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配套教学设计(18)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一节:德彪西 配套教学设计(18)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7:16:09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印象派音乐作品《大海》,《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初步感受和体验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使学生体验画中有乐、音中有画的美好意境。
2.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鉴赏,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点,认识作曲家德彪西。
3.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探索印象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的共通关系。
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积累了一定的音乐欣赏水平,了解了古典主义、浪漫乐派、民族乐派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流派的知识。
德彪西的《大海》是一部很难驾驭的作品,在一般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去认识作品的风格特征是比较容易的,而类似《海上-从黎明到中午》这样的作品却困难得多了,因为它的音乐要素、音乐表现手段并不像常见的音乐作品那样容易把握;但是,任何事物总是在辩证地存在与发展着的,在这节课上,我用多种比较的手法切入,把美术中的线条图形色彩和不同音乐作品联系比较,把印象派的风景画作品与具有相同意韵的音乐作品联系比较,采用通感联觉的手法,通过让学生直接感受、体验、比较作品音乐的风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境,进而能顺利地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征。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印象派绘画作品的导入,使学生了解印象派音乐的特点,欣赏德彪西主要印象派作品《大海》之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感受、体验其特有的表现手法及作品风格,从而加深对印象主义音乐的认识。
教学难点:
结合印象派绘画作品,了解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创作手法,抽象中的具体,具体中的抽象。从德彪西作品中感受印象派音乐的飘逸、模糊、色彩的变幻等独特的美学思想。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感受
1.教师请学生欣赏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日出.印象》。
2.请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对这幅画的感受。
3..师生共同简要探讨、了解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并引出作曲家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
活动2【讲授】体验
欣赏《大海》
1.教师简介交响素描《大海》的主要概况
2.教师播放交响素描《大海》中得第一乐章提问:这首音乐作品给你怎样的感受?3.复听教师引导学生对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音乐要素方面作出分析,感受音乐的风格。
活动3【活动】探究
音乐知识
1.师生共同了解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
(依据教材的简短介绍)
2.了解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德彪西。
(依据教材)活动4【练习】深入
欣赏《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1、提问:你听完这首作品以后同前面对比音乐的意境有何不同,为什么?
2.复听,教师引导学生在音乐中诵读同名诗,体会音乐与诗的意境。活动5【测试】拓展
1.屏幕重新展示莫奈的《日出.印象》并请大家为这幅画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教师播放四段音乐片段)
2.学生听完音乐片段后进行选择。
3.分析选择的片段四音乐的原因及特点。(印象主义音乐与印象主义绘画风格统一)
活动6【导入】作业
课后作业:请你收集一些有关印象派音乐家和画家的资料(包括文字、音响、图片等),课后自学探究,并将其收入你的音乐文档袋中,下节课在课堂上分组进行展示和交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