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代诗歌五首 》课件(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古代诗歌五首 》课件(共5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05 13:0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于是他们百感交集,写下了一首首千古绝唱。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们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资料链接
陈子昂
资料链接
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射洪人,唐代文学家。他是初唐诗文革新代表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参谋军事,后世称“陈拾遗”。他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敢言,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所重视。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古诗,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准备赛读)
1.同桌互听、互读正音。
2.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交错的楚辞体,注意朗读停顿,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自主学习
1.再读古诗,完成自学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指古代那些能够
礼贤下士的圣君。
指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自主学习
1.再读古诗,完成自学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思想感情:
作者慨叹时间悠长,而生命短暂。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登幽州台歌
人物形象
1.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 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2.有人说这首诗歌情感过于消极,不适合选入课本;对此,你怎么看?
明确: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明确:这首诗虽然看起来有些消极,但它更重要的是作者流露出了积极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写作特色
同学们,学习这首诗,能说说它的写作特色吗?
气势磅礴:景物宏大、开阔、壮美;胸怀宏伟:胸怀宇宙。
明确:
课堂检测
1.请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登幽州台歌》中用时间的悠长,空间的浩渺来写诗人孤独、愁闷情怀的一句是 , !
(2)《登幽州台歌》中“ , ”两句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把个人置于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课堂检测
2.《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分析,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最大的特色是借助“登幽州台”间接抒情,其感情基调是苍凉悲壮的。
B.“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C.这首咏史怀古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和孤独。
D.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眼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A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资料链接
杜甫
资料链接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古诗,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准备赛读)
1.同桌互听、互读正音。
2.注意朗读停顿,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古诗,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准备赛读)
1.同桌互听、互读正音。
2.注意朗读停顿,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望岳》
自主学习
1.再读古诗,完成自学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自主学习
1.再读古诗,完成自学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明确:雄伟高大、神奇秀丽。从“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些诗句中可看出。
“泰山”之特点:
《望岳》
自主学习
《望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背景链接: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却看不出作者有任何科举失败后消极颓废的情绪。
明确: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写作特色
同学们,学习这首诗,能说说它的写作特色吗?
明确:
(1)炼字。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从山的北面看,那照射下去的阳光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割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哲理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蕴丰富,有一种哲理美。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3)虚实相生。虚实相生的写法使本诗显得摇曳多姿,言有尽而意无穷。一、二句实写,三、四句虚写,五、六句实写,七、八句虚写,虚实交错,意蕴悠长。
(4)情景交融,写景有序。先集中写景,后集中抒情;先远望,后近看,再凝望。
课堂检测
一、理解性默写
1.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 。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
3.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课堂检测
二、选择题
下面对杜甫的《望岳》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以设问起,表达了作者初次望见泰山时的惊喜和仰慕之情。
B.“荡胸"两句写仰望泰山所见层云变幻,归鸟翱翔的景象,使诗人产生了登顶的愿望。
C.最后两句写诗人登上泰山绝顶,产生了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自豪感。
D.这首五言律诗紧扣“望岳”之题,赞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意境开阔。
C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资料链接
王安石
资料链接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汉族,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有《王临
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古诗,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准备赛读)
1.同桌互听、互读正音。
2.注意朗读停顿,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自主学习
1.再读古诗,完成自学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有什么特点?各写了什么?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代指各种困难、阻挠
自主学习
1.再读古诗,完成自学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这首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有什么特点?各写了什么?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前两句通过具体的描写,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结构特点:
借景抒情
《登飞来峰》
自主学习
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的哲理:
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物所羁绊。
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课堂检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飞来山上千寻塔"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一寻是八尺,诗人用·千寻”这一词语,极言飞来峰上的古塔之高,以此表达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B."“闻说鸡鸣见日升"巧妙地呈现了晨鸡报晓时分,在飞来峰顶的高塔上所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这里的景色描绘属于实景描写。
