的解放和人的思想的解放两个方面,也就是使人获得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启蒙运动使人文精神得到深刻圆满的体现。在对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进行深刻探讨过程中,做出理论贡献最大的是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康德。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他主张依据契约而建立的国家“主权在民”。康德赞成卢梭人生而自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思想的自由。
⑹从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和传播基督教几个方面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可概括为欧洲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增长、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等要点。经过要结合地图去掌握。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是复习的重点,注意这个大发现在欧洲引起了两场革命,一是“商业革命”(商业活动空前繁荣,经商观念成为主流观念,从商人员激增;世界市场雏型形成;商业经营方式有变;一系列贸易中心形成;商业精神增强),一是“价格革命(要明确其含义和影响)。地理大发现还迈出了全球化的最初步伐(物种交流、人种交流、不同文明的碰撞和交流)。
⑺复习首先应据地图掌握荷、英抢夺殖民地的空间分布。荷、英建立海外商品市场有相同的地方: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进行野蛮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相互间发生殖民冲突和战争。不同的地方是:荷兰殖民扩张的动力主要来自商业资本的推动.其主要形式是带有欺诈、强制和掠夺性质的海外贸易,最重要的特点是实行商业上的垄断。英国是殖民扩张中的后来者,原动力除商业资本外,还有政府的力量以及殖民的力量,和荷兰的不同主要在于向老牌殖民国发动战争,从它们手中攫取既得利益,建立殖民霸权。荷兰、英国通过建立殖民地,与世界各地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这样世界市场进一步得以拓展。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殖民掠夺也是西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抢掠、欺诈是早期殖民掠夺常用的手段。(还要注意英荷战争、《航海条例》、黑奴贸易、英殖民帝国形成等内容)
⑻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基督教会传播宗教和封建王权扩张都是次要的。新航路开辟对亚洲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促进了亚洲经济的发展,西方殖民势力真正威胁亚洲大国的民族独立是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
※判断史料可信度的几条原则※
㈠距离史迹发生时间最近的史料为最可信
㈡一手史料比二手史料可信
㈢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可信
㈣无意史料比有意史料可信
㈤文学作品或小说可作为史料,但要注意甄别。(作品能反映作者生活时代的特征)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在世界确立统治及初步发展时期(17—20世纪)
【阶段特征】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定的历史。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一、政治上,英、美、法、德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或王朝战争的方式走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各国最终选择了君主立宪制或共和制。这两种政体的核心特征是代议制民主。从此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
二、经济上,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先后进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主要国家实现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三、思想上,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建立代表阶级利益的政权提供了“理想蓝图”。同时,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阶级矛盾的激化,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世界意识形态呈现二元化趋势。
四、科技文化上,科技发展迅速,成果层出不穷,科学家群星璀璨,科技和生产力的结合日益紧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的巨大变化,带动了文学艺术的全面发展,流派纷呈,巨匠众多,反映了人类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知识整合】
政治上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英国革命
(1)革命背景:
A、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历史传统: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以《大宪章》为依据,要求限制王权。(国王不得征税,侵犯臣民人身自由,尊重法律等)
C、阶级关系:资产阶级、新贵族形成壮大并结盟控制了议会。
D、直接原因: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和议会发生矛盾。
(2)革命的过程:
A、开始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进行合法斗争,提出了限制王权、获得政治权利的要求。
B、内战时期:1642~1649年,结果:打败王军,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
C、共和国时期(1649~1660年):克伦威尔独裁统治的“护国政体”统治时期(1653~1660年)。
D、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60~1688):克伦威尔病逝后,英国政局动荡不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保护革命的果实,于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为英国国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实行反动统治。
E、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任国王与女王,标志着议会取得胜利。
2.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完善
(1)《权利法案》:
①时间:1689年颁布。
②主要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产权、司法权和军权等。(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议会的选举应是自由的;议员有在议会演说、辩论、议事的自由等)。
③影响:后来议会的权力超过国王,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前期形成。由国王任命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进行组阁,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1832年议会改革
A、背景: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普通人生活水平提高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旧选举制的弊端严重
B、实质:政治民主化的日趋完善。
C、影响: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选举权;推动英国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走向公开政治斗争;对世界各国的民主进程提供借鉴。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君主统而不治。
(2)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
(3)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A、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B、美国诞生: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
C、美国打败英国殖民军:1781年,约克镇大捷。
D、美国正式独立:1783年,英美签约,英国承认北美独立。
E、美国独立后松散的邦联政体,使形势动荡。
2.1787年宪法的制订
(1)宪法体现的原则:
第一,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同时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第二,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和平衡。
第三,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2)宪法制订的意义和局限
①进步性:
A、建立了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巩固了独立战争成果。
B、稳定美国社会秩序,促进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C、近代世界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很多国家所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