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绘声绘色的印象派
授课教师: 罗晓燕 刘伟
人民音乐出版社
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
第二十一课
一个人的流派 德彪西
年级:高一
授课教师: 福州四中 罗晓燕 刘伟
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主义音乐
这是莫奈于1872年在勒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整个画面笼罩在稀薄的灰色调中, 笔触非常随意、零乱,展示了一种雾气交融的景象。日出时, 海上雾气迷朦, 水中反射着天空和太阳的颜色.岸上景色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看不清, 给人一种瞬间的感受。当在1874年在第一届“独立派”画展中展出时,有评论家讽喻以莫奈为首的青年艺术家们为“印象派”,印象派因此得名。
克劳德·莫奈
《印象·日出》
对比:古典人物画与印象派人物画
古典风景画
印象派风景画
古典风景画
印象派风景画
绘画印象派特点:
注重光影的变化,笔触粗放细碎,线条模糊、形体朦胧;
抓住瞬间的印象做画;
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对光线和色彩的揣摩达到了美的极致。
第一首 第二首
第一首
第二首
听音乐画图谱
第一首
第二首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德彪西的《月光》
听音乐画图谱
第一首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第二首 德彪西的《月光》
作品 《月光奏鸣曲 》 《月光》
作者 贝多芬 德彪西
风格 古典乐派 印象派
特点 旋律富于歌唱性
明显的分解和弦的
三连音的连贯音型 朦胧的、离散的
打散了旋律
感受 似遥远的他方有一人向你娓娓倾诉着他的柔情,情绪似乎有些悲伤和绝望。 既有外视之的意识印象,又有内心之思绪的波澜起伏。和声色彩变化描绘出一幅月光照耀下飘忽不定的景色。
音乐印象派特点:
注重配器的个性化,和声丰富缥缈,旋律片断化,结构往往松散模糊;
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突出瞬间的主观印象和感受;
突破传统的音乐作曲方式,得到极其丰富的和声色彩。
印象派绘画和音乐的共同点——
反对因循守旧,追求新颖、微妙、朦胧、瞬间的意境变化。
绘画——
注重光影的变化,笔法粗放,线条模糊化;
追求揣摩光与色的变化,画面变得更丰富、自由,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致。
音乐——
注重配器的个性化,和声音色丰富独特,旋律片断化;
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擅长表现朦胧空幻的意境。
节拍不规则,呈现松散流动的状态。
结构较为模糊,但许多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曲式的轮廓。
请选择描述印象派的词语:
浪 漫
古 典
逻 辑
音 画
缥 缈
意 象
象 征
色 彩
错 误:
正 确:
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
一、《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二、《波浪的游戏》
三、《风和海的对话》
欣赏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乐曲用哪些乐器音色来表现对大海的印象?
用画来记录乐曲的变化发展过程。
评 论 家 说:“我 没 有 听 到 大 海,……”
有 人 说:“比 大 海 还 像 大 海!”
德 彪 西 认 为 他 创 造 的 是 大 海 的 意 象。
你 的 看 法 呢?
在大海的潮水声中;夜幕缓慢地揭开,一丝光亮映照在海面上;一轮红日渐渐升起,天空由紫色变为了青色,逐渐地增加了光辉,一幅开阔的大海黎明景色被生动地描绘出来……
欣赏《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莫奈说: 我画塞纳河整整画了一生,从未厌倦过,不论什么季节什么时间,塞纳河都是不同的。
德彪西说:“我非常热爱音乐。正因为我热爱音乐,我试图让它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的传统。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像自然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