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八角楼上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八角楼上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5 10:3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角楼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背诵课文的主要内容。识记并会写“楼、年、夜”等生字,会写“八角楼、深夜”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法,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战争年代环境的艰苦,感受毛泽东主席的坚毅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背诵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图文结合,理解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了解战争年代环境的艰苦,体会毛泽东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相关历史背景资料、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复习旧知:回顾第一课时所学内容,提问学生课文的主要人物、事件及环境等。
2.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八角楼上》,引导学生齐读课题,并提问:“八角楼是什么地方?毛主席在这里做了什么?”
老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初步学习了《八角楼上》这篇课文,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看谁能快速回忆起我们上节课学到的内容。谁能告诉我,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呢?
学生A: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毛主席。
老师:非常好!那毛主席在课文里做了什么呢?
学生B:毛主席在八角楼里工作,非常专注和勤奋。
老师:很棒!那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八角楼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学生C:八角楼是一个在井冈山上的小楼,环境比较简陋,但毛主席却在那里坚持工作。
老师:大家的回答都很准确。现在,我们正式进入今天的学习。请大家看黑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八角楼上》。大家一起读一遍课题。
学生(齐):八角楼上。
老师:很好!那么,谁能告诉我,你们对“八角楼”这个地方有什么了解或者好奇的问题吗?
学生D:我想知道八角楼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它是因为有八个角所以叫八角楼吗?
老师:问得很好!八角楼的名字确实和它的形状有关,它因为楼的顶部有八个角而得名。那么,毛主席在八角楼里都做了些什么呢?他为什么要在这里工作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和探讨的内容。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二)图文结合,学习新课
1. 观察插图,引导想象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提问:“图上画的是谁?他正在干什么?他的穿着和环境是怎样的?”
(2)学生观察插图后,组织讨论,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想象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工作的情景。
教师:现在,请大家一起来看这幅插图,图上画的是谁?
学生:图上画的是毛主席。
教师:很好,观察得很仔细。那么,毛主席正在干什么呢?
学生:毛主席正坐在桌子前,手里拿着一支笔,似乎正在写东西。
教师:没错,毛主席正在专心地工作。那么,他的穿着和环境是怎样的呢?
学生:毛主席穿着很朴素,可能是一件深色的衣服。他坐在一张简单的桌子前,周围是一些书籍和纸张,看起来是一个简单但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
教师:非常棒,你们都观察得很细致。现在,让我们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一下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工作的情景。想象一下,在那个夜晚,八角楼里的灯光如何映照在毛主席的脸上?他的神情又是怎样的?
学生:我想,在那个夜晚,八角楼的灯光一定很明亮,照亮了毛主席的脸。他的神情非常专注,似乎完全沉浸在工作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教师:很好,你的想象非常丰富。通过这幅插图和课文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毛主席那种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这也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重要目的之一,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和激励。
2.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纠正发音错误和断句不当之处。
(3)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结合插图,让学生说出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体会他的忘我工作精神。
老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自由朗读了《八角楼上》这篇课文,现在谁能来给我们朗读一下呢?
(学生A朗读课文)
老师:很好,你读得很流畅,字音也读得很准。但是,这里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他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这句话,你应该稍微停顿一下,读出那种沉思的感觉。
老师:现在,我们一起来逐段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首先,大家看第一段,毛主席是在什么情况下在八角楼上工作的?
学生B:毛主席是在深夜,在八角楼上工作的。
老师:对,毛主席是在深夜,在八角楼上工作。那么,他工作到多晚呢?
学生C:毛主席一直工作到深夜。
老师:非常好!那么,大家看插图,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呢?
学生D:毛主席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支笔,正在专心地写作。
老师:描述得很生动。毛主席深夜还在工作,体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呢?
学生E:毛主席深夜还在工作,体现了他忘我工作的精神。
老师:非常准确!毛主席的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和敬仰的。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 讲述历史背景:教师简要介绍战争年代的环境艰苦和毛主席的领导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表达感悟:组织学生谈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毛主席的坚毅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3.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历史书籍或文章,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加深对毛主席和战争年代的了解。
教师:那么,在开始学习拓展内容之前,老师想先给大家讲一讲那段历史背景。
在那个战争年代,我们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危机。毛主席作为我们的伟大领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仅要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还要面对来自敌人的各种威胁和打压。然而,他始终坚定信念,以身作则,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教师:现在,老师想听听同学们学习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哪位同学愿意先来说说自己的体会呢?
学生A:我觉得毛主席真的很伟大,他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坚持工作,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非常好,A同学抓住了毛主席的坚毅品质。那么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其他感悟呢?
学生B:我觉得毛主席不仅自己努力工作,还关心群众的生活,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很感动。
教师:B同学说得很对,毛主席的确是一位心系人民的好领袖。他的无私奉献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教师:接下来,为了让我们对毛主席和那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些相关的历史书籍和文章。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师: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毛主席的坚毅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动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巩固记忆。
(2)抄写生字,加强书写训练。
(3)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毛主席和战争年代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八角楼上》
毛主席 忘我工作
战争年代 艰苦环境
坚毅品质 无私奉献
六、教学反思
课后,教师应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