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聂耳 配套教学设计(1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八节:聂耳 配套教学设计(1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0 17:27:4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音乐与历史的关系,并认识音乐家聂耳的作品在时代中的重大意义。通过音乐了解历史,通过历史感受音乐。
2、能力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家聂耳音乐风格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1、知识目标:
了解音乐与历史的关系,并认识音乐家聂耳的作品在时代中的重大意义。通过音乐了解历史,通过历史感受音乐。
2、能力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家聂耳音乐风格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学情分析
通过欣赏选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扩大学生视野,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聂耳的两部音乐作品,《金蛇狂舞》和《毕业歌》。
教学难点:
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内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1、导入:《义勇军进行曲》
体现一:你们大家知道,他凭借自身的独特的魅力音乐作品在时代的洪流中脱颍而出,在短暂而高产的生命中作出了多部创作成功率极高的作品,共创作了41首歌曲先后为8部电影创作了20首电影歌曲,他是无产阶级音乐事业的建设者和开拓者。
让我们来一起走进聂耳,赏析他的几首代表歌曲.
2、首先,我们来欣赏第一首歌曲《梅娘曲》《铁蹄下的歌女》
学生分组查找聂耳的简介;和作品及贡献
3、感觉作品《买报歌》(由教师弹奏)
分析:歌曲的旋律、速度、力度的改变---感受反应出不同的情感表达,及歌曲的情绪。
体现二:作曲家的细腻的创作手法
4、欣赏器乐作品《金蛇狂舞》
思考:前奏运用了什么乐器?作用?速度?
5、欣赏作品《毕业歌》
思考:与《铁蹄下的歌女》对比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进行曲)、力度、及歌曲的情绪(高昂),词曲结合紧密无间,情绪发展环环相扣。
体现三:作曲家性格的号召力、具有青年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热情。
活动2【讲授】
6、简介人民音乐家聂耳(课件)
人民中国作曲家自幼喜爱音乐,学习过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熟悉传统乐曲。学生时代进步思想影响,他曾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期间自学了小提琴,钢琴,他还坚持自学各种音乐知识和作曲理论,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熟悉了大量我国民间音乐和世界音乐的名作,这些都为聂耳今后的创作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他还认识到“现在艺术运动的主要任务是要大众化”,提出要“创造出新鲜的艺术”。“九一八”和“一、二八”事件激发了聂耳的爱国热情,并积极参与当地的进步文艺活动。写了《金蛇狂舞》、等民间器乐合奏曲。1934年为创作的歌曲《毕业歌》,表现出聂耳创作技巧的成熟,是其成名之作。他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成功塑造出工人阶级英雄形象的作曲家。他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后在日本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
7、音乐与历史的关系:
音乐在历史中的功能折射出中国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历史的重要载体。同时它又以其独特的功能作用于中国历史之中。音乐在和平年代有安邦治世的功能在;在民族存亡、国家安危的时刻,它以号角式的呼唤鼓舞人心并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音乐作品是作曲家通过主观体验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但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其艺术观,人生观与作品风格其所处时代物质及精神文明的反映,加上其自身的经历学识气质及艺术修养
有关我们能从这一时代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历史时代风格,又能在作品中辨识独特风格.音乐家聂耳正在这样历史中体现出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用深厚的创作功底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高产而成功。作品体裁丰富,涉及声乐、器乐、电影配乐,并能演奏多种乐器。音乐生涯中的两个第一“他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个成功塑造出工人阶级英雄形象的作曲家,其作品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对于中国,他是近代史上无产阶级音乐先锋的代表,对于云南,他是我们骄傲的儿子,对于你们,也应是你们的自豪,他从这里走向了中国、全世界。
8、师生互动环节:由老师指挥,大家齐毕业歌
激发情绪:从当年的抗日救亡,解放全中国到今天祖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功的今天我们应怀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演唱这首歌,向母亲六十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9、讨论当代青年的爱国理想。
10、小结本课:
(1)对聂耳四部同一时代的不同音乐作品风格的赏析,体现了作曲家丰富的生活经验,细腻的表现手法,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厚的创作功底及融入时代的无产阶级热情。
(2)了解音乐与历史的关系,通过音乐了解近代史,使学生懂得在音乐明鉴历史,展望未来,人民音乐家聂耳极其作品在近代史上的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