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配套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配套教学设计(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7:07:1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印象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大海》、《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月光》,初步感受和体验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
2.通过学习、鉴赏,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和作曲家德彪西。
3.了解、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之间的共通关系。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
1、通过印象派绘画作品的导入,使学生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点,欣赏德彪西主要印象派作品《大海》之一《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感受、体验其受特有的表现手法及作品风格,从而对印象主义音乐加深认识。
2、结合印象派绘画作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创作手法,音乐抽象中的具体,具体中的抽象。从德彪西作品中感受音乐的飘逸、模糊,色彩的变幻等独特的美学思想。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引出课题
1、出示屏幕(印象派绘画),提问今天的音乐课和什么有关?(美术、绘画)
2、简单概括:音乐和美术分属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但是他们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常常会使人产生联想,好的音乐就象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妙的乐曲。音中有画,画中有音。音乐家们在乐队这块巨大的调色板上,用每一种乐器提供的各不相同的色彩,用指挥棒描绘出了一曲曲绚丽缤纷的乐章。而色彩、线条、图形都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
活动2【讲授】二、导入新课
1、比如我们听到这样的音乐:
音乐片断1 《春节序曲 》 ---色 彩?  
音乐片断2 《野蜂飞舞》   ---旋律线条?(试着用手跟着音乐划)
音乐片断3 《水中倒影》---节奏是否规则 试着记住其中的一至两句旋律.
(节奏模糊没规则,旋律感不强。)
2、展示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风景画《印象.日出》。
⑴这幅画给了你哪些直观的感觉? 
(模糊、朦胧的、看不清楚、画面有点乱,总之没规则。)
⑵如果让你选择一段和画面相配的音乐,刚才听的第几段音乐比较合适?
3、简介《印象.日出》莫奈和印象主义画派:
4、屏幕上出示几个名词:云、月光、大海、沉没的教堂
提问:看到这些标题,会马上想到什么?
看到这些标题,会想到是一些画面或者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其实不然,这是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音乐作品的名字。德彪西是谁?
5、介绍德彪西(观看一段介绍作者的录像):
德彪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 他著名的作品有管弦乐《牧神的午后前奏曲》、钢琴曲《月光》,以及《云》、《节日》、《大海》等作品。
6、了解印象主义音乐
阅读课本147页…请用笔划出5-6个最能说明印象主义音乐特征的关键词句。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或感受.擅长表现幽静朦胧、飘忽空幻的意境。模糊的旋律线条、飘渺的音色、独特的和声
活动3【活动】三、听一听,辨一辨
听一听,辨一辨下列两首描写《月光》的钢琴曲:
⑴哪首是印象派的音乐作品 说说理由?
⑵两个作品的音乐风格有何不同 (古典-印象 规律-不规律)
⑶试着哼一哼作品中的一段旋律。(印象派月光旋律很难记住)
小结并简介贝多芬和德彪西的《月光》及两首作品的特色。
活动4【讲授】四、《大海》
1.屏幕上出示名画《神奈川冲浪里》(日本浮世绘版画大师葛饰北斋)
德彪西受《神奈川冲浪里》的启发而创作了交响素描《大海》,他非常喜欢葛饰北斋的作品,并曾经将它作为《大海》的总谱的封面。
2.介绍交响音画《大海》:
全曲分为三大部分:
一、《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二、《波浪的游戏》  三、《风和海的对话》今天要欣赏的是第一部分《海上的黎明到中午》
3.初听《大 海》:
⑴乐曲主要运用哪些乐器音色来表现德彪西对大海的印象?
⑵用几个关键词汇的连接(或画线条)记录下乐曲中大海从黎明中午的变化过程。
小结:这一部分描绘了:在大海的潮水声中;夜幕缓慢地揭开,一丝光亮映照在海面上;一轮红日渐渐升起,天空由紫色变为了青色,逐渐地增加了光辉,一幅开阔的大海黎明景色被生动地描绘出来……
4.谈论《大 海》:
关于本曲,曾有这样一段逸话:本世纪初,巴黎有一位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大海的绅士,在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仿佛真的看到了惊涛拍岸、浪花飞溅的大海景象,这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后来当他到海滨旅游时,见到了真正的大海,反而觉得有些"不够劲"了。待他旅游归来,得以再次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才找回当初的感觉。此时他不禁惊叹道:“哦! 这才是大海啊!”
5、分段听《大海》教师讲解
(1)、讨论:教材148页拓展与探究第一题:
对此有何看法?并请谈谈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活动5【讲授】五、《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1、出示两副绘画作品:《吉内佛拉.德.班奇像》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副画在人物肖像线条的勾勒上有何不同?
⑴前一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为他朋友的妹妹画的肖像。
⑵后一幅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康威尔斯小姐像》。
前者线条清晰明了,有质感。后者模糊、朦胧,细碎。(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避开线条分明的轮廓,用模糊、细碎的笔触表现画家的视觉印象。这一时期象征主义诗人则喜好用奇异的辞藻和声韵去抒发不可琢磨的内心隐秘。德彪西综合了印象派绘画和象征主义诗歌的特征,在音乐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
2、边欣赏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边阅读书本146页的文字介绍。
小结:本课欣赏了三个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作品,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
――《大海》用音乐表现绘画,《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是用绘画表现音乐。
活动6【活动】六、课堂小结:(升华主题,一语点题)
最后以德彪西的一段话结束本课,请全体同学在音乐声中齐声朗读…..
“我非常热爱音乐。正因为我热爱音乐,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的传统。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的艺术。” ――德彪西(法)
这就是德彪西,这就是印象主义音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