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课件(17)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课件(17)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91.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7:13:06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你知道下面这几幅画的题目和作者吗?
考考你:
凡高 向日葵 59
凡高 自画像 7150
莫奈 日出 200
听了刚才的配乐你认为音乐有什么特征?
这是一首德彪西的《月光曲》, 平静而安祥,很适合给一些诗歌朗诵作配乐。
德彪西
(Claude Achille Debussy 1862-1918)
l862年出生在巴黎。l1岁时进了巴黎音乐学院。20岁时,他写的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大奖。他 被誉为印象派音乐大师,他的音乐虽然是标题性的,但它不企图讲述一个故事或某些特定的情感,而是创造一种符合作品的主题或标题的“情绪”或“气氛”。他的《夜曲》、《大海》、《意象集》等,也都是印象主义管弦乐的杰作。德彪西以后,再也没有人写出这些富有管弦乐音调色彩的作品了。 德彪西是20世纪最伟大、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德彪西音乐作品赏析
聆听下面这段音乐,根据音乐的特点加以恰当的联想,并为之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
《月光曲》《水中倒影》《棕发少女》
乐曲开始时,出现在持续音上的 浮动的和弦暗示静静的流水,中间保持音奏法的旋律暗示水中的倒影,忽然飘下一片树叶,水面惊起小小的涟漪。微风吹动水面泛起闪烁的回光 ,原来浮动的和弦分散为一系列的三连音,使得音乐听起来仿佛流水变得不平静。左手的音阶上行,右手的和弦交替,描绘水波在有规律的起伏,波澜逐渐扩大,最后又归于平静,水中倒影的主题又明晰 起来。
德彪西音乐作品的特点
主要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从绘画中得到启发与联想,追求色彩丰富、朦胧飘忽、神秘奇特的效果。
视频:月光
拉威尔
莫里斯·拉威尔(1875 -1937)
是著名的法国印象派作曲家的最杰出代表。他七岁开始学钢琴,十四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早期的印象派音乐热衷于明暗对比,而拉威尔作为印象派音乐家则大大发展了印象派音乐的表现力。 代表作《波来罗舞曲》《西班牙狂想曲》等
《波莱罗舞曲》赏析
1、请仔细聆听音乐找出音乐所用的节奏,并把他打出来。
2、请说出这个作品在听觉上的特点是什么?
(富于诗意的洪亮的声响,节奏强烈,配器清晰)
舞蹈
号奏
两位印象派音乐家作品风格对比
印 象 派
拉威尔 节奏强烈,旋律新颖,配器清晰,色彩明朗。
德彪西 追求色彩丰富,追求色彩丰富、朦胧飘忽、神秘奇特的效果

德彪西简介
产生于19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力求摆脱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是“追求和声化学的新发现”。其特点是艺术技巧高深、刻画细致,善于表现内心的变幻,追求感官的美;在和声、配器和织体手法上新颖、细腻,色彩丰富。
师生合作活动
请大家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三组的同学用手拍桌子打出第一行的节奏,第二、四组的同学双手击掌打出第二行的节奏,老师用电子琴弹奏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