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思考画面给你哪些直观的感觉?
莫奈和印象主义画派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
是法国最重要的印象派画家之一。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
印象主义绘画的风格
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具体的说,当我们从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的是许多不同的色彩凌乱的点,但是当我们从远处观察他们时,这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光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第十一单元 一个人的流派
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
本节课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印象派音乐作品《大海》,《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初步感受和体验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使学生体验画中有乐、乐中有画的美好意境。
2.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鉴赏,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点,认识作曲家 德彪西。
3.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共通关系。
交响素描《大海》用音乐表现绘画
作于1905年,分三个乐章。描绘了不同时间大海的不同情绪、色彩和感觉。
第一乐章:《黎明到中午的大海》,黎明时刻海洋静穆、安详,逐渐地大海似乎苏醒了,一片水波懒洋洋地起伏。作者似乎对传统的旋律似乎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用短小的节奏片段与和声片段的游戏,是天空、云彩与阳光在他的闪烁的汹涌的音乐之海上的千变万化的反映。
第二乐章:《浪之嬉戏》
第三乐章:《风与海的对话》
请欣赏 《大海》第一乐章 《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边欣赏边思考该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从音乐表现要素和直观感受两方面思考)
小组讨论并选一名组员发言。
新颖的和声、短小的旋律、丰富的音色、自由的发展 ,惊涛拍岸、浪花飞溅的大海景象 。
再次聆听乐曲(演奏视频欣赏)。
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派音乐是十九世纪末一种富于特征的音乐风格,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印象派音乐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
印象派音乐的精致而优美的音乐语言,同浪漫派音乐夸张的响亮音调,同样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同样受人喜爱。
印象主义音乐
印象派作曲家为了突出音乐的恬淡、纤巧、妩媚、甚至带点伤感等情调,爱用弱奏和极弱奏,乐曲中的力度高潮大多只是短暂的闪现。
旋律方面,作品中往往没有大段的旋律,而是一些互不连贯的短小动机的瞬息自由飘浮,其中变化多于稳定。
节奏节拍上尽量避免节拍重音的节奏型。
各种调式音阶、全音音阶、阿拉伯音阶和东方的五声音阶,以及丰富而复杂的织体,都成为印象派音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
1.法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作曲家,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大海》,《牧神午后前奏曲》,钢琴曲《前奏曲》和《练习曲》,而他的创作最高峰则是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
他在马斯奈等前辈作曲家开创的法国音乐传统的影响下,结合了东方音乐,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 。
德彪西正是运用了他所偏爱的全音音阶,构筑起他与众不同的“梦幻世界”。
《康威尔斯小姐像》
法国印象画派的著名画家、雕刻家 (雷诺阿) 绘画作品。
德彪西采用诗人黎赛尔的一首名为《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的诗谱写了一首抒情歌曲 ,后又谱写同名钢琴小品。
欣赏: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朗诵原诗)
这首作品同《大海》对比,音乐的意境有何不同
作品清新优美,短小、精练,通过具有东方色彩的五声音调,刻画出一位清纯的少女形象.主题旋律清晰富于歌唱性,音乐轻柔,飘逸,朦胧,是典型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
请同学们为这幅画选择一首合适的背景音乐
音乐片段4《水中倒影》特点分析:
节奏: 模糊、没有规律
旋律: 没有明显主线、
音色: 飘渺、朦胧
课后探究:请你收集一些有关印象派音乐家和画家的资料(包括文字、音响、图片等),课后自学探究,并将其收入你的音乐文档袋中,下节课在课堂上分组进行展示和交流。
序号
作 品 名 称 作曲家(画家) 欣 赏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