C.结尾两句表达了多层含义。首先表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思考;其次表明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
D.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作,起首即富奇趣,灵动峭拔,而随后之句,更是一句再胜一句。到了结尾,诗人孤高傲岸、不可战胜的形象已跃然纸上。
B
课堂检测
对《登飞来峰》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D.诗作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B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资料链接
陆游
资料链接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因极力推助北伐,被罢官。诗人回归故里,内心郁闷。对照官场的伪诈,他更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纯朴自然。但他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重新为国出力。这种心境与游境相吻合,于是两相交融,产生了流传千古的《游山西村》。
初读古诗
自由朗读古诗,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准备赛读)
1.同桌互听、互读正音。
2.注意朗读停顿,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自主学习
1.再读古诗,完成自学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作者这次出游有哪些收获呢?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看。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自主学习
1.再读古诗,完成自学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作者这次出游有哪些收获呢?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看。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收获一:
村民的热情好客
不要笑话农民朋友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十分充足。山民招待客人时的情景,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表达出来吗 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从“莫笑”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叫大家不要笑。这里的酒菜虽然简单、淳朴,但包含了村民对诗人的深厚情谊。
《游山西村》
自主学习
1.再读古诗,完成自学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作者这次出游有哪些收获呢?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看。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收获二:
人生哲理
明确:对自己眼下困顿遭遇表示乐观豁达。提出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的人生哲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名句赏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句诗既描绘了村外山环水绕,花团锦簇的美景,又表达了逆境中蕴含着希望的人生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勇于探索,就会出现希望和光明。
赏析:
名句赏析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充分表露出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村村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明确:
赏析: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板书设计
首联:农家 -- 丰年足食
颔联:村外 -- 景色优美
颈联:村内 -- 民风古朴
尾联:希望 -- 随时做客
赞美农村风光
淳朴的民俗
热爱农村生活
课堂检测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莫笑”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农家待客的盛情。
B.颔联写出了道路疑无而实有,风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
C.颈联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
D.尾联表现作者对山野风光和农村人情的喜爱以及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D
课堂检测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山西村》是记游抒情诗。诗人用真挚、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山村无路的景色,还在写景中寓含着哲理,千百年来被广泛引用。
C.《游山西村》写于宋孝宗乾道三年初春,这首诗主要表现了陆游对闲适、淳朴农村生活的喜爱与恋恋不舍之情。
D.这首七言律诗不仅结构严谨,主线突出,而且全诗八句无一个游'字,却处处切合…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B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资料链接
资料链接
1.体裁:七言绝句
2.作者: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下,一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315首日记体组诗。因为都写于己亥年,所以将这315首诗都称为——(读课题)《己亥杂诗》。
资料链接
自由朗读古诗,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准备赛读)
1.同桌互听、互读正音。
2.注意朗读停顿,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资料链接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再读古诗,完成自学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浩荡”“东指”各表现了什么?你读出来了吗?
③最后两句有什么作用?
资料链接
1.再读古诗,完成自学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浩荡”“东指”各表现了什么?你读出来了吗?
③最后两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
“浩荡”说明离愁的无限,非常多,多得难以形容,就和那茫茫的江面一样无边无际,突出了离别之苦;
《己亥杂诗》
“东指”说明作者辞官的决心之大。
资料链接
尾联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明确
诗人表面写落花化作春泥,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实际上,作者移情于物,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现在人们常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赞扬老一辈在事业上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以及他们对培养和爱护青年人耗尽心血的高尚情怀。
主旨归纳
本诗通过描写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心情,表现了诗人不怕挫折、不甘沉沦,虽远离官场但仍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奉献精神。
《己亥杂诗》
课堂检测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于1839年,这一年是己亥年,诗人虽辞官离京返回杭州,但仍有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心力的愿望。
B.诗人满怀着无限的惆怅和无边的离愁别绪离开京城,太阳东升,他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
C.后两句展开联想,移情于物。落花缤纷并不是无情飘洒,而是化作春泥培育更多的新花。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以花自喻,表达自己虽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这份壮怀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截然不同。
B
课堂检测
赏析古诗可以从多角度进行,下列对《己亥杂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诗意:诗歌前两句抒情叙事,作者寓居京城多年,即将离别,内心忧伤。但是他想到能够逃出这桎梏的樊笼,内心又是轻松愉快的。
B.明手法:诗歌后两句展开联想,移情于物,借“落花”自喻,表现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却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丝毫不忘报国之志
C.赏意象:“落红”是诗歌中的常用意象,象征了生命的衰败、青春的流逝。但诗人在本诗却将“落红”的寓意升华到自觉奉献的人生境界。
D.品诗情:这首诗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贬谪回乡时内心的抑郁愤懑,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到朝廷再次为国效力,但又厌弃官场的矛盾心情。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